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15

  声明:,,,。详情

  点击“不再出现”,将不再自动出现小窗播放。若有需要,可在词条头部播放器设置里重新打开小窗播放。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成立于1992年9月18日,是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十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世界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长江航运物流枢纽。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为南京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享受市一级管理权限。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南京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18日,截至2017年底,南京开发区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工业、保税仓储、金融贸易和综合服务等4个功能区域。 1993年1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3月10日,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国家级南京出口加工区。2003年7月1日,开发区管委会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实行“一次灶拔受理、并联审批、限时***结、扎口收费”的工作流程。

  建区10年来,开发区各项建设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特色经济势头强劲。经济总量增长迅速。自1995年起,开发区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在以5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技工贸总收入、利税和出口创汇三项指标已从1996年的30亿元、2.3亿元和1415万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205亿元、19.2亿元和3.9亿美元。开发区已连续数年荣获省级开发区综合评比*一名,并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开发区”、“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外向型经济工作优胜单位”。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堡榜酷跨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核心技术引进培育,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区内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60多个。“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产值比重达72.5%。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18日,位于南京市东北部,南依锦绣钟山,西接长江二桥,北临新生圩外贸港和龙潭深水港,坐拥长江黄金岸线。划分新港、栖霞、龙潭、液晶谷趋篮朽四大片区。

  建区20年来,开发区已吸收国内外投资超过1800亿元,主导产业年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桨甩项达高新技术产值、重大研发机构、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均位居全市前列,综合投资环境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开发区正依托龙潭深水港作为长江流域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地位,以及仙林科学城的城市功能和科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光电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产业,加快向*流的国际化高科技产业新城转型。

  2015年,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71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850.1亿元,进出口总额216.5亿美元。

  2019年共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003.07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8.5%,同比增长5.1%,是全区工业的重中之重。

  截止2019年底,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各类四上企业家数47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41家,规模以上其他服务业95家,限额以上商贸业 88家,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业 8 家。

  2019年,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收入2916.85亿元,同比增长0.61%;综合能源消费量745.1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5%,原煤消费量924.25万吨,同比下降2.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5亿元,占全区的比重为68.5%,同比增长5.53%;外贸进出口总额842.3亿元,同比增长10.1%;实际使用外资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2%。

  2021年2月,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为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开发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南依钟山、西接南京长江二桥、北临新生圩外贸港和深水龙潭港,紧临亚洲内河*一大港——南京港新生圩外贸港区,规划面积13.37平方公里(含乌龙山风景区)。区内设有工业、保燥懂虹税仓储、金融贸易和综合服务4个功能区。开发区所依托的栖霞区面积340平方公里,拥有沿江岸线公里,是南京重要的石化、汽车、电子、建材工业区和企业、资金、人才、技术密集区,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与开发区毗邻的仙林大学城面积47平方公里,由大学集中区、科技产业区和高档生活区组成,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文化事业团体,是现代信息传播平台和国内*大的数颈浆灶码港之一,为开发区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套朽谜:以港口为依托,国际经贸为先导,以先进技术产业为基础,兴***出口创汇企业为重点,坚持科工贸相结合,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现代化、多功能、环境优美的工业港口新区和开放型的经济中心。

  中国内河*大外贸港——新生圩外贸港拥有散货、液体等各类万吨级泊位15个,辐射78个国家和地区的188个港口。

  中国内河*大集装箱港——龙潭深水港拥有万吨级泊位3个,集装箱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建有B型保税物流中心。

  南京城北铁路环线直通开发区,并通过华东*大的货运编组站——尧化门编组站,与津浦、沪宁、皖赣铁路干线相连。南京火车站距开发区约15分钟车程;亚洲*大铁路客运站南京高铁南站距开发区约25分钟车程;沪宁城际铁路在开发区旁设有仙林站,实行高密度、公交化运营。

  开发区离中国第五大空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40km,驱车30分钟即可抵达,机场现已开通直达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条国内、国际客货航线。

  南京长江二桥穿区而过,栖霞大道和二桥高速公路将开发区与南京绕城公路、机场高速以及南京市周围六条国道(宁沪、宁杭、宁马、宁合、宁连、宁通高速)连为一体,形成立体交叉的现代化陆路运输网络。

  2020年1月17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

  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进行了规划建设,并于2003年9月通过了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作。南京出口加工区封关面积1.5平方公里,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内企业享有通关、税收、外汇管理等优惠政策,无需出区即可***好所有进出口手续。

  1997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设立,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高新技术产品众多,各类研发机构齐全。

  1997年9月经国务院台***、国家科委批准设立,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区内台资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器件的背光模组及相关零组件、液晶电视机(显示器)的生产和销售,石油化工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生物医药产品、日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

