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拼抢全年目标任务
9月6日举行的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明确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对奋力夺取全年目标任务做出具体部署,在我市各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引发强烈反响。各经济园区纷纷表示,要在紧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同时,紧紧扭住项目不放松,聚焦聚力抓招商、抓建设、抓竣工、抓投产,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江宁开发区党工委副*、管委会主任张会祺表示,江宁开发区特别是空港开发区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应当以更清醒、更严格、更主动、更自觉的内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要更加清醒地认识作为国家级经开区担负的经济主阵地、开放主窗口、创新主力军责任使命,坚持以加快进入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五强作为目标追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进行更多探索。接下来,园区将更加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更加主动打好“七场攻坚战”,统筹推进招大引强、项目落地、科技创新、城市转型、安全稳定、党的建设等中心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加自觉发挥经济稳增长压舱石作用,更新企业服务理念,认真落实惠企“市十条”和“区八条”,以奋战100天的加压拼抢状态,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溧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开发区党工委*程民表示,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主题突出、立意高远、催人奋进。溧水经济开发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两大功能区”建设探索,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临空、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数字能力提升、产业层级提升、园区质效提升、要素保障提升、营商环境提升“六大行动”,全力打好“七大攻坚战”,力拼后半程,誓夺全年红。
浦口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石山表示,此次全会,对下阶段的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既有对发展目标内涵的深化,又有对发展思路举措的创新。园区将着力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精准服务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紧盯惠普南京国际软件质量总部基地项目,打造国际领先的软件基础平台,发挥考拉悠然人工智能公共技术平台引领作用,争取与国内外拥有先进技术及创新能力的企业展开合作,不断完善招引政策、优化企业服务,力争2021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200家,逐步在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布局上“下好棋、落好子”,打通产业脉络。
六合经济开发区党工委*鲁其凤表示,今年以来,园区上下围绕“产业质效提升年”发展主线,把“再提速强质效”作为各项工作的关键词和主旋律,全力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签约中国探月·南京六合嫦娥太空科创园、舒普斯达医疗器械设备研发生产、先德特种车辆研发制造等多个重点项目。园区将深入贯彻市委全会“打好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战”部署要求,聚焦招大引强,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以招商引资“持续进”,推动产业发展“加速跑”。
栖霞高新区工委常务副*黄斌表示,栖霞高新区将认真落实全会要求,抢抓南京市发展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机遇,突出产业引领,狠抓招商质效;突出企业地位,强化精准培育;突出生态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栖霞高新区将结合发展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未来产业的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江宁区副区长、江宁高新区党工委*王爱军表示,江宁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决扛起“创新名城”建设先行军使命担当。抓实科技创新和校地融合重点,在“创新主体增量培育攻坚战”中释放新活力,全力打造“种子(科小)高企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梯队发展的“科创森林”,确保全年净增高企超过100家;全面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实行“赛马制”“点题式”合作服务,做足校友经济文章,重点深化与中国药大、南医大务实合作,加快将“江宁药谷”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党工委*、管办主任陈洪表示,创新是江北新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南京生物医药谷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决打好“创新主体增量培育攻坚战”。园区将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技术平台资源、生物医药科技前沿及产业创新未来发展趋势,以聚焦高端创新为目标,兼顾技术创新转化孵化服务,重点布局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生物医药技术等方向,同时,紧跟行业风口,瞄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新型抗体药物、单细胞测序技术等行业前沿领域进行超前布局,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积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融合驱动的大健康新业态产业体系。
白下高新区党工委*王洛锋表示,白下高新区将加快推进“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建设,奋力夺取“创新主体增量培育攻坚战”胜利。聚焦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政府、高校创新资源,以航空航天产业为引领,形成以创新型经济、研发型产业、融合型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高地,开创以高校科研力量为核心的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模式;优化创新生态,设立秦淮区“1+X”公共服务中心创新湾区分中心,加速布局全维度、立体化、智慧型的创新湾区服务支撑平台;培育创新主体,会同南航构建创新共享体系,开放校内的科教、实验室等共享资源,充分激发人才的创业******,持续推动大课题、大项目的快速落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