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32个备案硅巷载体集聚千余家科技型企业老校区老厂房孵化创新“梦工厂”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58

  5月8日,南京城市硅巷现场会在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举行,该市首个由大学老校区整体改造而成的硅巷载体——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正式亮相,一批契合玄武区主导产业的创新项目签约落地。

  城市硅巷,是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破解老城产业“空心化”的具体举措。自2018年首次提出“硅巷”概念以来,南京连续3年将城市硅巷建设写入“一号文件”,通过深化校地融合、升级低效载体、导入产业资源、优化创新生态,探索中心城区转型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南京玄武、秦淮和鼓楼三个老城区建成市级备案载体32家,总面积102.54万平方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1180家。

  玄武区板仓街78号,3栋改造出新的建筑错落分布。2019年,南师大紫金校区*后一批学生离校后,玄武区与南师大合作引入专业企业打造科技园区。目前,这个全新的硅巷载体顺利开园,一期运营面积1.1万平方米,近40家企业签约落户。

  2018年,南京吹响创新名城建设“集结号”。面对老城空间与载体稀缺、产业和人才外流的现实,南京推动存量载体更新升级,融通中心城区创新资源,打造“无边界”的城市硅巷。在珠江路,闲置多年的未来城变身高品质科研办公空间;在蓝旗街,5311厂老厂房被打造成秦淮硅巷国际创新广场;在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虹桥校区搭载“创新孵化器”……3年探索,主城一批老校区、老厂房、老楼宇换装出发,“百万硅巷”打开创新名城“逐梦空间”。

  建设城市硅巷,没有固定套路。从*初的政府引导示范,到社会资本踊跃参与,南京坚持“一案一策”,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玄武区同仁西街7号依托市属载体资源,区级平台对其承租改造;南理工科技园利用卫岗奶业原有厂房,联动南京理工大学建设成果转化基地;骐谷科技园由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牵头导入资源,由社会企业负责运营管理。目前,玄武区累计投入硅巷专项建设资金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10亿元,建成14个市级备案硅巷载体,实现7个街道全域覆盖。

  硅巷建设启动之初,南京提出“四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避免“二房东”思维——不能满足于收租金、当甩手掌柜,而是要聚焦创新创业全要素、全流程,让各类资源在硅巷内发生“化学反应”,构建服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

  落在城市硅巷里的“创新种子”,大多是初创团队和小微企业,尤其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和“专业园丁”的呵护。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密集的优势,主城区通过健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双创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创新服务链条。“租金早已不是载体运营方的主要收入来源。”万谷集团在南京管理多个硅巷载体,董事长刘煊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场,运营方盈利模式迭代升级,更多的是通过成立基金扶持有成长空间的企业团队,为其链接外部资源,实现共同成长。

  西安倍格、上海瑞安等中介专业运营机构竞相入驻,创熠派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基金、信安科创-硅巷科创孵化基金、5G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等一批基金导入,成为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成果对接的平台,让创新资源就地遇到“良媒”、找到“婆家”。

  既有产业上下游,又有服务上下楼,一个更完整的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玄武区组建硅巷联盟,28家成员单位包括14个载体运营方和14家创服、创投机构,推进各类资源的多向流动、优势互补,形成“抱团”发展的集群效应。秦淮区成立硅巷创新实验室,聘请51名专家,专门研究如何服务创新。秦淮区提出,研发推广更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和项目,成为企业成长训练营、企业服务加速器、创新创业朋友圈、信息资源交换机、硅巷创新策源地和区域发展智囊团。

  打开南京的“硅巷版图”,新增载体几乎全部集中于靠近高校院所的核心地段,这里区域交通便捷、公共服务完善、消费场景多元,创新圈叠加生活圈,让年轻创客在老城街巷灵感迸发、活力涌动。

  “如果没有城市硅巷,我们也许早就搬到郊区,甚至离开南京。”2016年诞生于珠江路的达斯琪,是专注于全息裸眼3D技术的新锐企业,29岁的创始人周全选择在这里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初创团队里有东南大学的学弟学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舍不得市中心的环境。从*初的格子间到租下1200平方米的整层空间,达斯琪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目前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留不住创新人才,就谈不上产业转型。老城区立足产业特色,积极引导培育,一批创新“黑马”脱颖而出。南京市科技局局长方靖介绍,围绕驻地高校的优势专业和龙头企业的关联产业,每个硅巷载体均明确1-2个主导产业,目前产业集聚度超过70%。玄武区主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方向,秦淮区围绕芯片应用、航天技术重点发力,鼓楼区大力扶持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人才。

