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大咖云集南京为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新华报业网讯 9月21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投资促进局承办的“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市政府专家咨询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等18位国家部委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负责人、院士专家和医疗机构、知名药企、投资机构代表参会。与会专家从“如何发挥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领域创新资源优势”“如何对标世界*好产业集聚区,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记者现场了解到,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雄厚,2019年全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总规模为1800亿元,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全国第8位,规上企业568家。同时人才优势突出、创新要素集聚、医疗资源丰富、前沿领域领先、形成南京生物医药谷等五大产业园区。
“要以创新引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抓住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为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提出了主攻建议方向。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宋瑞霖则认为,“目前南京在医疗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及生物医药创新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政府也给予了产业相关的优惠政策,但政策的同质化较高,若要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我们应该更关注企业产品上市的后续发展,经受市场的考验,引入资本,为产品落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从创新药研发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南京的优势:“高度集聚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必备条件,成功范例均是小范围内集聚高校、研究医院、众多大型药企、医药研发公共平台和高端人才,形成多种资源高度汇聚、相互支持的生物医药集群。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强有力的政策促进生物医药等大健康相关产业发展,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20余家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高校院所,以及中国药科大学等4家生物医药领域专业院校,为南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研发、人才等资源,为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的入驻和园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张连山建议:“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应进一步加强,鼓励精尖技术平台建设,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把资本市场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
现场专家和嘉宾们紧扣南京发展实际情况,站在南京发展的角度为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加快集聚资源、培育创新动能、打造产业链竞争新优势上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南京方案”。(杨嫣然/文 周正玮/图)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