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九旬老专家复原地动仪他还有个未完成的梦想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58

  新华报业网江苏科技正文南京九旬老专家复原地动仪,他还有个未完成的梦想2023/06/12 11:53

  交汇点讯 科学高山没有顶峰,即使年逾九旬,科学家精神闪烁时代光华。近日,90岁的老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在南京举办了一场展示会,展示他复原的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原理。

  从2013年开始潜心钻研地动仪“立柱验震”复原工作,如今展示的地动仪已是第五代地动仪。而研究张衡地动仪,既是胡宁生专业知识领域内的事,又是他离休后的业余爱好。为了表彰他在中国天体测量仪器和技术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于2022年5月将一颗小行星永久命名为“胡宁生星”。

  一根立柱,成为复原地动仪的*大难题

  记者在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处厂房中见到了胡宁生老先生,在他身后,是一座直径约1米、高度1.2米的仿制地动仪。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发明创造之一,根据《后汉书》中的记载,地动仪因成功检测到了距京师数百公里之外的陇西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而闻名天下。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来,合契若神。”这段《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对于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胡宁生已经熟读成诵,复诵下来,几乎一字不差。而熟读课本的“80后”和“90后”们都记得,教科书中的张衡地动仪令人印象深刻。

  时光倒退到十年前,张衡地动仪的真实性受到了部分外国科学家的质疑,进而引发了国内科学界对张衡地动仪的争议与讨论,结果却是连国人自己都怀疑正史记载的张衡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过。

  当一些科学家质疑张衡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继而抹杀其历史地位时,胡宁生从心底觉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岂能如此轻易被否定,便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为张衡正名。

  但张衡地动仪早已失传,结合50多年的精密仪器研制经验,胡宁生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张衡地动仪的可行性,随后从“立柱验震”实验开始验证地动仪。什么是“立柱验震”?胡宁生介绍,后汉书对张衡地动仪的内部记载是“中置都柱”,在地动仪内部直立一根柱子,地震波来了会震倒柱子,触发机关,随即衔着龙珠的龙嘴张开,龙珠掉到底下的蟾蜍嘴里,人们据此判断地震发生的方位。

  但实验*难的部分,就在这根柱子上。他解释,假设把一根木棒立在地上,使劲跺一下脚,木棒可能就被震倒了,且木棒倒下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不能精准倒向跺脚的方位。因此,想要用普通的立柱完成实验是不可能的。日本科学家关野雄甚至认为,在地动仪这种高2米的仪器里塞进这样的立柱,那它的直径只能是1.5毫米。这个粗度实在太过荒诞,是不可能立得住的。

  从此,关于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的实验和推断就陷入了僵局。

  连续十载潜心钻研地动仪的科学秘密

  能不能制作出一根同时具备超高灵敏度,又能立得住的柱子?这成了胡宁生多年来一直思考并实践的问题。2013年,胡宁生开始研制*一代“立柱验震”地动仪。他认为,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是当时的一种精密仪器,应该有精巧的设计,因此,不应把验震立柱只当成一根的普通建筑立柱对待,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精密仪器来研究。

  “一根灵敏的立柱应该有较高的重心位置和较小的着地面宽度。”现场,胡宁生拿了一个矿泉水瓶模拟立柱,一本书模拟地面,向记者演示立柱的原理。他说,要想让一根灵敏的立柱能被站住,那么,立柱重心的重力方向矢量就应恰好处在立柱下之小着地面的几何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范围内。

  制作这跟立柱*难的点是什么?记者问。胡宁生回答:是打磨一个完美的立柱着地面。据史*载,张衡采用宝石、玛瑙之类的坚硬材料来制作立柱下的精密着地面和支承面,如果不够硬,其边缘可能会被立柱倾倒时的特大压强损坏。在现场,记者看到,胡宁生采用人造蓝宝石打磨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支撑面。在此前的几代支撑面制作中,为节约成本,他还曾用钢作为代用品制作立柱的着地面。

  阳光下,人造蓝宝石着地面闪着幽暗的光泽。而这样一个小小的着地面,胡宁生需要手工打磨一周才能完成。说到此,他突然也向记者问了个问题:打磨出的着地面是有些微微凹进去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记者不知。他笑道:由于空气中有细微的灰尘可能落到着地面上导致其立不稳,将面打磨凹一点,制作一个精密凹球面,就可以只让四周边缘部分与地面有紧密接触,减少灰尘等物质对实验的干扰。

  这时,另一个难点又出现了。如何让立柱在受震后精准倒向来震方向?胡宁生解释,这需要让立柱具备重心位置的调整装置。因此,立柱的重力矢量需要精确地通过那“着地面”的几何中心。

  记者看到,这间不大的厂房内堆满了地动仪的各种部件,龙首、立柱、小型教学仿制品……十多年来,胡宁生已经更新了五代地动仪模型,用严密的力学分析方法,只为复原1800多年前古人的科技智慧结晶。

  “目前这个地动仪已经基本接近我的预期目标了,但我还想继续再改造一下,比如再降低一点高度,降到1米左右。”胡宁生说。

  期待未来地动仪进入科技馆被更多人看见

  “张仪地动仪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科学问题,它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探索科学真理。”如今,年逾九旬的胡老先生虽腿脚不便,但仍坚持阅读、实验、写作。

