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2005年11月23日)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9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2005年11月23日)

  2005年11月23日,南京市政府发言人徐宁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徐宁介绍,南京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市三次产业及其从业人员产生的影响无可比拟。本次发布会,将从三个方面解读南京近两年来是如何全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介绍‘十一五’期间南京工业规划基本情况。

  南京市经济委员会孔秋云副主任介绍,近年来,南京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经济总量大幅攀升,运行质量省内领先,工业投资稳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总量大幅攀升。近年来,南京市工业经济始终保持在高位平台上运行。2003、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40亿元和823亿元,可比增长18.7%和23%;现价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09亿元和3285亿元,同比增长27.2%和30.3%;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2453亿元和3230亿元,同比增长29.8%和35.4%。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在去年高位平台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D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84.85亿元,同比增长21.7%;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310.68亿元,同比增长31.1%;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292.78亿元,同比增长31.35%。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增加值930亿元,现价工业总产值3950亿元,销售收入390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38倍、2.47倍和2.53倍,分别比2000年净增540亿元、2350亿元和2360亿元。

  其次是运行质量省内领先。南京市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持续走高,利润总额高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在省内连续几年保持领先地位。2003、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分别达到242.3亿元和351.5亿元,同比增长32.1%和47.7%,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保持在70%以上;实现利润112.5亿元和200.3亿元,同比增长了59%和78.3%。今年1?D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287.96亿元、利润总额150.23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5.93%和1.93%。预计全年可完成利税总额380亿元,利润总额230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净增240亿元和173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7倍和4倍。截止9月末,南京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高居全省首位,为209.83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1.41个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8.31个百分点。

  第三是工业投资稳健增长。近两年南京市的快速增长,与工业投入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大投入促进了大产出。2003、2004年,全市工业投入分别完成了356亿元和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8.1%和29%。今年1?D10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入468.21亿元,同比增长26.0%。整个“十五”期间,全市预计可完成工业投入1826亿元,扬巴工程、扬子65万吨乙烯、金陵石化原油改造、乐金飞利浦LCD、统宝光电、瀚宇彩欣、南汽轻卡基地、南钢宽中厚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十一五”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分类看,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和电力五大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南京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2003、2004年五大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为1612.6亿元和2238.9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65.7%和69.4%。今年1-10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09.18亿元,占全市比重达72.77%;增长36.7%,高出全市平均5.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2.37%。同时工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今年1?D10月份,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34.72亿元,同比增长35.2%,高出全市平均4.1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6.56%。从所有制结构看,外资和民营经济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已经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4年,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中,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已达到32.13%,私营工业占到11.33%。今年1?D10月份,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243.71亿元,同比增长41.9%,高出全市平均10.8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三分之一强,比重达到37.57%。

  就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方面的工作内容,孔秋云介绍,针对本地工业的实际,南京在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围绕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等重点,积极探索转变增长方式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一项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近两年来,南京市先后出台了《南京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我市电子、汽车、石化、钢铁、电力五大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构筑了我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框架。

  具体说,首先是强化规划引导,加强空间布局调整。从2003年下半年起,我们集中主要精力,利用半年左右时间,组织人员,并联合市有关部门编制了《南京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经市政府批准,现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文件。规划按照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资源综合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等原则,从我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布局现状出发,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坚持工业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坚持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构筑以“轴”为产业布局脉络,以“圈层”为产业发展梯度,以“组团”为产业集聚载体的“两轴三圈多组团”的工业布局体系。即以“长江”为横轴,宁高、宁连公路为纵轴的产业布局脉络,构建我市“十”形工业空间布局框架;以绕城公路以内主城区为内圈,继续实施布局调整,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建设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都市型工业楼园;绕城公路到规划建设的绕越高速公路区域为中圈,为我市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发展空间,重点发展五大产业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绕越高速公路以外为外圈,重点建设溧水开发区组团和高淳开发区组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

  其次是强化产业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重点是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统筹协调发展,首先要实现工业产业的统筹发展;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市政府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市电子、汽车、石化、钢铁、电力五大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工业产业发展方向。市经委先后为南钢、梅钢、扬巴、南汽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协调解决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五大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两年的情况来看,全市工业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电子、石化、汽车、钢铁和电力等支柱产业的销售收入总额占全市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2003年为65.7%,2004年为69.4%;实现利润全部工业利润比例,2004年已达65.7%;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连续几年在全省排在首位。

