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工程学院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回答以我个人的回忆录为基础进行展开,(Totally 真实)
如果这所大学在你的考虑范围,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这所学校。
如果你的成绩没有办法支撑你的目标学校,无奈来到南工程,或者因为家长所认为的国网就业优势,被迫选择南工程。我觉得,不用难过,也没必要和网络喷子找共鸣,南京工程学院这所大学能对得起你的分数。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毕业生,那不妨跟着我再回忆一遍这里的点点滴滴。
我是一名18级电力工程学院学生,当初参加江苏高考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后来经朋友推荐,选择了这里。当初报名的时候,裸分其实不够电气专业的,但是学校有选修科目的优惠政策(当时靠选修A+A加了9分),因此我有幸能够来到这里。
在我们院里,大部分同学都是因为父母或者亲戚朋友的推荐,选择报考南工程的电气专业,各个省份的同学都有,因为南工程在电网(国网 or 南网)的认可度还算可以。(如果你是外省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就职去处的录用偏好)
在其他例如自动化,材料工程等学院,我也了解了很多学生选择南工程的其他理由。南工程在18年对省内已经全面一本招生,一些同学想抓住这个机会,于是选择了这里。还有一些同学本来希望进入电气专业,但是在预估分数的时候,没有想到电院的分会比校线高出那么多,因此被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也有不少同学为了南京这座城市,选择了这里。当然,还有多同学,从高中就把目标定到南工程,因为南工程有很多潜在价值。
18年暑假,高考完毕,我和几个朋友跑来南京玩。抱着对高校的憧憬,提前进入了这所学校。当时*一印象就是,大!!雀食大,我和朋友们搞了辆共享单车,在学校里面跟着导航骑了好久。路边的景色没有重复,旁边的建筑物也各具特色。
整个学校占地188万平方米,主干道路呈环形分布,算上一号门的距离,单条主干道长达4公里。在江宁大学城内,南工程大小仅次于东南九龙湖校区排第二,和仙林大学城面积*大的南大仙林校区基本相当。学校背靠方山,内有天印湖。除此以外,令我惊喜的是,学校里竟然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如果幸运的话,是可以看到野生白鹭的。
因为学校的主干道很长,所以每年都会有一次8公里的迷你马拉松在校内举办。只需在校内跑上两圈,就可以获得精美完赛奖牌一份。
南工程生态这么好,很多人会觉得地处偏僻,其实并不是。南工程半径10分钟路程内有文鼎和义务两座广场以及一个地铁站附近的商场。我大学期间经常会来这些地方吃些烤猪蹄炸鸡柳,喝点小酒,唱唱k,看看电影。除此以外,地铁口的位置也是非常近,去江宁万达和百家湖非常方便,周末和同学搞个自助餐就很舒服。因为地处大学城,我经常去其他学校找同学玩,已经把南广金科晓庄南医大逛了个遍。
周末去百家湖吃个自助餐,逛逛商场,做个摩天轮,感受一下人间烟火。
偶尔也可以乘地铁去浦口或者仙林大学城找同学play。
大一的时候,学校给新生准备了大礼———早操和晚自习。。。早操每天早上需要7:00集合完毕。因为喜欢睡懒觉,所以每次早操都是6:50才起床,然后飞速跑到北区操场。想想当时确实挺狼狈的,我们北三宿舍还好,有些同学住的离操场远就比较惨,需要更早起床才能赶上。晚上18:30开始晚自习,一直持续到21:00。我们当时的晚自习位于经管楼,离宿舍比较远。
大一的早操和晚自习是南工程经常被人吐槽的原因,不过其实南京的很多高校也有这种习俗,所以没必要太过激进。晚自习原则上是不准玩手机的,不过用来写写作业,背背英语四六级内容,和同桌玩玩五子棋也是很不错的。
学校部门这一块,分为院级部门与校级部门。他们会在新生入学军训后开始招新,先是院级部门,再是校级部门。
院级部门以各学院为对象,拥有学习部,生活部,宿管部,科技部,实践部等等,这些部门拥有不同的职务,直接与各院的老师对接。类似评比文明宿舍,举办院级竞赛,统计学生奖证,核对学分,都由这些部门以及对应的老师管理,事情相对较多。
