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秦淮:老城洋溢“创新味道”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13

  2021年南京创新周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仍在热议“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创新”。汇聚*流人才、创新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要素,展现*流载体空间、人文环境和服务水平,“风雅秦淮,美丽精彩;创新秦淮,正等您来”的“好声音”“好故事”,声名远播。

  秦淮区坚持创新驱动,在全域创新布局上先行示范,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先声夺人,探索老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致力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名城示范区。老城历久弥新,“烟火气”中,氤氲着“创新的味道”。

  城市硅巷看秦淮,硅巷之后看什么?6月23日一场校地携手的大会,给出了*新“线南京创新周——秦淮硅巷与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发展大会召开,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同步开园。该校明故宫校区的4栋校舍改造一新,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大学科技园一期设施齐全,集众创空间、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

  这里有“*牛的专业大咖”“*丰富的科研资源”。南京南航秦淮硅巷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爱华说:“初创科技型企业,工作人员经常会为验证一个技术数据而东奔西走,或者为是否投资购买实验设备而踌躇不前,在我们园区,南航将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校内资源共享,为企业搭建从小试、中试再到量产的实验服务平台。”

  以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为标志,校地深度融合格局下,创新湾区正扬帆起航。秦淮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秦淮在努力寻找切合自身实际的创新之路,其中*有影响力也*有成效的就是硅巷之路,创新湾区是硅巷的“升级版”。下一步要聚力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融合,进一步完善功能板块、机关部门、属地街道和大院大所大企之间的“制度化”融合机制,在新研机构组建、校友资源集聚、人才互派挂职等领域加强合作。二是进一步推动产出,让每一处硅巷都有相应聚焦的主导产业。围绕无人机、芯片应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高质量编制产业规划,高起点引入创新创业团队和产业项目,加速形成一批“链主”企业、创新平台、龙头项目和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层次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力争今年硅巷区域产值超400亿元。三是进一步拓展空间,努力打造出更多像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一样的高品质载体,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今年硅巷将新增载体20万平方米。四是进一步抓好服务,要打造硅巷服务品牌,硅巷党建、硅巷基金、硅巷金融,硅巷政策、硅巷实验室都要全面启动、发挥作用。在硅巷大学科技园,设立硅巷服务特区,打造别处无法与之相比的政策优势。

  当下,城市硅巷建设已经成为南京主城创新发展的主流范式,引来多地效仿。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竞合中,如何重塑先发优势?在城市硅巷这一无边界园区里,如何构筑比较优势?从城市硅巷的全域布局,迈步创新湾区的校地深融,秦淮以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给出答案。秦淮区委区政府相关人士深刻地认识到:“高校院所是主城发展*可靠的盟友,创新人才是主城发展*宝贵的资源,创新生态是主城发展*强劲的磁场,坚守创新是主城突破发展瓶颈的*一选择。”

  1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在长白街100号金陵科技学院老校区旧址举行开园仪式,南京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同步成立,一批科技企业签约入驻园区。3月1日,南京航天·秦淮硅巷人力资源产业园暨秦淮硅巷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举行……秦淮的开放创新与大学的开放***学高度契合,秦淮的载体培育和院所厂区的“腾笼换鸟”高度契合,秦淮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秦淮的校地融合处于历史上*好的时期,以共商、共享、共建、共管的融合机制打破体制、层级和隶属关系等壁垒,促进创新要素高效聚集、充分涌流,正汇聚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构筑这一老城区争先进位的“护城河”。

  6月25日上午,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研制基地启用仪式在南京市溧水区举行。这一新型研究院是由国家*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创立,于2020年6月在白下高新区正式揭牌。秦淮区力邀院士“出山”创业,不仅有标志性的带动作用,更带来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经过一年的努力,围绕高纯硼及其复合材料、高端合金材料、退役火炸药利用、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其研发的硼复合粉有望解决当前高新装备“卡脖子”的重大问题。这一研制基地的顺利启用,标志着关键技术开启了产业化进程,向批量应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创新名城建设中,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是产学研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可以持续孵化出创新型企业的“老母鸡”。地处空间有限但资源密集的老城区,秦淮区清醒地认识到,打造创新名城示范区,关键是要把研发做成产业、把技术卖成产品。