  同时,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建设。对符合《指导意见》的工业投资项目,在项目审批、环保、土地、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第二,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经评价可能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项目建设。对环境污染的企业或生产线,限期治理搬迁,搬迁后实现环评达标,仅今年制定了14家限期治理和搬迁名单。对生产限制类产品且耗能高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差别电价管理。对生产禁止、淘汰类产品又拒不停产、改造的企业,实施关停;第三,严格控制新上和扩建限制类项目。在化工园和金陵石化以外区域禁止上化工项目,淘汰年产15万吨小水泥,淘汰年产50万吨以下炼钢生产能力。

  第三是加快主城布局调整,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市政府颁布了由我委起草的《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将高能耗、高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且不易就地治理、扰民严重、以及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城市要求的企业搬出主城区。

  第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编制了《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协调工业经济活动和环境的发展关系。合力营建企业间共生耦合关系,实现资源利用*大化和废弃物排放*小化。同时以五大支柱产业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链。通过上中下游产品延伸,形成资源的闭路循环,提高资源生产率,延伸产业链。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渠道,构建新的跨行业的产业生态链,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管理体系,推进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

  孔秋云介绍,把工业作为*一方略,千方百计加大工业投入。首先是统一思想,向落实责任要投入。坚持工业*一方略,营造工业投入的良好环境。建立了目标管理、月度跟踪、责任考核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负责制,强化部门责任分工,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实行重大项目建设手续联办制,市权规费办理“一窗制”,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第二是创新思路,向拓展增量要投入。走国际化、市场化、民营化路子,以外资、民资为突破口,以产业链为重点,开发储备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大力吸引民营资本。

  第三是发挥潜能,向资本运作要投入。鼓励优势大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巨头的合资合作并购重组。把大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间的购并重组作为吸引外资、招徕内资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广南钢复星联姻、南亚增资、锦湖增资、LG同创合资合作、苏宁海信合作等成功范例,稳步推进南汽收购罗孚、浦镇车辆厂、CEC整合等内引外联的重大项目的落地、消化,进一步释放南京市大企业的资源能量。

  第三项工作是坚持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说,首先是大力培育,促进成长型科技工业企业发展。南京市每年按照“做强、做精、做专”的要求,筛选一批成长型科技工业企业,报市政府认定,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

  其次是大力推进,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市通过认定的市级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3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3家,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成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和主导载体。“十五”以来,南京市共承担国家技术创新项目12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6项, 省技术创新项目25项,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6项,

  第三是创新机制,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鼓励企业围绕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运用新机制,建立新平台,实现新规模。南京市启动实施了企业技术研发经费(R&D)投入提升计划,使全市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十五”初期的不足1%快速提升到目前的1.7%。“十五”以来,全市工业企业累计立项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达到10000项左右,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2500多亿元。其中,列入省级以上技术开发项目87项,总投资达19.3亿元。

  *后,孔秋云介绍了南京市“十一五”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他说,“十一五”期间,南京市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以“争先进位”为动力,紧紧抓住本世纪前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发展工业*一方略,提升区域竞争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在更高层面上构筑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三大体系,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到201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工业增加值达21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8500亿元;工业投入翻番,工业累计投资3600亿元,争取40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大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0%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以上,达到1.08吨标煤,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从2.5吨标煤下降到1.97吨标煤,下降21.2%;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超500亿元销售收入企业5家,超100亿元达15家。为确保“十一五”目标顺利实现,工业战线将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牢固确立发展是*一要务和*一责任,推进“四个加快”,即加快工业有效投入、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是加快工业有效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1、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增加投入,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工业、发展工业。2、拓宽引资渠道。3、构建招商平台。

  其次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提档升级。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到2010年,五大产业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70%左右以上。建立和完善都市型工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一批与城区服务业紧密融合、与郊县产业基地互为补充的都市工业园。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流通服务,生产金融服务、生产信息服务、生产研发服务、生产环境服务、生产教育服务等领域。2、加快布局结构调整。3、加快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第三是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1、加快工业创新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建设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家,其中省级、国家级10家。2、加快培育百强成长型科技工业企业。制定《南京市百强成长型科技工业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每年认定30家以上成长型科技工业企业。 3、加快实施工业品牌战略。 “十一五”期间,打造300项“南京市优秀专利新产品”。

  第四是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1、加快实施《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期末完成500家重点生态企业的建设。2、加强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建设和现有法规的执法力度。加快制定《南京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南京市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南京市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建立健全节能监察网络体系,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耗能较高产品、设备的生产单位的节能监察。3、推进循环经济重点工作。推进节约降耗,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节地等节约各种资源活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各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实施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规划建设特种工艺处理集中区。4、加快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构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体系,创建循环经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积极利用世行、亚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各类资金进行循环经济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外资参与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

