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需求走势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态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变迁与城际联系特征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分析
各国经济概况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
各国经济概况史地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演变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内容提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分析黄南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南京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南京产业结构发展演进的历程、总体状况以及主要特点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工业经济的产业投入、产出及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偏离度逐渐降低产业结构高度快速上升。但同时南京的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弱轻重工业之间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关键词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中图分类号...
上传日期:2013-04-19 08:13:00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分析黄南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南京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南京产业结构发展演进的历程、总体状况以及主要特点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工业经济的产业投入、产出及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偏离度逐渐降低产业结构高度快速上升。但同时南京的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弱轻重工业之间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关键词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南京产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三十年在这期间南京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在历史的节点上从多个层面、多维角度评价南京产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取得的成就同时客观分析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保持产业持续、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产业结构演进情况总体分析 年的改革开放是南京产业结构走上协调发展的转折点。 年以前由于国家领导人认识上的偏差南京市的三次产业演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工业产值比重上升过快 农业经济迅速衰退 第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下降。造成改革开放前南京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倾斜式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快实现工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建立大量资源被用于第二产业的发展致使*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资源逐渐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自由流动促使一部分资源开始向效益更高的部门 如第三产业部门 转移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进步南京三次产业间产值和劳动力结构的失衡状况开始逐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南京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增加了二十多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目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接近 从业人员已占全南京市从业人员总数的 成为南京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然是南京经济的主导产业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还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同时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尤其是制造业部门其科技含量、创新能力和产品的附加价值均较改革开放以前有了巨大万方数据 南京社会科学 年第 期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南京的*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幅度很大现在*一产业占 的比重仅为 左右但是在产值下降的同时劳动力比重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说明*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特色农业、都市农业等附加价值高、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业部门成为南京目前农业发展中的重点行业带动了南京农业的全面升级和农业劳动效率的明显提高。南京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见图 所示。图南京市三次产业占 比重变化情况图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特点分析将南京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较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南京的产业发展情况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工业经济产业投入、产出及综合效益明显提高表 年以来南京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表数量变化年均增长率 年 拒 矩 钙 工业增加值 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 固定资产净值 亿元 。 流动资产 亿元】 资产总额 亿元 利润总额 亿元 劳动生产率 元人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南京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表 是 年以来南京市工业经济的一些主要指标变化情况从表中的数据中已经清晰地反映出了南京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及其变化情况。从表中数据说明南京的工业经济总体效益 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 年之后增长更为明显这也说明了南京工业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综合工业经济 年以来的投入、产出和效 万方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分析益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南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资本的增长速度则不断放缓但工业的利润率增长相对于资本的增长还较慢资本总额在 年间增长了 倍但利润总额仅增长了 倍。不过相比较 年前后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 年以后南京工业经济的总体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工业增加值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而且工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 即利润率增长相对于资本总额增长的速度 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在 年以后的各项指标中增长速度*快由此反映出南京 年以后工业经济整体发展的全面提升。 产业偏离度逐渐降低从产业发展的规律上看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动应该协调进行这是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情况不同导致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有所差异这样劳动力就会从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直至各产业间的差距消失这些变化促使各产业取得协调和发展。而如果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不同步这必然会导致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偏低因此考察产业间的产业偏离度①可以看出该国或该地区产业运行质量的高低和产业结构的成熟程度。图 南京产业偏离度情况图从图 中可以看出南京的产业偏离度从 年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 年是 降低到 年的 降低了 。南京产业偏离度的下降说明南京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动逐渐由*初的失衡向协调发展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南京的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化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造成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产生了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人南京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促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部门从而使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之间的发展更趋协调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产业结构高度快速上升值结构进行了同期和非同期比较其比较结果见表 。表 的比较结果显示从非同期比较值来看南京 年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日本 年的结构高度相似 年时南京的产业结构与日本 年的水平较为接近到 年时相当于日本 年的高度到 年时已接近日本 世纪 年代的水平。从同期比较值来看南京与日本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偏离度 一 呈现出先接近后疏远然后又接近的发展过程 年时南京与日本同期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仅为 但到 年时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偏离度扩大到 年进一步扩大到 进入 世纪 年代以后南京与日本同期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偏离度逐渐缩小 年减少到 年时这种差距进一步缩小到 。这种发展过程说明南京的产业发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与先进国家的产值结构比例逐渐接近差距越来越小。 、 一 一、 。 一一一 。 。 嘲 我们将南京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同日本的产万方数据 南京社会科学 年第 期表 南京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较非同期比较日本 年 本 年日本 年日本 年年代南京 年南京 年南京 年南京 年比较 同期比较日本 年日本 年 本 年日本 年日本 年日本 年年代南京 年南京 年南京 年南京 年南京 年南京 年比较 资料来源日本产业结构参见薛敬孝等日本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趋势 。南京产业结构根据《南京统计年鉴》 历年 及《南京 年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从表中的比较结果上看南京目前的产业结构高度大体相当于日本 世纪 年代的水平此时的日本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而且从 年算起南京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演进只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 年 就达到了日本七十多年 年 才达到的结构高度也就是说南京产业结构高度的提升速度要快于日本。尤其是 年以后从产业偏离度 迅速减少到 表明了南京的产业结构高度的迅速提升。三、南京产业中的结构性矛盾 高中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较弱我国学者郭克莎等人根据国际上尤其是经济合作组织 有关高、中、低技术产业的划分口径结合我国工业统计的具体情况将制造业分为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等几种类型并将高技术密集度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称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此以这一划分为基础对南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情况见表 所示 。从比较结果看南京的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虽然资本的投入较多劳动生产率也较高但资本的产出率和利润率均较低而且其中不同产业的分化情况较严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情况要好于其他几个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资本产业率和利润率均较高在南京整体产业发展中仍具有较强优势。由此可见南京的中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一些低技术密集度的产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在南京的制造业中仍具有较强实力。南京制造业中产业的技术结构仍主要以中低技术密集度的产业为主距离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还有一定差距。 轻重工业发展存在结构上的不平衡南京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存在着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轻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低而重工业的比重则明显较高。 年南京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重工业高达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中南京的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上升至 年已经高达 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减少到 轻重工业之间的发展已严重失衡不过近几年已基本趋于稳定状态重工业比重甚至略有下降。如果同其他城市进行比较也可以发现南京的轻重工业差距在同类城市中也是较高的。这里对南京、广州、杭州和武汉四座城市 年的轻、重工业比重进行了分析。从各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2017年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6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610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之民间文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2017年浙江大学化工学院833传热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819量子力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科研机构847企业管理学考研仿线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44新闻传播基础[专业硕士]之传播学教程考研题库
2017年兰州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题库
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82自动控制理论考研题库
2017年福州大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宏观部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