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成南京新兴产业发展主引擎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自己青春飞扬的故事,而作为一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印象*深刻的就是20岁时,和《十万个为什么》结缘的故事。日前,叶永烈来宁作科普讲座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分享了这段50多年前的故事。
11岁时发表*一篇作品,19岁时写出*一本书,20岁时成为*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年轻、也是写得*多的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和他的文笔一样,叶永烈的对话也是轻松活泼,通俗有趣,全都是故事。
“上小学时,我的*一张成绩报告单,语文和作文考试都是40分。我没有气馁,五年级时写了一首诗塞进一家报纸的投稿箱。结果居然见报了,这个豆腐干大的文章引发了我浓厚的写作兴趣。”叶永烈说,考上北京大学化学专业后,他对写作的热情依然高涨,向北京市科协办的科学小报投稿,还编了一本化学小品《碳的故事》,投稿给少年儿童出版社。该社做些修改后刊用了,这是他出版的*一本书。
就因为这本书的文笔活泼,叶永烈被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编写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上了,写了300多个“为什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一版写得*多的一个作者。(下转A8版)
之后,叶永烈顺理成章的参与了“十万”的历次改版,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的成长。叶永烈还透露,50多年前,他******向岳父母提亲,*一份礼物就是*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去年和今年,我来了南京很多次,做讲座、签名售书。今年南京青奥会的氛围更浓了,一来就看到大街上有吉祥物砳砳的图案。”叶永烈说,青奥会是个很好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跟写作一样,体育运动和文化活动关键要有兴趣。现在的青少年,父母都是一股脑地灌,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小提琴、钢琴、架子鼓,巴不得样样都学。因为学的太多太杂,结果反而扼杀了兴趣。希望南京能借青奥会这个平台,让更多青少年在运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就一直坚持下去,“我像我的科普写作一样,已经坚持了半个世纪,我想,会继续坚持一辈子。”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