  以下为孔秋云副主任回答记者现场提问实录:

  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我有三个问题。*一,能否透露南京市“十一五”期间,工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具体有哪些?第二,南京市计划三年内将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搬离主城区,能否详细举例说明哪些企业要搬离?第三,目前,江北一些企业的污染排放量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孔秋云:目前已确定的重点项目共有75个,将分三批完成。第二个问题,确定要搬离的污染企业,在南京市产业布局规划里已经非常清楚的写明了,记者朋友们可去查阅。目前,正在推进的工作有:一是南京化纤股份公司,该公司并不在主城核心区,而是靠近绕城公路。搬迁也并非一搬了之,而是在搬的同时加大治污力度。二是位于城西南的南京钛白化工有限公司,它主要是对秦淮河造成污染,该企业不久就将与市政府签责任状。还有南京第二机床厂铸造车间,主要是粉尘扰民,而且紧靠城墙风光带。目前,该企业的搬迁正在做方案,我们将努力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安置好职工。第三个问题是属于环保部门的职责范畴,我想,请他们来回答才更加专业。

  南京日报:请问,近三年来,南京市外资、民资、国资在投入和产出上的结构变化分别是怎样的?

  孔秋云:南京的工业产业已经有140年的发展历史了。在前100多年里,工业主要是靠国资来驱动。南京的十四所,熊猫、紫金等都有国资的影子。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工业的投入都是以国资为主。国资为南京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南京的工业改革压力非常大。从近三年的情况看,国资、外资和民资2003年投入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7%、15%和27%;2004年投入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2%、16%和32%;2005年1?D10月投入所占的比例则跟2004年相差不大,*一外资投入略有下降。从产出方面看,2003年国资、外资和民资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1.7%、21.9%和26.4%;2004年国资、外资和民资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6%、22%和32%。

  新华日报:南京市“十一五”工业发展将在更高层面上构筑三大体系,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三大体系?

  孔秋云:一是产业体系,它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其中,五大产业将在工业总量中占70%。同时在主城区利用都市信息流、物资流、人员流形成都市工业,作为补充。二是布局体系,我们将与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联手,*终实现“2轴3圈多组团”的工业布局体系。三是创新体系,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持,形成产学研的纽带,凝聚南京高校科研的优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417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工业大学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23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南京工业大学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23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原标题:南京工业大学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23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2017年9月5日,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发布,来自77个国家(地区)的1000所世界*流大学榜上有名,其中包括66所中国内地高校。南京工业大学排名显著提升,位列全球6...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2021南京工业大学排名榜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2021南京工业大学排名榜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哲、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均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雄厚的办学实力。...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多少?进入50强!创业型大学更进一步!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多少?进入50强!创业型大学更进一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多少?进入50强!创业型大学更进一步!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毕竟,只有学好数理化的基础知识,大家才有在更多领域发展的可能。这句话,依旧应用于当前的学科体系中。   工科凭借其热门专业、较好的就业前景备受各方关注。...

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推荐于2021-02-25·TA获得超过154个赞知道答主回答量:32采纳率:0%帮助的人:22.8万关注展开全部在《2002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2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80名,工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49名。   在《2003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3中国...

南京工业大学夺冠!

南京工业大学夺冠!

  昨天(5月21日),2022-2023南京市大学生篮球联赛(以下简称NUBA联赛)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行健体育馆落下帷幕。   经过两个大场的鏖战,*终南京工业大学以大比分2:0战胜南京大学,夺得首届NUBA联赛冠军。   南京工业大学24号球员邵英堤获评总决赛FMVP。   南京工业大学陆宏凯教练获评“*佳教练员”。   在全场观众热情...

南京工业大学排名

南京工业大学排名

  若按武书连版排行榜看,南京工业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67位,在江苏排名第14位;2020年全国排名第66位,在江苏排名第14位;2019年全国排名第71位,在江苏排名第14位。以下是南京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整理表:   若按校友会版大学排行榜看,南京工业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77位;2020年全国排名第94位;2019年全国排名第103位。以下是南京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整理表:...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声明:,,,。详情   1998.6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5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辨遥连龙材料晚劝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9 ~ 2004.9日本筑波产业技术综合兆促故研究所能源技术研究部门,任特别研究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承担和参与承担本科生“材料科研导论”、“新能源材料”、“材料概论”和研究生“科技英...

南京工业大学是几本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

南京工业大学是几本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

  南京工业大学在一般本科大学排行榜里排名   2013年中国*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九大高考报考热门专业对身体要求细解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京工业大学排名第几 南京工业大学排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上海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名第几 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