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代农业园区案例剖析】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标准打造淳化优质稻米品牌
现代农业园区是南京市发展绿色都市农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从2007年开始,南京市组织开展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现有41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为了帮助园区的提档升级,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特委托中农富通编制《南京市农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以期从产业发展路径、园区发展模式、保障措施等多维度为南京市农业园区未来三年的发展做统筹谋划。
8 月 12 日中农富通调研团队来到江宁区现代农业园区平台之一,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南京市首批市级农业园,园区东依秦淮河、北靠青龙山、西临江宁高新园、南接 104 国道,交通便捷。园区规划总面积 38000 亩,核心区域面积 10000 亩,涵盖 10 个(村)社区,涉及农户 4100 户。
园区地势平坦,水系充足,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是江宁区重点优质水稻种植区域。
调研组了解到园区致力于打造特色农产品,除了淳化街道的特色品牌“土桥大米”外,睿汐蓝莓、青龙蔬菜、五城青虾、城雾茶叶等也是园区特色品牌,园区还打造了马场山、舟渔寨、百果园、上堰民俗村等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样板。每年游客量达到 10 万余人次,产值 1 亿元。
在组织管理上,街道成立了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从“资金、人力、物资、招商”等方面保障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注册了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园区建设平台,公司采取“政府引导、项
目扶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的发展模式,建设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创建、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优质稻米发展服务平台,推进示范区建设。
区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绿色化。坚持“保护环境、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的清洁生产方式,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以绿色安全为目标,不断改进水稻种植模式,试点新式管理方法,积极运用节肥、节约技术,保护环境,改善水土。一是肥料使用绿色化。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以施用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安全优质肥料为主,每年可减少化肥使用量 300 吨左右。二是农药使用绿色化。在生产中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选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产品和剂型,优先选用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并且不同机理农药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三是防控技术绿色化。采用绿色安全农药的同时,综合运用杀虫灯、性诱剂、人工释放赤眼蜂,栽植非洲菊、芝麻、大豆等涵养天敌的植物和栽植香根草诱杀等。四是做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今年园区稻田综合种养共 3000 亩,其中稻鸭共作 2300 亩、稻虾共作 700 亩,综合控制稻田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残留,持续提高田间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活性,保证水稻生产基地生态环境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淳化街道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基地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水稻生产者的培训指导,督促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稻米品质。同时,将区域内“土桥大米”生产企业纳入追溯平台,严格标准化生产和投入品控制,记录稻米生产销售过程的质量安全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生产加工方面,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作,成立中科院万建民院士工作站,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南方粳稻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合作,建设了100 亩水稻分子育种基地;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建设了 250 亩超级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品种优新率 100%,良种覆盖率 100%。今年园区引进试种水稻新品种23 个,其中省农科院 5 个、南农大 2 个,其他科研院所 16 个。实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100%。
全力打造青龙蔬菜基地,突出“智慧农业”、“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三个重点,大力实施“互联网 +”行动,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园区建设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占地约 25 亩,包括玻璃温室育秧中心 9100 ㎡,喷滴灌设施,物联网,浸种池等。园区采用工厂化育秧,每年可满足 5000 亩大田秧苗的需要,烘干中心厂房约1100 ㎡,仓库约 800 ㎡,农资存放库 1500 ㎡,管理用房约 200 ㎡及围墙,烘干中心配备 12 台套烘干设备及日风炉,日烘干量达 180 吨。
园区按照“ 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农户”的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发展道路,通过采取“粮食订单种植、标准化生产、加价收购、品牌超市化销售”等措施,在无公害绿色水稻订单种植生产基地,将分散的订单种植户组织起来,实行集中管理,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向农户无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管理的优质服务,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准、统一收购,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使农业产业呈现良好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二三产业融合吸引了返乡创业人数 10 人,带动就业人数 8000 余人,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000 元左右。
园区设有南京市江宁区农业电商产业园,该产业园是南京市头部家农村电商产业园。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引进知名电商运营团队,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商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电商孵化基地体系,提供一系列专业综合电商服务,开发新的电商平台、孵化电商企业,构建政策扶持、人才培训、平台服务、孵化培育、公共物流等一体化的服务模块,有效补充电子商务生态链,带动全区农产品上行,打造江宁农副产品品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