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工业十大产业链发展行动纲
为构筑我市产业新基础,建成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实现“开拓新兴产业新领域,构筑支柱产业新优势,推进传统产业新突破”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战线将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平板显示、集成电路、通信、光伏、石化、汽车、钢铁、风力发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以及电力设备十大产业链,现制定行动纲要如下: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经济发展全局,突出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工业*好方略,促进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有效投入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突出产业基地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突出产业集聚发展;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原则,不断壮大拉长十大产业链,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十大产业链建设,提升工业综合竞争水平,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总量四年翻番,“十一五”末完成工业现价产值10000亿元。
1、开拓新兴产业新领域。重点培育先导型新兴产业,以光电产业为突破口,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平板显示和光伏两大产业链建设。平板显示产业链:做强模组,向上延伸面板及上游材料、器件,向下打造终端优势;光伏产业链:立足电池片,拓展电池组件,引进多晶硅制造。到2010年,这两条产业链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800亿元。
2、构筑支柱产业新优势。加快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构筑综合竞争新优势。突出发展通信、集成电路、石化、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钢铁等五大产业链。通信产业链:打造研发基地,夯实移动基础,开拓卫通空间,发展IPv6网络。集成电路产业链:以设计为基础,突破芯片制造,强化封装配套,提升核心竞争力。石化产业链:壮大乙烯规模,做强中间产品,拉长产业链路,提高精细化率。汽车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打造整车品牌,加速零部件集聚,融入国际体系。钢铁产业链:做强炼钢基础,做精连铸热轧,延伸拓展冷扎,发展精品钢。到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现价产值7300亿元。
3、推进传统产业新突破。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新突破,其中装备工业加快风力发电装备、轨道交通、电力设备三大产业链建设。风力发电装备产业链:发挥传动优势,整合电机、控制,引进桨叶制造,拓展设计、总装。轨道交通产业链:做大车辆制造,突破电气总成,实现组团配套。电力设备产业链:强化研发平台建设,做强二次设备优势,拓展设计、成套领域。到2010年,三大产业链实现工业现价产值500亿元。
以市场导向、技术领先、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环境友好、产业成链为标准,仔细梳理上下游环节,明确十大产业链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进一步做强拉长产业链。“十一五”前期和中期重点建设139个项目,总投资2488亿元。
发展思路及目标:强化中间,延伸两头,完善产业链。依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在不断巩固和强化我市平板显示模组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向上游发展基板玻璃、驱动电路、彩色滤光片,以及新型电子材料;向下大力发展显示终端产品。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加快技术研发,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国内*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提升我市平板显示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到2010年,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500亿元。
发展重点及任务:“十一五”期间,平板显示器件以发展LCD液晶显示、PDP等离子显示及LED半导体全彩显示系列产品为重点。加快推进TFT-LCD显示器件生产线、玻璃基板生产线、彩色滤光片、LED自动化封装、阴罩式PDP产业化等平板显示产业链项目12个,总投资495亿元。
1、LCD液晶显示。发展模块设计、IC驱动、显示屏集成系统,反射式液晶显示技术,玻璃衬底结晶矩阵与液晶面板的集成技术,新一代硅上液晶显示器件(LCOS)等,为南京LCD液晶显示器产品的下一步发展提前作好技术储备。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外经贸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中介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外经贸局等部门关于《南京市清理整顿对外劳务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外经贸局、财政局关于《南京市扶持出口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关于表彰南京市2006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南京市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废金属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的决定(2007)
·南京市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的决定
·南京市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决定(2003)
·南京市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0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