  另一项合作,比院士创业“一年有成”跑得还要快。6月21日,秦淮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水平高质量成果展示洽谈会正式举行。不到半年前,双方签署《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如今合作从纸面落到实处,南航创新湾区先导中心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下一步的合作路径也已明晰。秦淮区将进一步畅通合作路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干部双向交流、多层级挂包联系服务等机制,保持多维度、常态化交流。全力搭建合作平台,逐项落实框架协议内容,组织本土企业与创新平台深度对接,推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全力提供政策支持,优化项目、载体、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高效配置,提升科技创新政策扶持精度。

  放眼全球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打造创新资源的蓄水池、寻找重大项目的强引擎。5月28日,由秦淮区政府主***的2021南京创新周“中华门创将”大赛选择了异地***赛——走出“中华门”,拥抱“粤港澳”。大赛登陆创新之城深圳,秦淮区借势以赛招商,共有激光诱导的薄膜传感器应变片材料技术、智能裱装机器人等5个优秀项目达成意向签向。

  6月22日,长三角新兴产业发展论坛在秦淮区举行,活动以“转型升级再出发,融合发展共未来”为主题,围绕机器人、无人机、车联网下设3个分论坛,靶向聚焦秦淮区新兴产业。秦淮区将联合芜湖鸠江区、上海复旦软件园、江苏协同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打造长三角机器人科创大赛。秦淮区与鸠江区达成共建机器人产业园的战略合作。白下高新区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达成“百校对接计划”战略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基地。秦淮区与云绅智能、北京青金石软件、众迅华迪通信等18家优质企业签订机器人、无人机、车联网产业落地合作协议。

  “我们举***一系列活动,就是要分享新兴行业的*新动态,洞察未来发展无限可能,及时捕捉属于秦淮的发展机会。”秦淮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围绕这次南京创新周,秦淮共举***18场主题活动,包括科技高峰论坛8场、区域合作峰会1场、产业对接活动2场、开放创新沙龙2场、创新创业大赛2场、全民感知创新3场。

  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正触手可及,更多的“秦淮智造”将飞入寻常百姓家。6月22日下午,2021秦淮区科技创新产品展示交易暨应用场景发布推介会在1865南京企业家创新会堂召开。秦淮区科技局发布2021年秦淮区科技创新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形式,展示了45家企业的70件创新产品,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车联网、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秦淮区发改委集中发布30个二季度重点推介场景,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秦淮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初创科技型企业需要“*一桶金”,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展示推介的方式,可以寻求政企合作“小切口”,扩容产业发展“大格局”,开辟科技创新“新天地”。

  作为近悦远来的城市“流量明星”,秦淮区拿出了全域*佳“展位”为创新产品“打call”。2021南京创新周期间,秦淮区在夫子庙大成殿设置全民感知体验区,在水游城、熙南里、老门东、龙蟠汇、白下高新园区、门西产业园、1865园区、中央商场等处设置了多个打卡点,展示了34项“黑科技”、33个“秦淮智造”的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线万人次,让市民切身感知创新名城建设为生活带来的变化。

  和“*文化”相得益彰,“*创新”正成为这一老城的另一张响亮名片。6月21日,T20 国际城市创新链合作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以“创新 @高品质生活”为主题,邀请了来自英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 T20 国际绿色智慧联盟城市代表、知名专家、创新型企业家等通过线上线 国际绿色智慧城市联盟发布了知识分享网络优秀案例,城市更新领域的南京小西湖更新改造、城市文化领域的荷兰埃因霍芬灯光节等项目上榜。城市更新与产业振兴“比翼齐飞”,秦淮的老城创新实践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南京创新周的系列活动之一,“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南京论坛已于6月3日在秦淮区举行,历史街区文化保护和街巷住宅片区有机更新的成果令人称赞,产业载体的迭代升级同样让人惊艳。

