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建筑】第八届“紫金奖“工业遗产活化利用银奖I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28号楼活化利用设计方案
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2021第八届“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设计组总决赛在南京晨光1865园区圆满落幕,本次赛事以“唤醒工业遗产的价值”为主题,以江苏省各市工业遗产为设计对象,以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有效路径,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弘扬和传播工业遗产文化为出发点,以期助力江苏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面貌。本次大赛也是全国首次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的工业设计赛事,在全国各地引起广泛关注。
历经初评、复评及总决赛终评,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反几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的参赛作品“互文共生——城市漫步中的文学体验(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28号楼活化利用设计方案)”,荣获2021“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工业遗产组银奖。
互文共生——城市漫步中的文学体验
设计团队:章振东、邹明帅、吴京遥、傅逸君、濮文睿、任钰佳、王琪、潘晴
本设计试图突破园区与城市间的固有边界,致力于将国创园28号楼从“边缘”转换为“中心”,在充分保护历史建筑本体的前提下,将之活化、再生为城市文学创意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实现“在城市空间中阅读文学,在文学空间中阅读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氛围。
为了使28号楼的活化利用更好地与周围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流线相整合,本案拟对“内秦淮河西五华里滨河地段回龙街地块城市设计”进行局部调整。将该方案中28号楼北侧的“文化创意中心”体量调整为分散布置的三个体量:西侧的“创意工坊”,东侧的“文创商店”,以及悬置于28号楼顶部的“文学客厅”。28号楼与东西两侧体量共同围合成城市广场,水西门方向公共人流可经步行桥直接到达。28号楼将被重新打造为“南京文学创意中心”,成为沿内秦淮河“文学之路”的重要端点和核心场所之一。
本案在原厂房东侧新植入一组跨越室内外的钢结构框架。新植入结构框架的尺度与原有结构框架相仿,空间上两者交错并置,纵、横方向均错动3米。新植入的结构框架同时支撑了悬置于厂房体量之上的“文学客厅”空间,及厂房北立面外部的“城市漫步”坡道,并向下悬挂了内部的“阅读空间”楼板系统。
另外,在西侧3开间内通过植入另一组小尺度的钢结构框架,支撑二层入口门厅,以及文学教育、创作和办公等功能空间。
以上新植入结构框架均与原有结构框架脱开,新旧结构体系间无受力关系。
围绕28号楼重新打造的“南京文学创意中心”形成“文学创意产业集群”,与南京正在大力发展的产城融合、共赢的“硅巷”模式相契合。
同时顺应社会发展“市集经济”的需求,城市广场将作为“文学市集”举办场所。底层“公共大厅”与外部城市广场的空间连续性使业态的内外衔接、渗透成为可能。室内外商业可通过模块化“快闪店铺”形式,形成灵活多变的商业空间模式。结合国创园已有商业氛围,通过从外部广场向厂房、园区内部渗透的导向性,进一步将城市能量、活力引入园区内部商业街区。
“阅读空间”除了提供给市民多种不同尺度、氛围的文学阅读空间,亦可作为表演、讲座、发布和集会等活动的场地。通过家具组合,形成不同细分功能,可分可合,方便后期运营随机调整。
“文学客厅”将作为高端文学创意展示和交流场所,定期举办高水平展览、文学体验、雅集和论坛等文化活动。同时作为市民登临揽胜之高台,与城南凤凰台、周处台、冶山等文学“高地”相呼应。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