  硅巷载体多为“小而美”,企业发展壮大后往哪里去?南京统筹全市创新空间,推动硅巷与高新区相互支撑,在明确产业定位的基础上,打造差异化、专业化创新空间组合,推动优质企业“孵化加速在硅巷、产业化在高新区”,形成“梯度培育、链式复合”的创新闭环,在创新名城厚植“科创森林”。

  根据计划,南京今年还将新增30万平方米创新空间,其中玄武区12.9万平方米。玄武区委*闵一峰表示,依托共建模式凝聚共建力量,玄武区将整合全域资源、调动全域力量,做到“政产学研金”联动发展,实现主城中心向创新中心、资源高地向创新高地的跨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2843.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24小时便利店招商便利店有哪些优势百联超美

南京24小时便利店招商便利店有哪些优势百联超美

  首先说下背景本来我开店***开始就是7点营业,晚上11点闭店的。但是后来一些店主发现经常有一些消费者在开店之前就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了,晚上11点闭店之前也会突然增加很多消费者 ,所以一些店就试着开始24小时营业,后来发现效果还不错,逐渐就变成便利店都是24小时营业模式了   其次至于成本问题,在有些地段好的店,24小时营业肯定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晚上的销售额肯定也很可观。但是地段...

南京2716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南京2716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南京2716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来自南京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截至2月12日18:00,本周(2.6-2.12)商品房认购总量为1409套,成交总量为539套(不含溧水、高淳和都市圈)。相比于上周(1.30-2.5)认购商品住宅423套,环比上涨近7成,成交121套,环比上涨约7.7成。   据了解,本周仅2盘加推,分别是城南的绿地玉晖与六合的荣盛...

南京2大高新区再升级正式获批“省级高新区”!

南京2大高新区再升级正式获批“省级高新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京2大高新区再升级,正式获批“省级高新区”!   南京2大高新区再升级!建邺高新区、鼓楼高新区正式获批“省级高新区”。这标志着两个开发区都实行现行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迈入新的发展政策。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邺高新区获批省...

南京3月租赁市场“旺季不旺”

南京3月租赁市场“旺季不旺”

  扬子晚报讯(记者 马祚波)本该是房屋租赁市场的旺季,然而受到疫情影响,南京3月份的租房市场却遭遇了“倒春寒”。扬子晚报记者从多家地产中介和研究机构处获悉,3月租房市场的租金水平呈整体下滑的趋势。   来自南京我爱我家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3月起南京的租房活动逐步正常化,但是距离传统旺季的成交量仍有较大差距,近三年1-3月的租房成交情况中,今年前3个月的成交量还不如2018年3月...

南京59个重大招商项目“云签约”

南京59个重大招商项目“云签约”

  新华社南京4月21日电(记者沈汝发)南京市21日举办2022年南京市重大招商项目暨央企区域总部项目“云签约”,5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超1200亿元。这是南京在当前防疫形势下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此次签约项目中,投资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1个,其中“中国建材华东总部项目”“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2.8期扩建项目”投资总额均超...

南京6个区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出炉

南京6个区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出炉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0)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是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对我国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今年已是第六次正式发布,具有很高专业性、权威性和含金量。   近年来,江宁以提升项目能级、强化创新驱动,注重项目质量、突出产业项目首位度为原则,重点围绕全区现代产业体系和地标产业的打造,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布局、培...

南京90%餐饮服务集中区实现食品安全工作站全覆盖

南京90%餐饮服务集中区实现食品安全工作站全覆盖

  南报网讯(记者邹伟)近日,南京召开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站建设推进会,确定南京市中小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站等23个工作站为2018年度南京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作站。目前,南京市已建成95家食品安全工作站,全市90%的餐饮服务集中区实现了食品安全工作站的全覆盖。   食品安全工作站是搭建在政府、企业之间的一个第三方共治的平台,承担着为政府延伸监管触角、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