  6月26日晚,南京创新周系列活动——“桨声灯影里的‘大咖故事荟’”第三季如约而至。2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聚焦数字赋能话题,探讨秦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和能级提升路径。秦淮区政府负责人表示,秦淮既是一个见证金陵起源、承载历史精华的老城区,又是一个拥有黄金地段、未来可期的新地区,要结合国家加快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抢抓发展机遇,通过数字赋能城市、赋能产业,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从文化大区到文化强区、高质量发展向高能级水平跨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一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是秦淮区矢志不渝的追求。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创新名城示范区,正让老城焕发全新活力。这一宏大的愿景可以“具体而微”,让每个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未来,漫步秦淮的大街小巷,可以闻到两种味道,一种是美食的味道,一种是创新的味道。(仇惠栋 秦萱)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5403.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江宁首家农业电商产业园落户淳化

南京江宁首家农业电商产业园落户淳化

  扬子晚报网12月12日讯(记者 焦哲 通讯员 寿伟林)记者近日从江宁区淳化街道获悉,南京市(江宁)农业电商产业园落户淳化街道青龙社区。这是江宁首家农业电商产业园,该项目将以电商孵化为核心,生态型园区为运营标准,引进、孵化一批优质农业电商企业。   “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农产品销售面临‘卖什么’和‘怎么卖’的难题。”园区负责人分析说,如果农民种的农产品不是市场需要的,市场就难...

南京江宁高新区

南京江宁高新区

  江宁高新区举***“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全市*一!江宁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获批省示范基地2022-06-24   江宁高新区3家企业荣登2021年度江宁质量奖榜单2022-06-23   江苏省高校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研讨会在江宁高新区举***2022-06-22   江宁高新区动员部署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2022-06-22   “木...

南京江宁高新区再添一国家级基地

南京江宁高新区再添一国家级基地

  4月25日,2023年南京市江宁区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场活动举***,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为江宁高新区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现场授牌。   江宁高新区被授予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江宁高新区供图   据了解,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了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指导促进作用,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专利导航服务基地面向重...

南京江宁高新区发布扶持政策打造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新高地

南京江宁高新区发布扶持政策打造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新高地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江高轩 记者 吕倩雯)2月9日,“数联世界 创赢未来”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江苏南京江宁高新区发布《江宁高新区扶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壮大园区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增添动能和保障。   图说:签约活动现场。南京江宁高新区供图   据了解,该政策围绕将南京江宁高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

南京江宁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新动能

南京江宁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新动能

  11日,总投资10亿元的南京(全球)数智工业******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应用平台项目落户南京江宁高新区,为园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新动能。   数智工业******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应用平台项目由数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建设数智工业仿线亿元用于打造国产工业软件平台。项目将依托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立足南京、面向全国提供先进的尖端制造全流程咨询、工...

南京江宁高新区:总投资79亿元的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南京江宁高新区:总投资79亿元的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新华网南京2月11日电(记者沈汝发)2月9日,南京江宁高新区举***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79亿元的18个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和数字经济产业及高校合作项目,签约落户江宁高新区,同时,江宁高新区扶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发布,进一步壮大园区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也为该产业发展增添动能和保障。   江宁区区长洪礼来说,此次签约的18个数字创意产业及合作项目,涵盖门类全、上下关...

南京江宁高新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导区

南京江宁高新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导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京江宁高新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导区   中证网讯(王珞)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南京江宁高新区管委会参与协***的“元宇宙产业热潮与学理研究”引发众多高校学者、政府和相关企业热议。南京江宁高新区在会上重点介...

南京江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江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出口加工区(南区)招商局:86-25-52724932   江宁开发区创***于1992年6月,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7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按一区多园设立5平方公里国家级高新技术工业园,2002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审批权限。2010年11月11日,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南京地区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