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大学老校区变身!刚刚南京又一硅巷亮相

  5月8日下午,南京城市硅巷建设推进会召开。同时,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正式开园,昔日大学老校区的“存量空间”变身南京创新载体。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出席。

  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是南京加快载体升级、优化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围绕打造城市硅巷,南京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消化吸收再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符合南京实际的城市硅巷建设路径,一批集约紧凑、功能互补、产城一体、活跃度高的城市创新创业载体正在加速涌现。

  截至目前,全市备案硅巷载体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近1200家,产业集聚度超过70%。

  全市首个“政校企” 共建硅巷载体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是南京首个由大学老校区整体改造而成的硅巷载体,也是全市率先采取“区政府+高校+运营企业”模式的载体。玄武区依托“政校企”协同共建模式,与高校深度合作,并委托社会企业全面负责园区投资改造、新建及招商运营。目前,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营,近40家企业已签约落户。

  南师大是一所百年老校,当前正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学校始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载体。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是玄武区深化校地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师大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平台等多重优势,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必定会发展成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硅巷品牌基地、示范标杆。

  下一步,玄武区将主动融入全市创新名城建设大局,依托共建模式凝聚共建力量,依托存量空间挖掘增量价值,依托高端要素牵引高质发展,依托一流服务营造一流生态,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全力推动硅巷建设再攀高峰。

  目前园区已完成改造面积3.4万平方米,招商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已吸纳近40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入园企业拥有专利352项,软件著作权53项。作为园区的开发和运营单位,我们将不断培育、挖掘、引进优质企业,积极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孵化,打造一个有高度、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的南师大玄武科技园。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了解到,自城市硅巷建设启动以来,玄武区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2.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亿元,建成14个市级备案硅巷载体,数量居全市之首。

  目前,玄武硅巷已落户新型研发机构2个,集聚科技企业547家。以珠江路为主轴,以孝陵卫片区、板仓片区和铁北红山片区协同联动,城市硅巷有效辐射带动了玄武老校区、老厂房、老楼宇提档升级,构建起覆盖7个街道的“创新矩阵”,成为创新名城中心区建设的重要板块。

  推进会现场,四个硅巷创新项目签约入驻玄武、秦淮和鼓楼;玄武区硅巷大联盟正式成立,玄武硅巷LOGO同步发布。

  历时三年,硅巷产业集聚度已超70%

  紫君 (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了解到,硅巷起源于纽约曼哈顿,是创新创业新形态,其特点是位于城市中心,是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创新创业集聚街区。

  2018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城市硅巷,选定玄武、秦淮、鼓楼作为城市硅巷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在连续三年的市委1号文件中明确支持。

  三年来,我市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城市硅巷。

  坚持主城区坐标、贯彻无边界理念、解决空心化问题、避免二房东思维。

  明确一个主导产业方向、依托一家重点高校院所、集聚一批服务创新的中介机构、打造一个适应创新创业的生活休闲空间”。

  打造 “一环三区四轴多点”发展布局

  55所、8511所等高校院所闲置载体。

  01与高校院所的融合、成为创新的始发地

  打破物理围墙,建立新体制,依托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培育主导产业,促进更多创新成果产出。

  02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成为创业的活力场

  有效化解老城区人口密集、可建设空间有限的发展难题,将创新的空间从园区扩展到社区。

  03与市场要素的融合、成为创投的对接区

  让创新资源就地遇到“良媒”、找到“婆家”

  截至2020年底,南京备案硅巷载体共32家、总面积达102.54万平方米;

  玄武区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方向,建成载体14家、32.7万平方米;

  秦淮区重点围绕芯片应用、航天技术方向,建成载体11家、38.69万平方米;

  鼓楼区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方向,建成载体7家、31.15万平方米;

  据统计,全市硅巷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1180家,产业集聚度超过70%。

  城市硅巷基本形成功能布局日趋完善、校地融合不断深化、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逐步成为主城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新名片。

  计划到2025年,硅巷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是南京加快载体升级、优化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

  当前,一批集约紧凑、功能互补、产城一体、活跃度高的城市创新创业载体正在加速涌现。

  下一步,南京硅巷如何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走深走实?

  硅巷生长有其自身发展肌理,将紧扣规律做好顶层设计。

  引导创新资源向硅巷孕育条件较好的城区、校区、所区集聚,全力打造创新科技产业集聚街区,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硅巷是资源汇聚的创新综合体,将集聚各类要素实现创新赋能、推进创新多样化。

  全方位吸引集聚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心企业来宁,全面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把硅巷打造成为南京老城创新的强磁场和主战场。

  硅巷发展不能千巷一面,将结合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品牌。

  明确主攻方向、凝练产业特色、实现差异化错位化发展。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城市硅巷建设工作。

  吸引省农科院、市新工集团等更多的高校院所和国企参与,释放闲置校区、厂区,在硅巷布局一批都市工业园区(楼宇)发展都市工业,推动主城制造业的发展。

  聚焦每个载体的主导产业,引进或培育至少一家行业内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招引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

  健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双创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创新服务链条。完善人才公寓、商业等配套设施,打造老城区“蕞优创业栖所”。举办有影响力、高水平的精品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成果汇聚,打造城市硅巷品牌。

  到2025年,南京硅巷建设面积计划达到300万平方米,将南京城市硅巷努力建设成为人才宜居之地、创新发源之地,让更多的“存量空间”实现更大的“增量价值”,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贡献来自城市硅巷的创新力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100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老厂房“精彩转身”D9街区“创新回归”

老厂房“精彩转身”D9街区“创新回归”

  “3、2、1,开街!”5月19日晚,在2021中国旅游日南京分会场开幕式暨南京D9街区开街启动仪式上,D9街区于夜色中全面“点亮”,宣布开街。这一长江路文旅集聚区今年首个推出的工业厂房改造项目启幕迎宾,为玄武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再添一处高品质消费载体。   坐落于杨将军巷9号的D9街区,原为南京卷烟厂老厂房,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2001年,南京卷烟厂迁至河...

中南高科·南京浦口智造基地 南京浦口桥林 独栋、分层研发厂房出售 分层650平起售 独栋2000平起售 只要您认可区位厂房适用 厂房的价格可谈 面谈

中南高科·南京浦口智造基地 南京浦口桥林 独栋、分层研发厂房出售 分层650平起售 独栋2000平起售 只要您认可区位厂房适用 厂房的价格可谈 面谈

中南高科·南京浦口智造基地 接待中心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白龙江东街19号舜禹大厦五楼 项目地址:浦口核心板块桥林核心工业区 南京浦口桥林 独栋、分层研发厂房出售 分层650平起售 独栋2000平起售  只要您认可区位厂房适用 厂房的价格可谈 面谈 电话/手机:400-0123-021 或 1...

南京市首单航运数据产品交易落地玄武区

南京市首单航运数据产品交易落地玄武区

  专业领域的行业数据,“变身”可以交易的数据产品。在2月20日举行的“数聚玄武 航领未来”数据产品签约仪式上,由玄武区玄武门街道辖区企业开发的一款数据产品,“上架”不到1个月即签订了交易合同。这也是南京市首单成交的航运数据产品。   此次交易的数据产品由江苏海宇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开发。2013年起,企业扎根玄武门街道深耕航运航务市场。一次走访中,玄武门街道联合玄武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