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新联机械厂“多维蜕变”工业遗产变身宜居社区
城北新联机械厂“多维蜕变”,工业遗产变身宜居社区
发布时间:2023-01-20 16:11来源: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鼓楼分局字号:[]
新联机械厂位于栖霞区燕子矶新城西部,紧邻幕燕省级森林公园,该厂始建于1959年,为早期苏联援建项目,诞生了中国头部台家用空调、头部台双门电冰箱的老牌企业,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本世纪初因生产问题逐渐停产,现状为闲置状态。2017年《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将新联厂区域确定为一般历史地段,确定了设计科大楼为历史建筑、林荫道等为环境保护要素。
为落实工业遗产保护和引导的相关要求,保护和延续新联机械厂一般历史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实现该片区城市更新目标,我局会同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了新联机械厂一般历史地段保护图则修改、新联机械厂地段城市设计及《燕子矶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MCb020—25、27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工作。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和燕路,北至联珠村路和城北水厂,南至水吉路,西邻幕府山,面积约84.5公顷。
新联机械厂厂区内建厂初期的正南北向路网格局清晰、林荫道保留完整。其中,设计科大楼为前苏联援建建筑,承载了南京建国初期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大礼堂曾是工厂蕞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厂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大小五金车间始建于1960年代初,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整体结构完好,小青瓦坡屋顶,外立面为清水砖,简洁大方,具有一定建筑艺术价值,二0车间始建于1985年,单层砖混结构,大跨度厂房,外立面为瓷砖,建筑主体结构良好,为典型的大跨度现代工业厂房。
围绕厂区价值特色,本次规划贯彻“应保尽保”原则,构建了工业遗存价值评价体系,优化了新联机械厂一般历史地段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对象要素。
结合历史建筑和林荫道等工业遗存资源,基于厂区格局整体保护原则,划定东西两处一般历史地段,保护范围面积由已批方案的7.6公顷增加至8.4公顷。
在现有设计科大楼基础上,本次规划新增大礼堂、小五金车间、大五金车间、二0车间4处历史建筑。结合详细的现场勘察,确定了厂区内需要保留的梧桐树及林荫道范围。
设计科大楼、大礼堂等历史建筑在不破坏建筑本体结构和外立面风貌的前提下,可结合未来功能置换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再利用。
新联机械厂地段作为南京燕子矶新城亟待更新的城市老旧片区,未来将打造以居住和生活配套为主,兼具幕府山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展现工业文化记忆的宜居社区。
针对片区旧城形象不佳、空间品质较差的问题,该规划通过城市设计手段,重点以片区优质生态本底和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两心、两轴、两带、多点”的空间景观结构,构建山城相融、生态文化优先的设计理念。
两心:为现代活力核心和历史文化核心
两轴:为水吉路景观轴和富贵路文化景观轴
多点:为自然景观节点和文化景观节点
规划综合考虑山城空间关系、轨道站点集约开发和地段更新资金平衡等因素,在遵循区域西低东高的原则下,优化地段整体空间形态,形成高低错落、过渡自然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规划基于城市更新的理念,充分利用现状保存完好的林荫道路,延续厂区格局肌理,理顺片区路网系统,提升地段对外出行便利度,蕞终形成“三横六纵”路网框架。
依据地形地物勘测,精准定位现状梧桐树,在保障树木存活前提下,详细设计各林荫道道路断面,确保道路方案的实施可行。
针对片区生活配套规模不足、配建标准较低、生态空间凋敝等问题,本次规划充分挖掘地段多样性特征,优化地段用地布局:一方面,在落实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厂区内工业遗存,融入文化、商业、办公、体育等社区配套功能,优化公共配套设施规模及布局;另一方面,基于现有景观资源打通蓝绿景观廊道,串联公园、游园和街旁绿地,加强与幕府山的联系。
规划结合工业遗产优化居住社区中心1个(分4处布置)、基层社区中心3个,同时规划中学1个、小学1个、幼儿园2个。
此次规划调整按照城市更新指导要求,统筹控规图则调整、城市设计及一般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为一体,实现从保护性规划到功能性的转变与提升,将居住与文化相融合,让历史浸入生活,形成街区环境景观美化与文化使用功能相互作用。未来将摒弃原有的“场地逻辑”,转为“人场逻辑”,即以“人的尺度”来营造小场景,塑造具有历史感的休闲体验性场景,使市民与街巷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城市活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