  对科学的执着,胡宁生坚持了一辈子。当年他从南京大学毕业,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备处,从事天文仪器研制工作。他在中国天体测量仪器和技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主持研制了光电等高仪。他主持研制的43/60/80cm施密特望远镜,成为了紫金山天文台观测人造卫星的主要仪器。此外,他还研制出了能输出实时测量数据的光学跟踪经纬仪,对我国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起到了辅助作用。2022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在盱眙观测站发现的国际编号为534390号的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命名为“胡宁生星”。

  年逾九旬,仍坚持复原地动仪,到底在追求什么?在胡宁生看来,这是对古代科学精神的坚守。他说,张衡的伟大贡献不仅仅是发明了一个地动仪,更在于在人类面对地震灾害只能被动挨打之时,站出来采取科学仪器的办法实施观测和研究,从此人类*一次认识到脚下的地动和地震的源发地是有一定距离,并与晃动方向有某种关系的,隐喻了“震中、震中距、波动偏振面”的原始概念。在胡宁生看来,复原地动仪,不仅是对古代科学精神的沿袭,更是张衡已经远去,但是他执着探索自然规律勇于创新的精神将永不泯灭。

  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将复原的地动仪得到更科学的论证,并进入科技馆展览给更多的人。

  “通过还原历史,可以让人们尽可能地靠近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和先哲进行超越时空的思维对话,由此得到无穷的思想启迪。”他深情地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程晓琳 /文 王子杰 /视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305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状态拉满”南京市溧水区招商引资冲刺四季度

“状态拉满”南京市溧水区招商引资冲刺四季度

  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渤海油田油气日产首破10万吨油当量   铁路部门推出外国护照在线身份核验...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   第二届数贸会总签约金额达1558.5亿元   多渠道畅通民企融资 “金融25条”...   经济回升向好 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   中国外贸“...

上海信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信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秉承“客户为本”的原则,提供钢结构、网架建筑设计、制造、施工全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钢结构技术】结构的结构性   【钢结构技术】钢结构方案如何选择,才能减少用钢量?   11月9日公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实践演   上海信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是从事网架和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的专业工程公司。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区,距离市中心30...

中电光伏南京厂房失火(图) - 中电光伏

中电光伏南京厂房失火(图) - 中电光伏

  2月2日下午16时20分,位于南京的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一车间失火,截止记者发稿前,南京消防指挥中心已经紧急调集开发区、铁心桥、石门坎三个中队的警力赶赴失火现场控制火势。本次地点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123号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据知情人士透露,火源位于厂区内的电池生产第三车...[详情]   日前,一条“中电集团破产”的消息经过多家媒体热转发酵,成功引起了SOLAR...

从南京到杭州突然发现:苏南、浙北真不一样后者更像鱼米之乡

从南京到杭州突然发现:苏南、浙北真不一样后者更像鱼米之乡

  在人们的印象中,苏南和浙北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都比较相像。不过这次,我坐高铁从南京回杭州,还是发现有不少不同的地方。   从南京走的时候,南京刚下过雪。车站广场前的房顶路旁还有不少积雪。其实,南方下雪后是真的漂亮,亭台楼阁和白雪随意搭配,都是一张好看的水墨画。反而北方的故宫、颐和园等更像是水彩画。   高铁驶出南京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不...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助力发行江苏省首单国有企业绿色欧元债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助力发行江苏省首单国有企业绿色欧元债

  5月25日,由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参与投资的“无锡金源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2绿色欧元债券”成功发行。该债券发行规模1.39亿欧元,债券期限为3年期。发行人为无锡金源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无锡市滨湖区高端智造产业园B区的项目建设,是江苏省首单国有企业绿色欧元债。   近年来,随着无锡滨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高新区项目用地紧张,难以满...

加速产能布局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速产能布局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近日,公司位于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京晶升浦口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生产及实验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由晶升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南京晶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总投资1亿元,厂房面积2800平方米,经过紧锣密鼓的推进,项目已完成厂房的改造装修、车间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现已正式投入运行。该产线的投产,有效提升了公司现阶段的产能,在公司新的生产基地建设完成前做好了产能储备,积极满足...

南京40处工业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

南京40处工业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

  中国江苏网江苏惠享民生正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吉星 摄   8月15日,南京市规划局举行规划开放日活动,现代快报记者参观了改造完成的南京第二机床厂历史风貌区和正在打造的金陵船厂历史风貌区。根据《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这些厂房不仅得以保存,有些更“华丽变身”成文创园区。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宋经纬   南京第二机床厂位于老城...

南京传士重工:目标引领方向 行则将至

南京传士重工:目标引领方向 行则将至

  四年时间,营业额达到1.5个亿,这是南京传仕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士重工)自2016年进入大陆市场后交出的成绩单。未来5年,则要实现3个亿的营业额,传士重工销售总监谢佳坤和记者描述了2025年的目标。   传士重工由台湾传仕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主要生产机器人关节减速机,摆线减速机,行星减速机,齿轮箱减速机。谢总说到,齿轮箱减速机占营业额的40%,未来比重会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