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八
昨天上午,南京市举行“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四“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和市科技局围绕深化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总部经济高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带动等方面介绍工作亮点成效,并解读相关政策细则。
市工信局副局长郭玉宁说,近年来南京市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强链补链、精准化要素保障等“六大工程”,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今年南京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八。
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面,前8个月,南京市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800多个,覆盖规上工业企业1400多家;“宁工品推”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方面,近3年来,累计举办南京龙头企业开放供应链供需对接会、精品钢供需对接会等60余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应用场景发布方面,上半年已统筹全市发布应用场景800余个。
郭玉宁表示,南京市将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着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面向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组织实施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此外,还将通过发布人工智能重点场景和案例、加强产业供需对接、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产业新赛道等举措,持续推动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2012年以来,全市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共认定市级总部企业285家,其中六成为2019年以来新增认定企业。”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副处长张晖介绍,南京市汇聚高端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南京市总部经济呈现整体能级较高、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等特点。
张晖表示,下一步南京市将围绕落实产业强市发展目标,在深化总部企业招引培育、完善总部企业沟通服务机制、加大总部招商推介力度、持续推进总部载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总部经济提质增效。
市科技局副局长朱超平介绍,南京市构建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协同发展创新集群,全市高企总数达9068家,2023年前六批次国家科小累计入库19572家,同比增幅16.7%,占全省入库企业数27.2%。
据悉,南京市通过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紧密结合;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促进产业创新资源高浓度集聚;以高新区一区多园为阵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能级跃升;以*流创新生态为目标,打造催生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环境等举措,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力争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支撑和引领产业强市建设。
朱超平表示,下一步,南京市将瞄准“产业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力争到2023年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3.8%,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确保突破1万家、力争达到1.2万家。(记者 徐宁)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今年南京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八。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
贯彻执行“28条” 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第二届紫金网络评论大赛
学习贯彻******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