  2005年5月由国家信息产业部命名。区内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品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业规模和骨干企业数量国内领先。

  2001年9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和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5研究所、江苏省化工研究所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区内建有产业基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9年8月设立,总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世代TFT-LCD面板及模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激光显示器件及整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产品。按照“依托龙头、系列化开发、集群化发展、高端化培育”的原则,建设国内领先、世界*流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2011年9月成立,规划用地面积3.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园区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特别的政策支撑、特定的区域载体、特有的功能体系”, 重点面向光电技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创业、产学研合作平台、研发中心、企业总部项目,建设集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总部基地、人才公寓、商业以及配套设施等于一体的科技创业创新载体。

  2002年由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规划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为抢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2014年10月南京开发区依托龙潭物流基地设立了南京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开展“一般出口”“一般进口”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目前,监管中心已经有多家电商、物流企业入区经营,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由开发区联合东南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采取“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型公司”模式,重点面向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光电装备、光电材料等产业链核心领域、关键环节,加快建设技术研发孵化、公共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三大平台。

  拥有中电熊猫、乐金显示、LG新港、夏普电子、瀚宇彩欣等一批知名企业以及长青激光、第壹有机光电等成长型企业,涵盖了液晶显示、OLED、激光显示、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领域。产业投资总额超过500亿元,年产值超1000亿元。在液晶显示方面,已形成包含液晶面板及模组、触控面板及模组、偏光板、背光模组、光学薄膜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整机产品的完整产业链,TFT-LCD模组年出货量占全球12%左右,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年产量均超过600万台。

  南京开发区是南京光电显示产业的主要阵地,2005年获批为国家首批“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2009年启动“中国南京液晶谷”建设,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中国光电产业*佳投资园区”光电显示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包括液晶显示、激光显示、新光源(LED、 OLED)及太阳能光伏等产业方向。围绕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瞄准行业巨头及高成长性企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扩大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努力抢占先机,全力拓展和延伸光电显示产业链。现有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构建了以新型显示为主导,包括LED、OLED、激光显示、太阳能光伏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其中液晶模组年出货量占全球12%以上。

  截至2015年底,南京开发区已集聚生命科技产业企业90多家,并且形成了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这一产业聚集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域内医药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区内重点医药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对现有产品进行二次创新的同时,积极进行新药、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医药类高端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开发区先后形成多个传统药物、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健康保健产业的领军人物为核心的创新集群。南京开发区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整合运营两区生命科技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开发区东区生命科技产业整体规划,以生物医药为主要方向,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诊断试剂、新型疫苗、医疗器械等产业以及医药研发、服务外包、高端诊疗等服务业,并建设面向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全省*流的生物医药加速器。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构建产业联盟等发展模式,将园区的研发优势与生产优势有机地结合。本次金洽会签约项目中,生物医药类项目总投资达到4亿元。下一步,将结合开发区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及自身条件,根据各主导产业的相关政策导向以及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并充分考虑产业上下游关系,材料、工艺、技术、市场的相关性等因素,确定主导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产业组合。

  南京开发区依托优良的港口资源和广阔的发展腹地,以及博世汽车部件基地、LG化学动力电池产业园等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将港口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及发展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产业,以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产业项目为重点,大力促进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加快现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岸线资源利用与产业功能的高效融合,加快发展光电显示装备、工业自动化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特种车辆、汽车零部件、新型电力、激光设备等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业。

  截至2015年底,南京开发区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产业,一是轨道交通产业,区内拥有康尼机电、中铁宝桥等一批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轨道车辆内部装饰产品、轨道车辆电力和通讯连接器、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高速铁路道岔、轨道通信系统、自动检票系统等。二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开发区已经集聚了德国博世汽车零部件、德国博世汽车转向系统、德国威尔伯汽车转向系统、日本NTN精密轴承等数十家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同时聚集了一批先进制造企业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做配套,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比如中科煜晨拥有先进的激光切割焊接技术、上海光机所南京先进激光研究院拥有智能激光制造和激光精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目标中高端汽车市场、辐射东南亚及中欧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三是机器人产业,目前区内主要熊猫电子和中科煜宸等企业从事机器人项目的研发。本次金洽会,开发区共推进4个高端装备项目签约,5个高端装备项目开工,其中弓箭高档乳白玻璃项目作为市重大项目参与集中签约。

  引进夏普电子全球研发中心、西门子冰箱全球研发中心、LG电子全球显示研发中心、阿特拉斯科普柯矿山机械全球研发中心、艾欧史密斯全球工程中心等高端外资研发机构,大力开展技术转移、技术咨询、公共检测、产品认证等综合性科技服务。

