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尽锦绣 芬芳映入画图中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竞赛在南京开幕
龙虎网讯(通讯员 王琦 记者 孙易慧)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指导,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协办,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的未来规划师——“南京国图杯”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竞赛在江苏南京正式拉开帷幕。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门晓莹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东南大学副校长金保昇,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宋玉波,南京市秦淮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顾安国,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在宏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宣布竞赛开幕。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易树柏主持开幕式。
门晓莹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时代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需要新规划,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立足实际做更多能用、管用、好用的规划。新规划具有新特点,要立足基本国情,顺应生态文明新时代时空的新变化。
宋玉波指出,江苏省城镇化率达到73.4%,城市进入了存量规划与增量开发并重的阶段,急需有序更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更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次竞赛以贴近了人民生活,体现了人文关怀。期待各参赛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将自己的知识化为实践,以优秀的作品共同为美丽江苏、美好南京出谋划策。
金保昇代表东南大学向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来宾、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东南大学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也是国内*早开设城市规划课程的高校之一,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实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也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投身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顾安国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是大家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与时代担当。此次竞赛的举办,不仅是对秦淮区阶段性工作的认可,更是对秦淮区未来发展前景的厚望,更加坚定了秦淮区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孙在宏指出,国土空间规划奠定了国家空间发展指南、可持续发展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基本依据的“龙头”。这两年,是国土空间规划攻坚年,各地“多规合一”改革的深入推进,意味着空间规划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及完善,新形势和新政策对于从业者们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当前,江苏省正在开展提升国土空间城市设计水平工作,以保护和活化更新历史资源、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功能和土地资源配置。秦淮区是南京市主城核心区,历史底蕴丰厚,一直被誉为“特而精、*南京”,本次规划设计竞赛在南京秦淮举办恰逢其时,通过搭建实践交流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育、以赛促建,实现“产教融合”,更好地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引领高校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更好地与规划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同学们专业素质和实践水平,也对挖掘优秀年轻人才、培养行业后备人才有着深远影响,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
本届竞赛的主题是“更新让居住更美好”。参赛选手将直面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把握更新原则、明确更新目标、设计更新方案、提出更新机制,围绕着如何充分结合物质空间特征和人群特点,推进南京老城居住空间更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一中心,从目标、方案和机制等方面全面合理并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地段更新规划与设计,践行以有温度的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来自全国56所高校94支代表队的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竞赛组委会领导和有关嘉宾,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领导,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领导,赛区工作委员会相关人员以及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开幕式。为进一步提高竞赛品质,创新竞赛形式,丰富竞赛内容,开幕式后,竞赛主办单位对赛项进行了解读,还特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发表城市更新学术演讲,观看秦淮区城市更新介绍。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