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城-产业规划-南京麒麟生态科技创新园案例(共29张PPT)
麒麟地区位于(wèiyú)主城东侧, 东临青龙山、西临紫金山,北侧为仙林副城,南侧东山副城,西侧为南部新城。 规划范围西至绕城公 路、东至青龙山山脊线、北至沪宁高速公路、南至宁杭高速公路,总面积约82.3平
规划提出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的总体功能定位为:功能复合的现代化生态科技创新城区。具 体职能内涵为: (1)智力密集(mìjí)的科学城——南京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2)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南京都市区重要的生态廊道; (3)和谐便捷的宜居城——南京中心城东部现代化新城区。
结合地区功能定位,规划提出 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的总体发展 目标为:南京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 示范区、国内*流(yī liú)的自主创 新基地、国际知名的产学研合作基 地、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 孵化转化基地。规划至2030年,麒 麟科技创新园城镇人口50万,城镇 建设用地约60.37平方公里。
规划2030年麒麟(qílín)科技 创新园建设用地约60.37平方公 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 米/人。
规划公共设施用1532.09公顷 ,占建设用地比例25.24%。
规划绿地1631.33公顷,占建设用 地比例26.88%。
规划区内非建设用地2159.33
公顷,占规划总用地比例26.24%。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片 ”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以中央公园为核构筑创新园 中心,沿中央公园两侧形成科技金 融、科技研发、商务办公、商业金 融等高端产业及其配套(pèi tào)服 务产业,打造绿色之核、智慧之心 、动力之源。 一轴:即绿色生态发展轴。围绕 中央公园提供金融保险、法律咨 询、
技术支持、技术培训、会议展示等综合服 务,沿线串联中心区、徐家山、青龙山休 闲度假区等公共服务组团。 四片:
(3)上坊研发物流综合片区 (4)生态研发片区
通过建设现状与生态功能的分析 ,规划对该地区采取了因地制宜的 分类用地布局模式。规划区内共分 “城市化”规模开发(kāifā)地区、 “岛式”适度开发(kāifā)地区、“ 生态化”低密度开发(kāifā)地区三 种模式。
重点保护青龙山——紫金山之间 500米宽的生态主廊道,沿路、沿 河控制50-100米宽的生态次廊道和连通
廊道。通过东西向的生态主、次廊道和南 北向的生态连通廊道,形成“一心七横五 纵”生态网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及其持 久性。
一心:即*窄宽度为500米、长度约
4km的中央公园。 七横:规划共形成沿沪宁高速、宁杭公
路、芝嘉东路(dōnɡ lù)、南湾营路、 钟学路、纬七路、宁杭高速等7条东西
向的生态主、次廊道。 五纵:沿绕城公路、土城头路、京沪高铁
、绕越公路、运粮河等5条南北向生态 连通廊道。
公共绿地由公园绿地和街头绿地 组成。 防护绿地:主要沿铁路、高速公路 布置。 林地山体:主要指园内的青龙山 、黄龙山、徐家山等山体,以生
态修复和保护(bǎohù)为主保障
宕口修复再利用(lìyòng)方式引导
原则上关停所有的宕口,根 据宕口所处的区位、环境条件
(tiáojiàn)、不同区域对土地利用
的限制要求及宕口自身状况,采 取不同的修复更新方式。
公共服务设施(shèshī)规划
历史(lìshǐ)文化保护与利用
规划(guīhuà)考虑在满足所 承担的区域间交通联系功能的前 提下,尽量降低规划(guīhuà)路 网密度,以期实现对此区域生态 开发、建设的引导。
麒麟和上坊片区规划道路基本呈方 格网结构,核心区道路网结合地形地貌 呈生态自由式结构。规划道路等级分为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 级,与周边规划路网合理衔接,便于实 施管理。
规划干路网密度为2.5km/km2 ,其中:快速路路网密度为 0.7km/km2;主干道路网密度为 0.8 km/km2;次干道路网密度 为1.0km/km2。道路面积率为 16%。
规划(guīhuà)区内涉及5条轨道交通线号线号线号线。
发展轴”、“滨水发展轴”和 “沿山发展轴”,四轴多维发 展,相互串联,形成慢行结构 的有机整体。
产业选择(xuǎnzé)与发 展目标
产业选择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新材料、通信设备、风电光伏
三大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现代物流
五大产业技术平台:传感物联网、新能源、新 材料、现代工业设计、现代通信产业
创新支撑设施: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
、国家企业(qǐyè)技术中心、国家检测认证中心
规划未来形成“1120”为主体的 研发平台。 “1”:1个创新服务科技商务区 “1”:1个科技产业园,高桥 工业园在原有基础( jīchǔ)上, 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园的科技研 发成果和试制产品,通过产业 更新换代逐步实现园区产业升 级。 “20”:20余个科技创新园(每 个用地面积20-30公顷),提供产
品试制、成果转化、科技研发等创新服 务。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