  近年来,随着南京开发区大力实施“二次创业”,建设国际化、创新型、生态型现代临港产业新城理念的提出,区内现代服务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势态良好。一是依托临港优势,打造了综合保税区、龙潭物流基地等平台,发展临港物流,打造长江航运物流枢纽,在海港枢纽经济区初步呈现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各类物流业态纷呈的局面。二是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对城市功能性产业做出整体规划和布局,引进了一批大型文化娱乐、大型商业综合体、优质房地产、大型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等高端服务项目。三是发挥高新园平台作用,大力引进创业服务、检验检测、研发创新等科技创新型服务业。按照开发区既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将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以重大龙头项目为带动,规划建设一批综合研发孵化区、总部经济区、中央商务区、金融创新服务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养老医疗产业园区、会展物流园区、综合旅游度假区等各类特色园区,在集约用地的基础上,为促进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撑。本次金洽会,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高达240亿元。

  ●徐寒梅博士,女,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4月创立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获南京市科技创业家荣誉称号。徐教授长期从事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研究,先后研发了安替安吉肽,PEG-HM-3,AP25,EDSM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肽,其中1.1类新药安替安吉肽已经开始临床研究。

  ●邢飞博士,南京煜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科院上光所南京激光院副院长,毕业于中科院沈自所,师从王天然院士。曾任沈阳新松机器人激光事业部总经理,中科新松(杭州)光电有限公司副总裁,2012年6月调至中科院上光所负责激光产业化基地建设。入选2014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曾获南京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六大人才高峰”、南京“321”人才计划、南京科技创业家等荣誉。

  ●李辉,有长达12年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曾担任瑞典SKF中国公司总经理,在2008-2010年期间实现了业绩年平均80%的增长。2012年2月创建晶升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当年实现首台样机下线年李辉先生入选南京市科技创业家,2014年入选南京市“紫金创业先锋人才”荣誉称号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王俊峰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业内资深的通讯和芯片专家。曾任熵通公司的MoCA芯片架构师和博通公司的无线通讯首席工程师,是熵通主导的MoCA技术的技术奠基人之一,领导和参与多项媒介层和物理层关键技术规范的制订。王俊峰博士于2012年4月率领高层次海归团队来到南京,创立了南京宇都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入选市321引进计划;2013年入选市科技创业家。

  ●徐长青,南京长青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拿大籍,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学院应用物理系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物理系终身教授。2010年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南京“紫金计划”领军人才。

  ●王锦山,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美国籍,比利时列日大学博士。南京“紫金计划”领军人才。中国OLED产业联盟联合会*。

  ●田元生,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首席技术总监。美国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材料学博士。原美国柯达公司能源项目部首席科学家,中国OLED产业联盟照明工作组组长,世界顶尖OLED照明专家。

  ●王勇,南京圣和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李战,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士,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7项,4项国家一类新药项目均获“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支持。

  ●曹于平,南京海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博士、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荣获“江苏省创业风云人物”、“南京市劳动模范”。主持研制多项国家一、二类新药,其中新一代抗艾滋病毒鸡尾酒序贯疗法*佳组合系列,填补国内外医药空白。

  ●施伟斌,南京英达公路养护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董事长。英国Warwick大学硕士,香港城市大学硕士。南京市科技功臣。研制的第三代英达大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技术上处于世界*对领先地位。

  ●史翔,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江苏省“333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研发的“无源螺旋门机锁闭机构”和“自适应变导程螺旋传动机构”实现了轨道车辆自动门核心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供电:开发区电力来源于华东一级电网,并采用双回路供电,电力供应充足稳定,区内有三座35KV变电站,一座110KV电站。

  道路:区内高级的道路纵横交错,并通过栖霞大道和尧新公路等快速干道直达市区。

  建区以来,开发区各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截止2008年底,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外资企业入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韩国LG、日本夏普、德国博世西门子、美国A.O.史密斯、美国邦基等世界500强在区内投资企业36家。在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开发区还积极承接南京城区的工业转移,熊猫电子、紫金电子、长江电子、华东电子、江南光电、金陵药业、凤凰传媒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圣和药业、佳通手机、大贺传媒、新华海等民营科技企业纷纷在开发区投资建厂。

  2008年开发区共实现业务总收入1565亿元,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06亿元,财政收入40亿元,进出口总额12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7亿美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商投资企业数17个。2008年度,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比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列第10位;在省外经贸厅统计的全省12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5位,高居全市*一。开发区已连续数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开发区”、“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和“外向型经济工作优胜单位”。

  2009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栖霞区园区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栖霞经济开发区、三江口工业园、、仙林高科技产业园整体托管并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开发区发展空间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开发区站在了新一轮发展、“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上。

