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已累计培育3562个家庭农场 经营土地957万亩
“我跟一家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今年已经销售了20万斤西瓜。”浦口区邵贤豹家庭农场负责人邵贤豹难掩兴奋,“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这家农场经营土地230亩,家庭劳动力2人,主要生产西甜瓜、葡萄、蔬菜,年产值达到180多万元,去年利润达到35万元。欣欣向荣的家庭农场,正成为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南京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今年以来,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实施“八个一”行动计划,加快全市家庭农场培育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规模适度的原则培育家庭农场,综合考虑各区资源条件、行业特征、农产品品种特点,倡导发展经营规模在100亩到300亩的家庭农场。
坚持适度规模是为了实现*佳规模效益,而前提是要引导家庭农场找到一个好产业。
浦口区十里家庭农场位于星甸街道十里社区,这是一家以茶产业为主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在6月初成立的南京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好届理事会上,农场负责人陶长清当选为联盟理事长,这让他很开心。作为茶园里的“老把式”,老陶的家庭农场念好了“三本农经”。
一本经,节本增效。“采用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还调节了茶园生态小气候,较好地防止了病虫害发生,*终实现农药、化肥两减,还稳定了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站在茶园里,老陶美滋滋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创新发展理念。
二本经,农业科技。老陶指着一根根嵌在地上的黑色管道说,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施肥时节约肥料又省时省力”。老陶说,农业农村部门还对家庭农场在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我今年新增了一套红茶生产设备,我自己花了13万,政府补了我10万。”
三本经,订单农业。十里家庭农场通过与茶叶专业合作社、茶企多方联合,基于订单和合约,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种茶散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今年收购了4000斤鲜叶,他们按照我的有机标准种植,每斤收购价比一般的高300—500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562家,经营土地95.7万亩,家庭农场数量稳步增长。
一方面,家庭农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理念贯穿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浦口区邵贤豹家庭农场郁郁葱葱的桃林明年将迎来挂果,树下是一群呱呱叫的大鹅。这是邵贤豹的一块试验田,“30亩桃树林,我养了上千只鹅,鹅吃果园里的草,既省下了人工除草费用,也省下鹅的饲料钱。关键是鹅的排泄物还能给桃树施肥。”
另一方面,随着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其经营范围已从主要限于生产环节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不少家庭农场正从粮经结合、种养结合发展到一二三产业融合。
在江宁农汇谷家庭农场内,连片的蓝莓园,一颗颗蓝莓果缀满枝头,很是喜人。趁着双休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采摘。远处的拖拉机主题亲子乐园内,孩子们正撒了欢地玩儿。
蓝莓种植成功后,张云并没有满足常规蓝莓鲜果生产、销售。“蓝莓是季节性单品,每年只有5—8月可以采摘,为此做了蓝莓酒、果干、酵素、果酱等产品,今年还正在研发蓝莓面膜。以此来延长消费链条。”
发展家庭农场离不开强有力的惠农政策支撑。在土地保障上,南京提出利用市、区、镇三级农场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保障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和合理用地需求。
6年前,张云放弃了成功的服装生意,回到农村,通过和当地社区签订的土地流转方式租赁了200余亩土地。经过努力,2018年时,蓝莓园产量已达万斤。“作为回乡创业的青年,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乡亲致富。”张云说,蓝莓产业需要大量工人,现在农场内有固定、流动、季节员工100多人,“平均每年能带动每位乡亲增收5000元左右”。
如今,像张云、邵贤豹这样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返乡创业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六合区驿马家庭农场负责人高澜瑄是90后,原先从事室内设计及园林景观工作,从一窍不通到一点就通,她把家庭农场打造成了一个生态环保、绿色有机、健康自然的美丽休闲农庄。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南京正在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对青年农场主进行重点培养和创业支持。鼓励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和回报家乡愿望的外出农民工、优秀农村生源大中专毕业生等人才创办家庭农场。目前,南京家庭农场主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达到37.1%。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