校级部门以整个学校为对象,隶属于校学生会,校团委以及社联。这三个组织下细分了许多部门,各部门工作主要面向校级的活动,比如十佳歌手,社联巡演,挑战杯大赛,车模秀,各大晚会典礼等等。校级部门事情相对较少,活动趣味性强,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学院。
部门招新需要面试,对于不同的部门,一定要提前了解到位,通常利用对应的部门公众号就能知道各部门的职能。
我在大一上学期并不知道有实验室这个东西。后来,在一次部门聚会上,一位学长喝地伶仃大醉,它呕心沥血的告诉我们,要加一个实验室,这样好处很多。于是,在大一下学期,通过一位负责人的帮助,我中途加入了学校的某空字头实验室。
对于大一新生,我非常推荐你进入一个实验室。实验室的招新比较隐秘,通常不会在学院的群里发布,都是以海报等形式进行招募,所以新生一定要和学长积极打听。实验室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六号楼,军训结束后可以多来这边转转。
实验室招新需要面试,面试实验室的时候一定要多准备一点技能(零基础准备也没关系),比如略懂c语言,略懂cad,略懂焊接技术pcb等等。如果是工业中心的学生,通常在高中就熟练掌握焊接技术、钳工技术或者制图技术,实验室会很喜欢。
如果加入了某个实验室,就不需要再参加大一的晚自习了,每天晚上去实验室学习就可以了。不同的实验室要求不同,我当初加入的实验室要求比较松,晚上注意是打个卡然后做会儿作业。
当然了,加入实验室主要还是想找一些事情干,比如做一些硬件上的比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电赛,TI杯,节能减排大赛,工训大赛,这些比赛,虽然面向全校,但是如果加入实验室是可以报销报名费,并且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使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场地,完事了自费的器具还能进行报销。
实验室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创新学院(6号楼),此外各个学院院办内部也会有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大一国庆前后,会迎来百团大战。那个时候全校的社团会招募新鲜血液,种类繁杂。
我当初因为比较喜欢视频剪辑,加入了Video Giant光影社。大二的时候因为想着要搞数学建模,加入了数学建模社。社团内部不定时会有一些活动,有些社团会给到一些福利。比如我所在的数学建模社,帮我报销了一次五一数学建模大赛的报名费,光影社给我提供了一次线下免费观影的机会。
加入社团只需交30米就行,不需要面试。
在大一下学期,为了找点儿事情做,我还参加了一个见习活动(就是去江宁科技创新园里的公司当免费牛马)。当然了,这个活动任何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大二大三的学生比较多,我参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所谓的拓展视野。当时把简历投给了一家无人机企业的机械设计岗位,得到允许后,每周三下午就可以直接过去见习。
我的岗位内容是用solidworks做三维模型,然后3d打印出来作为无人机的配件。在b站上学了三天软件后直接上岗,不过半个月内只被要求做了一个零件,在工位上还是以磨时间为主。他们公司有一个南航毕业的正式员工,我和他经常聊天,我们两个都是摆子。
大一下学期,我参加了三场比赛,除了上文提到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不是环保知识竞赛),还参加过一次五一数学建模比赛,一次省级高等数学竞赛。
数学建模比赛需要一个三人的团队,完成组委会的题目,*后以论文的形式作为作品提交。大一那会儿*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当时完全没有准备,凑了三个大一高数尚可的同学报了名,*后以炮灰的结果草草了事,得了一个安慰奖。
因为高数成绩还行,大一下学期,我在学校的竞赛网站上报了高等数学校赛(记得当时全校有接近两千人报名)。那次校赛,我的成绩排在了一百多名,拿了一个三等奖,这使我有机会参加江苏省高数竞赛。那一年的省高数竞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比赛当天,校车把我们送到比赛场地,待车停稳,选手们便直奔考场,没有驻足欣赏这所学校。省赛拿了二等奖,还是挺开心的。
