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重视日益增强,碳中和的目标已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追求的共识。2020年,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体现了其走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38个国家和地区设定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标,涉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三分之二。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区域,园区在推动国家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园区种类繁多,包括制造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物流仓储园区等,累计超过15000个,能耗及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已成为碳排放的主力。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零碳园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快园区绿色发展的步伐,从早期的生态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到如今提出的零碳园区,标志着园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与优化。
零碳园区的建设不仅仅是降低园区内的碳排放,更是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理念的革命。园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贯穿了个体、组织和城市等多层面,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场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园区应当具备清晰的物理边界及明确的所有权,形成结构合理的运营和管理生态,以促进低碳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虽然“零碳”一词借用广泛,但实际内涵尚未统一。根据不同功能和性质,零碳园区可与低碳园区和近零碳园区相对照:
:重点在于建立能量和物质循环的生态体系,通过优化资源利用蕞大化、废物排放蕞小化,构建生态和谐的新型区域。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碳排放的快速降低,蕞终接近于零。
:指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技术手段消减园区内直接或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
依据园区功能及能耗特性,园区可分为工业、特色功能和产城融合型园区。其中,工业园区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而特色功能型园区则多体现在生活、建筑和交通方面的能耗。
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可分为五个关键步骤:
以南京麒麟科创园为例,这个位于生态廊道的园区总面积约38.91公顷,建筑面积近19000平方米,园区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此案例中,园区实施了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以系统化的管理平台进行能源的综合管理。此外,通过碳汇交易,园区完成了579.2吨的碳排放抵消,实现了零碳目标。
零碳园区的发展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深化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与技术应用,我们将能更高效地应对全球气候挑战,推进低碳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面对复杂的环境与市场需求,零碳园区的建设无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