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打造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擘画产城融合新蓝图_龙虎网
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并公布,明确了雨花台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战略。作为南京主城南部的重要增长极,雨花台区将通过“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创新驱动”三大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5年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名区,2050年成为南京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窗口。
发展定位清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雨花篇章”
“东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区域枢纽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的高品质城区、绿色生态宜居典范区”,是此次发布的雨花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重要的发展定位。
规划指出,至2025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雨花篇章”取得重大进展,“软硬结合”的产业空间格局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总体改善,文旅格局初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健全。至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名区,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产业创新空间格局整体形成,生态空间品质显著提升,成为畅联、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人口规模达到92万—95万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078平方千米、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0.52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95.11平方千米。至2050年,成为南京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窗口,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区和山水人文彰显的高品质城区。
数字经济引领,聚焦“软硬结合、数实融合”的产业生态
雨花台区在数字经济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2024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达2949亿元,涉软企业超过4400家,集聚36万名软件专业人才,软件产业规模稳居南京前列。根据《规划》,雨花台区将聚焦“软硬结合、数实融合”的产业生态,构建“一核三极”产业空间格局,重点推进三大方向。
在做强软件信息业方面,雨花将以软件谷为核心,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区,重点强化数字技术基础研究,推动雨花经开区数字创新转化应用,力争2025年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并培育6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软件集群。
在壮大先进制造业上,雨花依托新滨江智能制造产业园、中电光谷百亿级“OVU雨花智谷”等项目,发展机器人、电子制造、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产业,形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双轮驱动的都市工业示范区。全区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赛道,推动信创、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目标在“十五五”期间实现软硬产业“双千亿”规模。
在培育现代服务业方面,依托地区中心发展高端商务商贸业,打造南京南站枢纽经济先导极,培育发展平台商贸、新消费等商务商贸新模式。
全域高新联动,构建“一廊两轴四片”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雨花台区将以“强化底线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集约高效”的空间战略,通过“一廊两轴四片”的总体格局,统筹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
长期以来,雨花台区不断强化“生态底色”营造,全区将依托三桥—南郊—云台山城市级生态廊道,串联长江、秦淮新河、南郊森林等山水资源,形成“江河交汇、三山为屏”的生态屏障。
“两轴”是指滨江高质量发展轴与秦淮新河城市发展轴,分别承载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功能,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和跨河城市功能协调。
四大功能片区也有了清晰定位、协同发展。分别是东部枢纽提升片(强化枢纽经济,打造区域协同门户)、中部数字创新片(以软件谷为核心,构建数字经济高地)、西部滨江转型片(紧跟拥江格局,推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完善)、南部智造培育片(聚焦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区域协同方面,雨花台区将加快跨区融合,依托宁马城际S2号线号线三期等轨道交通建设,强化与河西、江宁等区域的联动。
绿色宜居典范,塑造“15分钟生活圈”
《规划》形成雨花台区“市级—地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四级公共中心体系,市级中心落子城南中心,承担辐射区域的商务商贸功能。地区级中心锁定安德门、数字城、新滨江三大中心,是带动区域功能完善、服务创新产业职能、展示高品质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雨花台区坚持“山水城文相融”理念,形成“安全屏障+水绿廊道+服务核心”的“点线面”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空间,重点修复长江岸线、三桥廊道、梅山矿区等生态节点,打造大胜关长江文化公园、莲花湖等城市绿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营建乐业安居的“15分钟生活圈”,扎实推进“幸福三圈”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布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设施,实现街道“家门口服务驿站”全覆盖;面向创新企业和创新人群的核心需求,构建“创新三圈”,并通过“及时雨”数字社区平台、政企联动预警机制等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