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改革不辍未来可“栖”⑬|南京栖霞高新区:逐“高”而攀向“新”而行_龙虎网

  改革进行时,征程时时新。在南京栖霞,一处处靓丽风景彰显着城市的魅力、一项项民生工程勾勒着幸福的模样、一次次创新实践重构着发展的格局……这些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独特标识立体呈现着栖霞改革奋进的风采,折射出栖霞人创新求解的坚韧足迹。寻迹而来,栖霞区委研究室推出《改革不辍 未来可“栖”》系列报道,系统呈现近年来全区改革亮点,解码身边改革故事,努力以坚持不懈地创新实践,助力地区发展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本期聚焦栖霞高新区,看其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更有特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栖霞新实践。

  英田光学、开元医药等一批行业冠军企业在园区落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的创新团队接踵而至;截至2023年底,累计培育高企548家,集聚图灵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余名,科技成果转化绽放异彩……

  近年来,栖霞高新区围绕“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快速提升经济效益”目标,积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集群、技术集汇、人才集聚,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眼下,一座充满活力的“高新”之地正在强势崛起。

  塑造“新”优势:“链”上精准发力 助推产业集聚

  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栖霞高新区的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园区9家企业位列2024年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头部批)名单,其中6家为生物医药企业;南京康和细胞基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恩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南京佰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选2024年南京市瞪羚企业,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入围2023年江苏省研发型企业。

  梳理栖霞高新区的产业图谱不难发现,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产业之一,而生物医药企业的频频“出圈”,正是栖霞高新区产业集群实力的生动注解。目前,栖霞高新区已经集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大健康领域企业近300家,形成了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研发销售、医药与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的产业特色,2023年实现总产值近百亿元。

  立足龙头产业集聚的优势,新质生产力还将如何突破?栖霞高新区认清自身定位,集中资源在“链”上发力,拉长“长板”,不断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3年金洽会期间,栖霞高新区牵头,联动南京经开区,串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成立南京(栖霞)MAH产业联盟,首批联盟成员来源于栖霞区的18家MAH持证企业。联盟以有效串联医药行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资源为目标,弥补研发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不足,优势互补,加速南京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内挖潜力、外引资源。栖霞高新区还依托现有的1300余家入驻企业所属产业圈去外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二轮圈,以精准招商补齐补强产业链条,2023年共引进包括米德西普、昆达生物、佰抗生物二期等在内的209个产业项目,完成租售面积10.57万平方米。其中,引进面积体量在500平方米以上的产业项目56个。

  一系列举措之下,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加速赶超,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11%左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生物医药体系正在加速建成。计划到2025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30亿元,形成生物医药在相关细分领域国内领先优势,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力跻身全省头部方阵。

  做大“新”集群:立足资源禀赋 培育新兴产业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产业蓝海中,栖霞高新区同样表现出强大的雄心与实力。

  以紫东国际创意园为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主阵地,金港科创园与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协同发展,借助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霞智科技(中兴人工智能总部项目)的技术研发能力及影响力,栖霞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250余家,聚焦算力、算法、大数据等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已形*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聚雏形,为后续强链补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产业一路飘红,究其背后,是栖霞高新区立足资源禀赋,主动“突围”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栖霞区高校云集,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栖霞高新区一直以来坚持以校地联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南大合作共建了南大科技园生命分园,与南师大合作成立了南师大科技园栖霞分园,累计孵化引进项目近30个,获得省级大学科技园称号。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南京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6月,双方签订深化二期合作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而在智慧能源细分领域,栖霞高新区汇集多个合作对象为国家电网、金陵电力等大型国央企的链上重点企业,振兴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积极打造双碳产业创新基地。目前,园区智慧能源行业已初具成效,涌现出一批以江苏智能交通及智能驾驶研究院的院士创新平台及智慧交通产业生态基地项目,以及以其厚智能、量为石信息、宝能科技为代表的能源企业,这些企业潜力巨大,发展迅猛,一个个全国之蕞、国际领先,无不彰显栖霞高新区的科创成色。

  激发“新”动能:厚植发展沃土 加速企业成长

  近日,以“智涌未来,共启新篇”为主题的2024交叉智能前沿交流活动在栖霞高新区举行。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表示,自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栖霞,南京市和栖霞区作为图灵院发展的坚强后盾,让整个团队都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落地。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土壤”。企业可以专注于创新的底气,源自于栖霞高新区始终以“产业服务”为主线,健全创新机制、优化创新服务,为企业“增”助力、“减”负担,打造出一流的创新“生态圈”和企业“栖居地”。

  细数过往一年,栖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高新实践”不断发展,成功帮助江苏臻云技术有限公司对接栖霞区民政局项目,助推南京鹰视星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霞智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对接区职能部门和园区上下游企业,成功牵线场项目达成合作签约。

  在支持企业成长方面,栖霞高新区打造“1+2+5”产业服务体系以“为企业赋能”为1条总主线,以线上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线个分平台,建立“星创荟”“下午茶”“私董会”“服务行”“政策汇”五大子服务品牌,力争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资源嫁接等综合服务;以“装修协调会”“政策小课堂”为依托,与新入园企业见好“头部面”,上好“头部课”;今年,牵头举办“栖霞高新区金融员工授牌”“智慧驱动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等数十场品牌活动,举办“政策小课堂”“装修对接会”等专题辅导34场。

  2024栖霞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路演暨颁奖典礼

  与此同时,栖霞高新区持续推进“海智湾·紫东”国际人才街区建设,为优质人才落户、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市场价值。截至目前,街区累计签约入湾836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3人,留宁创业28人。同时联合区人社局举办2024栖霞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405个参赛项目共千余名参赛选手,遴选出15个优秀项目参与市级大赛,对接入选项目落地高新区,为人才进驻提供了坚实助力和浓厚氛围,也为栖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栖霞区通讯员傅萍龙虎网记者徐周燕 报道)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1066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