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观察荐读新动向下的南京选择;栖霞:以产业韧性拼发展“稳进”;南京:千年文脉活力涌动
新华报业网首页正文南京观察荐读 新动向下的南京选择;栖霞:以产业韧性拼发展“稳进”;南京:千年文脉活力涌动2022/08/15 10:00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第156期)
勇挑大梁,成为经济大省和经济大市关键词。挑大梁,不仅是要在当下为增长出大力,更意味着能在长远的未来发挥关键作用,在决胜的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半年报传递的新苗头、风险资本新风向、重要行业重塑新格局……那些顶住下行压力,展现经济韧性和活力的行业与方向成为考量城市未来的重要参照。
锚定全年目标争取*好结果——栖霞:以产业韧性拼发展“稳进”
1—7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2%;上半年,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67.4亿元,位列郊区组第二;建筑业产值481.7亿元,同比增长19.1%,达近三年*高……在知重负重中彰显担当,在唯实唯勤中砥砺前行。作为经济大区、重要增长极的栖霞区展现了产业韧性和城市实力。
在南京全市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日前举行的栖霞区委全会提出,要坚决落实省委工作会议、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一体推进,锚定全年目标争取*好结果,为全市“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十年翻两番——南京:千年文脉活力涌动
上午,漫步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园林中,聆听数百年前丝织繁华的回声;下午,躲在特色书店,听凭文字拂去心头躁热;入夜,跳进人声鼎沸的小剧场,感受脱口秀的年轻“笑”能量……
天气再热,这座城市都不乏沁人心脾处。六朝古都南京的魅力就在于,2500年建城史散于街角、藏于巷陌。乌衣巷、百子亭、颐和路,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是古今故事。
时间流转,南京文脉兴盛绵延。十竹斋重刊并成立艺术集团、原力数字团队三次入围动画界奥斯卡“安妮奖”……2011年到2021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62亿元增长到1063.9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4.26%增加到6.5%,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三项指标均列全省*一。
把文化变成新增长点,南京气度不凡。
浦口倾心十年呵护“自然家底”——生态筑基,山水激昂“绿色交响”
立秋之后的傍晚,高温还没有“退场”。饭后的居民三五成群,在夜色中步履轻快,感受生态和运动美美与共。江堤上、山林间、河岸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意山水画,妙趣横生、立意高远。
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党的十八大以来,浦口区坚决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资源,让蓝天白云、秀美山川、幸福河湖成为群众*重要的民生福祉、城市*独特的价值基点。
这十年,浦口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根本大计,系统治理山水林田草,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PM2.5年均浓度连续5年保持南京*低,全域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接近3000个/立方厘米;7个省、市考断面和12个水功能区水质100%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老山以95%的森林覆盖率领跑全省,近2000个物种占据全省1/3。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十里造船带”整治作为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被水利部推广……“天生丽质”的浦口,正让好山好水更加“显山露水”。
南京招商引资持续发力——项目“赛马”,扬鞭奋蹄“挑大梁”
距离立秋节气已过一周,高温依然炙烤着南京城。刚刚闭幕的南京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传递出强烈信号——扛起“挑大梁”的责任,全力实施拼经济、促回补、快回升“六大行动”,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顶住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大盘,没有招商的活力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今年上半年,南京实际利用内资1159.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2.7%;实际使用外资35.3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0.6%;签约项目投资总额7069.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8.9%;新增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109个,核心指标全面达超序时进度,为经济稳中求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发展的后劲靠产业,增长的动力在项目。今年,南京投资促进系统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应变克难、承压奋进,以打擂台、拼进度、比成效的姿态,引聚高端产业资源,推动项目落地转化。首次发布的“招大引强”项目“赛马榜”上,20个签约入库项目和12个开工运营项目亮点频现。在2022年上半年招商工作擂台赛中,江宁区、浦口区、鼓楼区、雨花台区获目标任务进度奖,江宁区、六合区、玄武区获重大项目推进奖。
招商引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拉力赛”。2022年“下半场”,挑战仍在,压力更大,南京将坚持“以招商实绩论英雄”导向,压紧压实板块主体责任,让投资“落下来”,项目“跑起来”,锚定全年目标,争取*好结果。
锚定“经济总量翻番”创实绩——动能转换,江宁空港强势“起飞”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同比增长8%;跨境电商通关量200万件,业务量持续领跑全省;优质项目接连落地,龙头效应加速建设……锚定“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目标,今年上半年,江宁空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这片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的区域,以振翅起飞之姿,奔向“南京南部新兴增长极”。
“空港片区目前是江宁开发区*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条件的区域板块,也是南京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江宁空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魏明说,“要以‘亩产论英雄’,高水平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临空经济主阵地,加快动能转换,提振区域能级,让有限空间释放出无限潜力。”
全方位开辟消费协作新通道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商洛农产品“飘香”南京城
“尝尝我们的蜂蜜,口感清甜顺滑,还能拉丝!”“喝一口东凤葡萄酒,健康快乐全都有!”“柞水木耳,来自大山的珍宝!”
8月13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的“江苏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特色商品展”上,南京市对口帮扶的城市——陕西省商洛市组织了12家农副产品名优企业来宁参展。
“柞水木耳”“商洛核桃”“东凤葡萄酒”“洛南豆腐”“镇安板栗”等数十种南京市民耳熟能详的特色农副产品悉数亮相,企业销售人员热情卖力地介绍产品,南京市民应邀品尝后,纷纷点头称赞。
苏陕扶贫协作源远流长,南京市和商洛市自1996年起建立对口协作关系。近年来,两市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消费协作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起一条互通互助的财富桥。
南京活跃着40余万“宁小蜂”——“城市骑手”的新身份
烈日炎炎,被炙烤到发烫的城市地面上,无数辆电动车呼啸而过。骑车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制服,后车厢里存着的是各色物资:或许是一盒快餐,或许是一份快递,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骑手的“今日任务”。
从这个维度看,现在的城市已经成为配送骑手的城市。
据统计,南京市有许可备案快递企业429家,从业人员约3万人,全市各网络平台的网约配送人员已达40.16万人,其中相对稳定从业人员达22.84万人。
外卖员和快递员体量庞大,遍布南京城乡每个角落,他们每天的行动轨迹如毛细血管般连通千家万户。
他们不仅是被大数据精确卡位的、和时间赛跑的奔跑者,他们的诸多新身份讲述着他们融入城市的故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