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态巨变绘就南京江宁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南京江宁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第4位。通过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出一条具有江宁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生态蝶变:龙尚村发展特色民宿带动本地就业
从“灰头土脸”到“美丽乡村”,汤山龙尚村用10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2012年前,龙尚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只能以环境为代价“靠山吃山”,那时的龙尚村可谓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认识到破坏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产出低下还污染环境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后,龙尚村邀请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龙尚村未来发展做专业规划。经实地考察,江宁*一个以村为主体的发展规划——“龙尚漫谷”发展规划*终敲定,打造集农业种植、农趣体验、农家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型二级社区和龙尚漫谷特色乡村田园综合体。
如今的龙尚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村民文明指数日益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龙尚民宿村初具规模,现有各类民宿11家,165个房间、277个床位,民宿年内带动本地村民就业260人。
厂区蝶变:老厂区“摇身”成花园式厂房加速企业发展
经过了6年的产业结构化转型,秣陵9车间诠释了老厂区的“破茧成蝶”:面貌新,从老厂房更新成了花园式办公群落;产业新,从曾经的传统工业为主转型为“含金量”更高的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地;理念新,从“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粗放发展到如今“腾笼换鸟”的精耕细作。2016年,进行产业结构化转型升级的秣陵9车间正式启用,随着一批批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企业的入驻,秣陵9车间将集体存量资产盘活,收益大幅跃升,荣获“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称号。
如今,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逐渐形成,秣陵街道充分发挥秣陵9车间等产业园区集中管理作用,持续推动街道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增强本土文化品牌影响力。在园企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标杆。如园区企业南京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作为“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中三家民营企业之一,不仅展示了优秀的企业形象和核心产品,还促成了行业合作交易。
产业蝶变:品牌强农擦亮“土桥大米”名片
作为江宁农业的闪亮名片,“土桥大米”近年来愈加供不应求。淳化街道土桥片区是江宁区有名的圩区,光照充足,水系丰富,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早在明朝时期对土桥大米就有所记载,20世纪50-60年代,土桥已成为全县水稻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淳化街道注册了“土桥”商标,2020年“土桥大米”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核心区种植面积4.6万亩,稻谷总产量约2.36万吨。
随着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进步,从*初的502公斤/亩,到现在的610公斤/亩,土桥大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而“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订单种植、统一定价收购,有效带动了30多家种植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发展,帮助农民年均增收1万元-2万元。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淳化街道将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建设农业碳中和及气候变化适应研发平台,为江宁区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支撑,树立典范。同时争创“土桥大米”国家地理商标,利用多平台、多渠道进一步开拓市场,使“土桥大米”品牌享誉全国。
近年来,江宁区通过点上、组团、片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由“点”向“面”全域覆盖。按照“1581”新格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环境优美的新空间、绿色发展的新典范,由原先的5朵金花打造了美丽乡村1300个以上。紧扣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南部山水特色,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布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