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种粮“父子兵”开辟新“稻”路
父亲安心种稻,他负责卖米;父亲管好大米质量,他负责推广品牌形象……这是南京浦口区的一对种粮“父子兵”,儿子邵立昌是江苏弘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年前辞掉城市里的高薪工作,脱掉西装,追随父亲邵名文投身到农业和乡村中。几天前,他刚刚结束2000多亩的水稻收割,实现了自己的*一个丰收年。11月22日,在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场上,十几万斤的金色稻谷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空气里飘散着稻香。“今年总产量都不错,现在那边在烘干,这边在加工,新米就陆续上来了。”记者见到邵立昌时,他穿着黑色外套、脚踩运动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皮肤晒得黝黑。
“其实他以前长得很白。”一旁的邵名文说,“他以前也不愿意来种田呢,嫌累!”除了是邵立昌的父亲,邵名文还有一个身份——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承包了6000亩土地,是南京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但*开始,不管如何劝说,“领头雁”的儿子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子承父业”。
“小时候看着我爸种田很辛苦,所以大学毕业后我不想继续留在乡村。”2014年,邵立昌在南京城区的五星级酒店做酒店管理,踏踏实实工作,一步步升到了企业中上层的管理岗,2019年已经可以拿到年薪二三十万。这几年时间里,他发现原来现代农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人工插秧腰酸背痛,撒农药也是背着机器拖着管子满田跑,而现在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全程机械化设备已经很大程度解放了劳动力,效率比以前高了几十甚至几百倍。邵名文也成立了自己的大米品牌,从卖稻谷变成了卖绿色优质大米,“利润翻了好几番。”他对农业脏累苦、利润低的固有印象被打破,在业余时间还帮助父亲经营一些大米品牌的销售业务,在他的经营下大米的销量逐年增长,品牌也越来越响。
2020年春节发生疫情以后,酒店业务大受影响,他终于下定决心,辞掉城里的工作,回乡帮助父亲从事农业。*开始,父亲看不懂儿子的做法,看着他跑去一个个小区门口,给人家免费送一斤装的大米,甚至有时候还贴运费。“这是搞啥呢?送给人家有什么用呢?”
邵立昌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慢慢打开市场,他不再像父亲那一辈什么都是自己做,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设计、销售、直播、客服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让大米销售更加标准化。再通过几年积累下来的300多个社区团购群资源,疫情期间业务增长迅速,每天都会发大约2000斤的货。邵名文发现,儿子来正式工作以后,大米销售量增长很快,两个月就赚了16万元,全年卖了200多万斤大米。对邵立昌来说,不仅销售成绩创新高,而且两个月就赚来了以前半年的薪水。
邵立昌尝到甜头了。他尝试更多的新品种、新设备,还融入更多的新思路、新形式,农业也“时尚”起来。他在家操控无人机,就能查看田间状况;他做抖音直播,把大米卖到全国各地;他做稻米研学,在农旅融合中延长产业链。不仅如此,他还承包了2000多亩土地,自己下田全程参与农业生产。夏天七八月是秧苗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一趟趟巡查烤田,皮肤晒伤好几回,有一次差点晒中暑,脸晒通红、喘不过气,他在树下坐了半个小时才缓过来。“农业大有作为,我以后要做强稻米全产业链,自己怎么能不知道具体的农时农事。”
从抵触到接触,从自然接受到主动学习,他不再是给父亲“帮忙”,农业成了他自己的事业。*一个丰收年里,他看到了希望,“今年企业产值预估能达到六七百万元。”
阳光下,邵立昌正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起在稻场忙活。“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新想法,农业很需要他们加入进来的,乡村也需要他们来振兴。”邵名文说,自己过几年也要退休了,“未来,就交给他们年轻人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