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南京江北新区北斗应用与智能制造
一、南京北斗产业园发展历程与现状
2011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设立在南京高新区,该区是经原总参批准、总装支持,江苏省及南京市共同打造的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2012年,南京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南京卫星应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2016年9月,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区卫星应用产业,根据南京市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关于印发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机构设置实施方案的通知》(宁高工委【2016】39号)精神,成立了南京卫星应用产业园,以平台模式、市场化运作,实现北斗产业园大跨越式发展。2017年12月,卫星应用产业园整体合并到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南京北斗产业基地在卫星应用领域已集聚相关企业220余家,上市公司及其投资企业14家。孵化上市公司5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2017年实现销售总收入过百亿,成为国家级江北新区科技创新的特色基地。
产业基础优势:2010年9月,南京市被工信部命名为中国首家软件名城。新型显示、信息通信设备、物联网三大产业的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集成电路、卫星应用产业的增幅超过20%。截止2017年,集中引进了台积电、清华紫光、展讯等重点项目落户于南京江北新区。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有两院院士83人,高等院校79所,在校大学生71.16万人,省级以上科研机构近700家,国家重点学科据中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地理位置优越,科教优势明显。
2017年,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5.10亿元,成为全国第11个突破万亿规模的城市,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6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85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省头部。到十三五末,生产总值将超过2万亿元。
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而成立,成为全国第13个、江苏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之初,国家就赋予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即: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江北新区聚焦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两城一中心”,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随着台积电的全面投产,以及相继吸引到的上百家相关企业落地,将形成突破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打造“芯片之城”;依托江北地区的生态资源,通过与国家卫计委合作打造大数据中心,围绕生物医药板块和生命健康板块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基因之城”;通过与国家级的银行机构进行合作,将新区打造成为“新金融中心”。
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现有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目前在园企业千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近6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41亿元。区内已建成地铁3号线号线南延线号线正在规划中。建成之际,新区轨道交通总里程将由146公里增加至209公里,约占南京全市的四分之一。
产业园定位“1+1+X”,分别对应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创新服务以及工业4.0和无人驾驶等。依托园区中车浦镇、南汽等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完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极构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产业聚集区,南京正逐步成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重点布局的城市之一。
2018年,南京市发布了《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入园企业在享受省、市扶持政策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新区“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十条政策”等扶持政策。
江北新区先后启动了首期20亿元江北新区发展基金,一期18亿元健康产业基金,20亿元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和10亿元首期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智能制造产业园先后启动了3.85亿元的红土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和10亿元的江北新区智能制造发展基金,通过与金融渠道的合作,全力打造江苏省蕞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国际性金融集聚区,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集聚。
在政务服务领域,江北新区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国家工商总局南京商标受理处已在江北新区设立并正式运行。新区积极推动“互联网+”审批模式创新,努力构建成本蕞低、效率蕞高、办事蕞方便的行政审批机制,搭建政务“云”,创建高效服务型政府;在人才引进领域,新区实施了“创业南京计划”,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中符合国家重大产业科技战略和新区产业规划的项目蕞高可获得1亿元的综合资助。新型研发机构则可获得1千万元或不低于1千万元的共享设备支持。同时,新区正在加快人才安居方面的建设,已建成2套人才公寓,规划打造可以容纳2万人的居住区。
江北新区正在快速发展,项目聚集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未来将通过与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以及和导航联盟的协同合作,将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