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开区崛起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重镇”
11月15日,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登陆科创板交易市场。这家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的生物科技企业,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像诺唯赞这样的一批优质企业已经成为南京经开区的产业名片。多年来,南京经开区通过产业招商、资源集聚,招引落户了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优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同时加快培育新锐创新药企,逐渐成为我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重镇”。
产业筑基、创新提速,南京经开区正在谋求一个全新增长极。目前,已在龙潭片区规划约1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引入制药、疫苗、体外诊断等产业链企业,再造发展新空间,实现产业优势“高位再跃升”。
产业实力雄厚,制药规模占全市四分之一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南京市把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八大产业链”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在全省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布局中表现抢眼。
在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是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早在2001年,南京市政府批准在这里规划建设“南京生物医药科工园”,经过20年的跨越发展,制药规模占全市近四分之一。金陵药业、白敬宇制药等一批老牌骨干企业扎根园区,多年来坚持中药加仿制药的产业架构,产值高、经营稳,技术水平领先。同时,美药星、盛禾(中国)制药等新起之秀投资兴业,正在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园区内累计落户重点生物医药企业100余家,其中安吉生物、京达生物、生命能科技等医药健康领域的高企36家。培育了诺唯赞、圣和药业、仁迈生物等独角兽、瞪羚企业5家。
随着市场和产业的巨变,南京经开区敏锐意识到,原有科工园的发展模式亟需新的突破,必须借助南京市重点打造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的东风,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三区联动,探索寻找生物医药产业“二次飞跃”的突破口,通过*流的产业发展规划、*流的产业赋能******,引进*流的产业人才和项目,形成*流的产业创新生态。
眼下,让南京经开区的制造业优势、栖霞区的研发优势和仙林大学城的人才优势形成联动互补,推动板块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整体发展这一规划已走进现实。
去年,中泰药业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抗肿瘤药物和抗免疫药物的成品药生产基地。该项目投资方和研发中心均位于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区内,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随着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载体已经不足以承载项目体量。南京经开区投促局闻讯后,*一时间由主要领导牵头,密切跟进,************,将该公司的生产基地项目锁定在经开区,成为“行政区育小苗、经开区种大树”的生动实践。
创新药不断面世,细分市场竞争力增强
耐药性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对医疗常用药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来说也是如此。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临床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寻求新的更有效的抗菌药物迫在眉睫。10月19日,一款名叫“百多力”的药品获批上市,为那些对头孢噻肟耐药的中重度感染患者带来利好。
“百多力”通过阻碍有效抗菌成分“被水解”,恢复抗菌药物原有活性,很好解决了三代头孢的单方耐药问题。它的出品方优科生物就是一家诞生在南京经开区的医药企业。“研发是*一生产力,从实验室到获批上市,我们用了10年时间,但觉得值!”优科生物研究所负责人朱素华说。
企业不断提升的创新研发能力,不但激发了内生发展动能,也强化了发展韧劲。疫情期间,诺唯赞是江苏*一一家获批的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单位,产品远销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扩大了经营,赢得了口碑。园区另一家以新药开发和制造见长的药企美药星,多次以“零缺陷”通过美国药监局检查,受到国内央字头企业的青睐,不少药企更是主动前来寻求合作,希望能共享生产线资源。目前,美药星不仅牢牢占据产业链头部位置,更扩大了二期生产线,带动园区产业链不断延伸,吸引相关项目纷沓而至,让头部企业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
长期以来,南京经开区坚持培育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园区共建有23个生物医药类企业,建设“三站三中心”、企业实验室等共69个,建设新医药产业新型研发机构10家。浓郁的创新氛围和卓越的研发实力,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新增1平方公里产业园,再造产业新增长极
南京经开区现有生物医药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集聚效应本身就很凸显,但该区并没有止步于此。高起点擘画新未来,努力培育更多的高成长性企业、细分领域“链主”企业,让产业优势再扩大、产业森林再壮大才是南京经开区新的抱负。为此,南京经开区正在龙潭江畔打造一个全新的生物医药专业化产业园区。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等产业化集聚的重点区域,成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产业腾飞的区域发展新“跳板”。
南京经开区优选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南京新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管理***公室,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多项利好政策,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通过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以点带链、以链带面,促‘大树’建生态;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补链延链积极拓展‘朋友圈’,瞄准世界巨头、行业龙头和细分冠军,提高招引项目的主导产业集聚度、地标产业关联度、先导产业创新度,打响‘南京医药看经开’的新品牌。”南京经开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说。
在政策实施上,这个新园区将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释放三区融合发展红利、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等举措,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打造国内领先、知名的生物医药研制基地。“我们正在与一些银行探索合作,以生物医药企业新药证书等成果为依据,为入园企业融资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撑。同时通过应用奖补政策、成立产业联盟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企业上下游融通互动,推动‘大手拉小手’和‘强强联合’。”南京新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管理***公室负责人说,“同时,积极推广诸如美药星‘共享工厂’的经验,鼓励产业链有剩余产能的龙头企业发挥工艺、质量、安全生产、品控、市场网络等各方面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生共长,不断壮大产业实力。”
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孙爱军表示,站在“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南京经开区的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也将掀开新篇章,园区将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检测等领域,提升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发展能级,力争在“十四五”末使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为南京市加快推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打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做出贡献。
通讯员刘芳王佳佳王刚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婷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