当前位置:首页
> 第4页
赵健:让沉睡的好书离开库房重新被盘活
自小就是“书痴”的赵健,抖音号“赵健的读书日记”粉丝超过114万人。借助新媒体平台为网友分享好书、解读经典,占据了这个年轻人全部的生活。 赵健的朋友圈签名成了他如今生活*精准的注脚:“世上*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赵健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接受了专访,分享自己与书的深厚缘分。 赵健说,*初,他阅读的动力来自孤独。 ...
赴约南京未来科技城中德合作又添“硕果”
交汇点讯 12月16日上午,第六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发展大会在南京未来科技城举办。聚焦未来网络、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总部经济等领域,大会签约重大项目6个,总投资额约84亿元。 本次大会以“赋能国际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会模式,来自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代表等8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智能制造产业高...
赴成都拓展产业“朋友圈”南京建邺释放招商引资“强磁”效应
南京建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磁场,*能代表南京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客厅”;成都,我国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科教中心城市。 当来自华东产业高地的招商引资旋风登陆西南产业科创高地,将会释放怎样的产业创新动能? 6月28日下午,由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主办,建邺区投资促进局、高新区管委会承...
走进绿盟科技南京研发中心 网络空间安全前沿技术与合作探索研讨会成功召开
近日,由绿盟科技300369)举办的“走进绿盟科技南京研发中心――网络空间安全前沿技术与合作探索研讨会”在绿盟科技南京研发中心成功举办。来自江苏省、广东省的网络安全领域科研学者齐聚一堂,通过此次研讨会共同助力推动网络空间安全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紫金山实验室、广州大学的与会专家就网络安全学科实践及技术产业发展探索进行了精彩分享和深...
走进小米南京工厂:组装91人日产25万部
南京英华达是小米手机目前*主要的代工企业,在这家工厂的流水线上,仅组装小米手机一道流程上就需要91名员工。以*后的包装流程计算,这家工厂小米手机的日产能为2.8万部,而内部人士透露的数字为2.5万部。 台资背景的英华达,在国内主要有两个主要的代工厂,一个位于上海浦东,另一个则建在南京。其中南京工厂生产面积约6.5万平米,员工总数超过1.2万。以小米手机为例,南京英华达的代...
走进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和栖霞区:加快融合步伐构筑开放新高地
“走读极美南京·我们这十年”走进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和栖霞区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 炎炎夏日,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上“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滚滚江水朝岸拍,江面上船来船往,一艘艘货轮接连停靠,一座座岸桥即时装卸,卡车穿梭在集装箱和吊臂之间,司机们坐在岸桥驾驶室里小心谨慎地操作着摇杆,并透过脚下玻璃紧盯着吊爪锁定、起吊、平移、下放……作为...
走进南京农业大学特色产业基地镜观“小草坪大产业”
研究院通过不定期举办全国乃至国际性草坪培训班,传授草坪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模式。泱波 摄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坪团队的师生们在此学习、生活和从事科研工作。泱波 摄 目前已完成后白草坪科学试验站50亩品种培育与250亩草坪新种质推广示范圃。泱波 摄 这里建设有500亩现代化草坪试验农场、1700亩草地特色运动综合示范与培训基地。泱波...
走进南京六星仓储感受优质服务
南京六星仓储有限公司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新港大道97号,成立于2006年,是专业的钢材仓储企业。公司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一大港口企业---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运营内贸钢材仓储物流业务。 公司水陆交通便利,专用铁路线与华东*大的尧化门列车编组站相连接,并与沪宁、津浦、皖赣和宁西四条干线铁路相通。两条快速公路直通市区,并与沪宁高...
走进中储粮南京直属库——探秘“大国粮仓”感受“储粮之道”
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9月22日,以“宁流千滴汗 不坏一粒粮”为主题的中储粮集团公司第五届公众开放日在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有限公司举办。活动邀请来自社会各界50余名代表走进库区,近距离探秘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大国粮仓”。 本次开放日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参观相结合的方式,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技术领航”“人才发展助力”为背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
走好关键“四步”共商共建促转型——商州区打造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侧记
近年来,商州区深入贯彻落实苏陕、宁商协作工作部署,锚定“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目标,在原脱贫攻坚产业示范园基础上,与南京市栖霞区携手共建专业化电子科技产业园,通过走好“转”“建”“引”“育”关键四步,与栖霞区招商信息共享、项目引荐互通,打造“江苏研发+西部产业”模式,优化政企合作模式,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实现了从“散乱无序”到“精准专业”、从“单船捕鱼”到“舰队出海”升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