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南部新城共筑总部经济”——南京总部经济政策解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聚力南部新城,共筑总部经济”——南京总部经济政策解读
2021年6月24日,安永于上海雅居乐万豪酒店成功举办了“南京市总部经济政策宣讲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南京市发改委、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市南部新城管委会的有关领导作为嘉宾莅临演讲,同时也邀请到了众多企业家朋友到场,大家共同探讨与展望在南京市总部经济政策的优越环境下,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政府与区域经济咨询合伙人周亮主持了本次活动。南京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花力、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金超、南京市南部新城管委会副主任葛敏,以及未来医生集团、国药康养实业有限公司、穿越千机集团、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骊住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旗下企业)等50余家企业代表出席了活动。
活动重点介绍南京总部经济政策,秦淮区营商环境及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发展趋势,南部新城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和重点招商项目。期间,未来医生集团副总裁唐泊尘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作出展望,认为未来的医疗将形成连锁网络,通过管理平台连接医、药、设备资源,在线提供综合性服务;此外,嘉宾们与总部企业代表围绕“总部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分享发展新机遇,共同展望合作新愿景。
根据南京市发改委介绍,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底蕴丰富、人才储备雄厚、高新技术企业优质、创新政策全面、营商环境完善,已逐渐发展成为创新投资新高地。去年,南京市GDP逆势增长4.6%;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南京将力争实现一系列的突破:总人口突破1千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美元,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4%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左右。[1]
今年起,南京将实施《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全市近三年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行动指南。到2023年,全市新增总部企业150家以上,新建高端商务楼宇80幢以上,江北、河西、南部新城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集聚效应明显提升,形成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而作为2020年GDP增速在南京市所有城区排名*一的秦淮区,在经济发展上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优良的产业生态,巩固提升现代金融、商务商贸、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这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谋划布局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大健康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二是建设*流的产业载体,新增1万多平方米的稀缺科创载体,推进低效楼宇(园区)改造提升行动;三是优质的企业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新区实现“企业开办不出园区”,研究制定“秦淮人才卡”,集成提供“一卡通”服务。
另一方面,南部新城作为长三角中央活力区、都市圈超总集聚区、现代化主城新中心,具备六大特色,构建“以商务商贸为核心,文化健康为特色”的“1+2”产业体系,按照“超级精致、产业主导、近远结合”的原则,打造超级总部基地,成为了文化总部企业进驻南京的首选地、全国范围内文化企业的集聚地、较强影响力的长三角文化企业总部基地。
《行动计划》将总部企业分为综合型、区域型和功能型三种类型,在认定标准方面突出“新增”“高端”“规模”。首先,在时间上突出“新增”,总部企业应于2021年1月1日以后落户南京或实现能级提升;其次,在能级上突出“高端”,母公司须为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大型央企、中国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等优质企业;另外,在体量上突出“规模”,对跨国公司的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分别设定不低于2亿美元和1亿美元的资产总额标准,对行业领军企业设定行业排名前10且资产总额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标准。
被认定的市级总部企业可享受如下奖励和扶持:
认定奖励——对总部企业按照在宁实收资本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参照上一轮政策,新认定的综合型总部企业可享受*高1亿元人民币认定奖励。
办公用房补助——总部企业在南京新购、自建以及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可享受一定补助。
经营贡献奖励——总部企业对南京的经济贡献达到一定标准,可按增量的一半享受奖励扶持。
研发总部奖励——研发类功能型总部企业按照市委2021年1号文(《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规定给予奖励(连续三年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经济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奖励)。
建设用地支持——直接引进型总部企业申请独立或联合建设总部大楼,优先安排用地计划。
人才激励——积极回应总部企业人才的关切,通过个人经济贡献奖、人才安居政策和户籍、医保、子女就学、出入境等方面的便利化措施,对总部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其他支持——对总部企业并购回迁给予奖励支持,对总部楼宇按经济贡献情况给予*高1000万元人民币资金奖励。
下一步,南京总部经济发展将着重突出三个“围绕”:一是围绕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凤计划和裂变计划,坚持引培并举,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企业总部,提升产业地标高度和影响力;二是围绕创新名城建设,加大研发类总部招引力度,大力吸引优质企业将研发、创新功能布局南京,打造研发总部之都,全力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功能优势,积极拓展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空间。
注:[1] 数据来源:南京市发改委推介稿-南京市总部经济政策宣讲会(全)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