  1995年5月2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南京新港工业区”更名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7年5月6日,“南京新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现更名为“南京高科”(上证:600064)。

  2009年1月,开发区托管南京栖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物流园、三江口工业园和仙林高科技产业园4个省市级园区,组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

  2012年5月1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栖霞区龙潭街道栖霞街道西岗街道整建制委托开发区管理。

  沈吉鸿同志,主持开发区管委会全面工作,分管***公室(外事)、财政局(国资***)、审计局、新港开发总公司、南京高科。

  陈乙华同志,负责党建、意识形态、宣传、法制、精神文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政务服务等工作,分管宣传局(法制***)、机关党委、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助黎辉同志分管组织人事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蒋伟同志,负责经济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统计普查、综合保税区、共建帮扶、对台事务等工作,分管经济发展局、综保区(龙潭)管理局、金融***、龙潭物流基地;协调海关、税务工作。

  沈吟龙同志,负责招商引资、科技、人才、新港高新园、中国(南京)智谷建设等工作,分管投资促进局、科技人才局、新港高新园管理***公室。

  徐宁生同志,负责规划、自然资源、建设、招投标监管、第二热电厂等工作,分管国土规建局、城市建设指挥部。

  周华同志,开发区科技镇长团团长,协助沈吟龙同志做好科技、人才、新港高新园工作。

  李华同志,负责项目推进服务、信访、维稳、“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拆迁、群团组织等工作,分管企业服务局、社会事业局(房屋征收***公室)、总工会、团工委、妇联。

  刘众同志,负责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平安创建)、防汛排涝、城市管理等工作,分管环境保护局、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协助李华同志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协调公安工作。

  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5472.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江宁高新区

南京江宁高新区

  江宁高新区举***“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全市*一!江宁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获批省示范基地2022-06-24   江宁高新区3家企业荣登2021年度江宁质量奖榜单2022-06-23   江苏省高校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研讨会在江宁高新区举***2022-06-22   江宁高新区动员部署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2022-06-22   “木...

南京江宁高新区城管打响台风“烟花”防御战

南京江宁高新区城管打响台风“烟花”防御战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27日电(张传明 李雪)为了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应对台风“烟花”即将带来的强风、强降雨,近日,南京江宁高新区城市治理局启动防范应对工作,全员上路排查安全隐患。   据悉,从7月22日起,江宁高新区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一定要加强隐患排查,层层分解,落实到岗。重点关注大型户外广告、店招标牌、城市照明设施等内容,将安全理念落细落小落实。”江宁高新区城市治理局...

南京江宁高新区开展“企业服务月·党员志愿行”活动

南京江宁高新区开展“企业服务月·党员志愿行”活动

  “企业服务月党员志愿行”活动现场。江宁高新区供图   6月23日,南京江宁高新区开展“企业服务月党员志愿行”活动,倾听企业需求,化解发展难题,共谋发展良策。江宁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江宁高新区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园区“红心谷”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园区企业代表参加。   在江宁区委组织部指导下,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房产局等5家单位的党员专业志愿者,...

南京江宁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新动能

南京江宁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新动能

  11日,总投资10亿元的南京(全球)数智工业******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应用平台项目落户南京江宁高新区,为园区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新动能。   数智工业******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应用平台项目由数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建设数智工业仿线亿元用于打造国产工业软件平台。项目将依托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立足南京、面向全国提供先进的尖端制造全流程咨询、工...

南京江宁高新区新增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江宁高新区新增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江宁高新区新增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宁高新区供图   近日,南京市科技局公布了“2022年度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江宁高新区创新发展部共组织12家企业申报,9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认定,通过率达75%,认定数、通过率再创新高。   南京江宁高新区此次获批的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分布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前沿产业,定位明确,发展...

南京江宁高新区: 锚定高质量发展 集聚创新型产业新高地

南京江宁高新区: 锚定高质量发展 集聚创新型产业新高地

  南京江宁高新区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独特的产业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产业巨头纷至沓来。10月19日,江宁高新区传来喜讯, 2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10亿元。   江宁高新区成立于1994年,是国家级南京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成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

南京江宁高新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导区

南京江宁高新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导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京江宁高新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导区   中证网讯(王珞)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南京江宁高新区管委会参与协***的“元宇宙产业热潮与学理研究”引发众多高校学者、政府和相关企业热议。南京江宁高新区在会上重点介...

南京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

南京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

  原标题:江宁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挂牌成立   中国江苏网12月26日讯(记者 焦哲)近日,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授)牌暨大学科技园共建签约仪式在南京生命科技小镇举行。江宁高新园、滨江开发区、未来科技城三家单位通过有机整合,组建成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当天仪式上,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分别与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海事学院、江苏经贸学院签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