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城市的优势产业选择与城市竞争力
中国经济已经告别工业化时代,正在进入向后工业时代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
各地普遍向新兴产业全面转型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也是主要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各个层面通盘考虑,如何做到全国产业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新时代各城市经济的健康和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先来说说三大核心城市的产业布局。
目前,京沪深三地之间的竞争态势比较明显。
三大经济核心城市,原本理应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错位发展。然而,如今这三大城市的发展战略渐趋雷同。在产业布局上未能充分考虑各自优势,竞相发展热门新兴产业,从而形成激烈竞争的现状。
如此局面,显然不利于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雷同的结果只能是资源浪费和削弱整体竞争力,还会造成三地争抢人才的局面。
北京在历史上形成的特殊地位,以及地理和战略上的综合考虑,决定了北京不可能成为单纯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必然会在经济领域也是一个核心城市,是整个北方的经济中心。
北京科技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因此是科技创新研发以及创新型公司的首选之地,北京适合发展芯片设计、生物医药、软件、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却不宜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等产业。
上海制造业发达又是全国金融和贸易中心,也就应当侧重于此做好文章。上海的重点是发展芯片制造、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深圳较之京沪的*大优势是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浓厚,因而*适宜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具体产业如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
京沪深三地建立体现各自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集群,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形成*为合理也*具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而也更能促进三地的经济发展。
四个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传统优势在于汽车、快消品和物流运输产业,这些产业支撑起了广州雄厚的经济实力。不过,虽然广州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但是其影响力显然与广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地位不可相提并论。
广州的发展显然绕不开同省兄弟深圳。只有广深协同发展才能令彼此利益*大化。比如广州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如何与深圳紧密合作,在半导体及电子产业方面广深又如何合理布局。
东北更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装备和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东北仍然需要围绕制造业做文章,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和升级。
东北主要是长春拥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然而在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之际却有点落后了。不过,现在转变还来得及,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
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强化长春的汽车产业,借中国及全球发展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重要契机,实施这一汽车产业的全国战略性重组。把全国其他地区的部分优质汽车资源转移到东北,建设以长春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
沈阳深厚的工业技术底蕴,理应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有所作为。
沈阳的航空装备制造领域在全国的地位可谓首屈一指,飞机整机、发动机等方面都占据*对领先地位。如何有效整合散布在诸如西安、成都、贵阳等等其他城市的航空装备资产,是提升沈阳航空装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沈阳在机器人、机床、智能装备产业曾经也处于龙头地位。这些产业沈阳起步较早,但受制于体制机制落后的原因,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沈阳如何发挥自身潜力,把相关产业做优做强,对于沈阳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将是显著的。
大连一直以来是东北明珠,经济发展水平曾经长时期引以为傲,如今却有些落后了。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有所下降,在新兴产业方面缺乏竞争力。根源在于大连对其重点发展的产业定位不够准确。大连仍然需要继承传统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绿色石化产业。
天津紧邻北京又临海,因此历史上一直是经济重镇。结合天津的区位、人力资源优势,天津应重点发展信创、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
青岛是北方核心经济城市之一。青岛经济实力在北方属于佼佼者,可谓是“北方明珠”。青岛是品牌之都,拥有诸多家喻户晓的全国知名品牌。
青岛经济的未来在于立足制造业,在家电、交通装备、食品饮料等领域继续扩大竞争优势。在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自身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青岛自身城市特色,切实提高以科技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所占比重。
烟台一直是山东乃至北方经济重镇。烟台的传统优势在于化工产业,发展绿色石化和低碳新材料产业是烟台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新兴产业方面,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显著,成为创新药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西安是西北的核心城市,西安在教育科技方面实力比较强大,可谓人才济济。西安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应侧重于科技制造类产业上。如果说中国要建设类似美国休斯敦的航天城非西安莫属。西安重点发展的产业应该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等等。
整个西部的经济中心无疑只有成都有这个资格。成都在电子信息和能源装备制造两个领域的产业优势明显,在航空航天和高端软件方面也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展望未来,成都只有围绕电子信息和软件以及高端装备产业做强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至于航空航天,可能需要协调和重组相关产业,处理好与沈阳和西安的相似产业的资源融合。
重庆是西南地区传统工业重镇,但是重庆经济大而不强。汽车摩托车产业是重庆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是保持和提升其在汽车产业方面地位的关键。重庆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等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实力不强。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外,如何在新兴产业领域寻找到突破口对重庆经济的未来来说至关重要。
可以说,杭州是仅次于深圳*具活力的创业城市之一。杭州的特色是以信息经济为主导。数字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产业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新兴产业是杭州产业布局的主攻方向。杭州则不适合发展制造业。
与杭州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苏州,苏州的发展侧重于制造业,尤其是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苏州经济的未来,只能是在这个基础上强化竞争优势,并且不断提高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南京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中,如果再重点发展汽车和钢铁产业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南京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网格通信和软件信息等电子信息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此外,南京的机器人、智能装备和智能电网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这些高科技领域是南京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如何做强和向创新药方向转型是关键。石化新材料产业方面,着力点在于向高端化和精细化发展。南京在新兴产业布局方面比较合理,城市综合实力大有赶超之势。
从上述全国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来看,存在进一步优化的不小空间。*终,这些城市将形成体现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集群,就全国而言,则形成合理、优质、高效的产业布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