学校提供了转专业考试。如果想参加转专业考试,大一智育成绩要到班级前40%(具体看当年要求),工科要格外重视高数和大学物理。我们班总共有6个转专业来的人,电院总共有一百多个名额,转专业资源是很丰富的。
其实很多学生,来到南工程后,要么充斥着愤愤不平,要么完全是躺平的心理。但是,我想说的是,学校提供了一个平台,很多伸手就能得到的资源一定要珍惜,这些机会都要靠自己把握。抓住这些机会,可以让大学生活过的非常精彩,也能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对了,大一期末考试我考的都不错,主要是因为考试的套路比较固定,考试经验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期末考试高分经验。
时间一晃,学校即将迎来新的一批学子。作为大二的学生可以考虑担任新生班导,帮助新生愉快的度过大一生活。新生班导的报名在大一至大二的暑假初进行,届时群里会有征集的消息,填表报名,参加面试即可。
作为新生班导,开学那会儿是非常忙碌的,要收集新生材料,带领参加破冰活动、讲座、军训、晚自习、班委选举等活动。不过好处就是,你可以认识一群可爱的学弟学妹,在未来的三年里,多一群朋友。当然,学校还会发50米的补贴,可以吃一顿肯基基。
如果你在大一已经是校级或院级部门的一名干事,到了大二还想继续留在部门的话,可以晋升副部级成员或者一级干事。
部门的留任工作虽说是在大二初展开,但其实从大一开始,各部门领导层的学长就会观察成员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拥有留任的资格。在暑假前后,部长会收集干事们的留任意愿,并且根据自己的印象进行筛选,初步确定副部级的构成,并在大二上学期,完成部门新的一轮招新任务后,进行留任面试,*终确定新的副部级与一级干事。
所以如果想要留任,一定要和学长们打好关系,并且在各种部门活动中尽职尽责。
到了大二,不想荒废大学四年,不想在实验室里没啥作为,就想着找一些竞赛打打。恰巧,同在实验室的一哥们给我推荐了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这是一个算法类编程竞赛,就是利用计算机编程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比赛内容,感觉还不错,于是当即交了三伯的报名费。钱不能白交,在大二上学期期末,我开始每天学习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刷算法题。
寒假那会儿,疫情扩散开来,蓝桥杯比赛时间延期到大三上学期,我的时间变得更为充裕,因此,在准备计算机算法的同时,我又花了一部分时间来了解机器学习。寒假过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有能力解决数学建模的一些问题,于是打算重新参加各大数学建模比赛。
大二四月份,计算机设计大赛的通知转到了班级群里。学有余力的我立刻拉了舍友和一个大一的朋友报了名。设计大赛的比赛项目很广,那时候刚刚学会一点数据处理的手段,于是便做了一个地价评估系统交差。校级竞赛的情况还不错,但是到了省赛竞赛便拉垮了。
到了五月份,又是一年一度的五一数学建模,这一次,我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顺利完成了比赛,拿了省二。虽然没有拿到省一,但是亲自撰写程序并且获得成就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五一数学建模后,又陆陆续续的参加了中青杯,华数杯,起航杯等等野鸡建模大赛,结果都还可以。到了大三上学期又参加了亚太数学建模和高教杯数学建模,大三寒假参加了美赛,结果都还不错。
大二下学期,虽然事情已经挺多了,但感觉自己还有余力搞点别的东西。那会儿通知群里发了科创报名的表格,当时没有在意,等到想参与的时候发现报名截止日期没剩几天了,于是赶紧找了一个有项目的同学把我加了进去。电院的科创报名截止之后,我又有点后悔,不是后悔报了科创,而是后悔只报了一个项目。因为科创时长总共将持续一年之久,后面再想报名的话又要等上一年。所以,我赶紧问了实验室里其他院系的同学,看看他们的科创报名有没有还在进行的。果然,那年自动化学院科创项目的截止日期滞后电院一个星期,因此我又找了几个自动化院的朋友新开了一个项目。
不同学院的科创结题标准不同。比如在电院,以论文为作品的科创项目需要发省级(含省级)以上的期刊,以实物为作品的科创项目需要申请专利。自动化院的结题要求没有那么苛刻。
电院的项目其实我参与的很少,在这里非常感谢团队里大伙们的包容,在我疯狂划水的情况下也没有喷我。
自动化院的项目基本上是我一个人搞,这里说一下我在自动化院的项目。我做的东西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自动化装置,只需要用单片机控制几个传感器和继电器。但是,大二的我除了c语言部分可以应付应付,对硬件部分基本上零基础。所以整个项目过程中几乎是断裂的,一度想放弃。后来大概在大三的暑假里,我把整个项目的框架大改特改,能简化的*不复杂,*后搞出来了一个能用的垃圾。。。幸运的是*后项目在院里顺利结题了,一些器材的费用*终也报销了。
大二的时候,我参加的志愿者活动大大小小加起来时长有几十小时。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义务维修,挑战杯,社区小学生,以及校庆典礼的服务。
体育馆内某晚会典礼组织落座的志愿者
的氛围里,想要取得一些成绩,也不负待在实验室的时光。
大三开学,我直接溜进实验室,继续练习算法题目,当时买了很多参考书,也看了很多课程。蓝桥杯初赛终于到来,那天早上,我的心情很平静,没有负担的奔赴考场。考试地点在学校图书馆南侧四楼的机房,那里的设备很新,我比赛的手感很好。
当时准备篮桥杯的位置,现在已经成为下一届实验室负责人的工位
过了一个月,成绩出了,顺利拿到了省一。之后参加决赛,由于疫情影响没法前往北京参与,便安排在南京一所职校进行,*终拿了国二。这个奖项对我不管是综测还是奖学金评定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比赛里我也收获了很多乐趣。
除此以外,凭借一些经验以及队友的配合,在数学建模方面也获得了包括美赛一等奖的一些奖项。
电院参加算法类竞赛的人极少,而且这类竞赛对本专业帮助也不大。所以我个人比较推荐非计算机院及非信通院的同学可以参加数学建模类竞赛以及例如高等数学竞赛这样的学科类竞赛。
大三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选择考国网直接就业,但是我并不是很想那么早上班,就打算好好
大三下学期初,我在实验室尚且还有一个位置,便先在实验室复习考研。当时买了一本六百六十题做了一个星期,感觉没啥收获。开学一个星期之后,实验室的人越来越多,我便去图书馆开始自习。
南工程的图书馆颜值还是非常在线的,图书馆内部分为五楼,每层楼都有可以自习的位置(五楼自习空间较为独立,每经常爆满)。馆内藏书极其丰富,我想找的书利用小程序检索后基本都能找到。除此以外,图书馆每层楼都提供热水,在里面待上一整天完全没有问题。
大三上学期,图书馆内有专门的考研自习室,每一个座位都是带隔板独立的,但是因为位置有限,需要抽签,我自然是没有抽中。不过图书馆内的其他自习区域也是相当不错,我选择呆在302社科图书借阅室1室,这里空间挺大,没那么压抑,而且白天光线不错,非常适合备考。
302社科图书借阅室1室的*内侧,采光很好,很安静
大三下学期,我的考研准备其实只是刚刚起步。到了大四上学期才体会到线. 大四上学期
大四开学,已经是9月22日。来到学校,收拾好东西和心情,开始全心投入考研。
9月23日,为了把暑假摆烂的那一个月补回来,我五点多就起了床。洗漱完毕,来到楼下,阿姨还没有起床,宿舍楼的大门还是被锁上的状态。为了不浪费时间,便在门口看起了英语政治。
9月的5点多天还没亮,坐在阿姨的位置上学习(图中天已经亮了,原因是拍摄时间为6月份的5:45)
6:15的南工程异常的安静,庆幸的是小吃街的早餐店已经开门,买了俩菜包和一杯豆浆(现在那家店已经搬走了)。
吃完饭后,回到图书馆午休,下午13:15继续搞学习,17:40吃完晚饭后,继续在图书馆呆到21:45闭馆。
到了宿舍,洗过澡休息片刻之后大约22:50左右来到宿舍楼二楼自习室。二楼的自习室是在大四的时候由原先的乒乓球室改造的,有空调,并且没人限定关门时间,所以可以学到很晚,经常深夜两点都能看到依旧坚守的人。
宿舍楼内的开水间,晚上泡面常来这里打开水,考前也在这背过书。
中间有一个大屏幕,大四上学期经常播王者荣耀联赛
右边的石锅拌饭非常好吃,烤盘饭很不错,炙亭的披萨以及芝士焗饭偶尔吃吃非常快乐
东区一食堂2楼西侧,换个角度看看大厅,环境很好
东区一食堂2楼西侧,另外一侧的布局可以容纳很多人,靠窗的卡座常常是情侣选择的地方
在文理楼学习的那会儿,常来东区一食堂。
东二一食堂1楼的装修非常nice,我在这边查的考研分数,这是一个幸运的地方
北区一食堂3楼,装修非常漂亮,靠窗侧的包间可以容纳六七人,中午在这里小聚完全没有问题
北区一食堂3楼的大屏幕在2021年直播过edg的决赛,观感很棒,除此以外还可以用来唱k。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