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遗珠-南京工业遗存展”昨开展 将持续到9月10日
新华报业网讯 金陵机器制造局、浦镇机厂、南京无线电厂……这些似乎已随着其斑驳的墙面走进历史深处的名字,昨日上午十点又重新出现在“金陵遗珠——南京工业遗存展”上。此次展览作为南京名城会“城市记忆日”的主题活动之一,通过两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中南京兴办的十几个门类的近代工业和工业遗存。据悉,该展览将持续到9月10日。 扬子晚报记者朱威
昨天上午,记者早早地来到位于中央路302号的南京中央科技文化园介墨艺术馆,“南京工业遗存展”的展厅就设置在这里。红砖墙、迂回曲折的管道、老式门窗……介墨艺术馆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据南京市档案馆征集利用处的刘峰处长介绍,中央科技文化园的前身是油泵油嘴厂,本身就属于工业遗产。
进入展厅,26项南京工业遗存的介绍及图片便呈现在了参观者面前。这26项工业遗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南京长江大桥等仍在使用的工业遗产,也包括下关车站(南京西站)等已经停止运营的工业遗产。既有冠生园食品厂、卫岗奶牛场、有恒面粉厂等食品厂,又有白敬宇眼药厂、南京同仁堂制药厂等药品厂。“南京是中国*早的商埠城市之一,也是民国时期的首都。在中国近150年的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南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工业遗产。”刘处长说,“它们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处长还向记者透露,“很多工业遗产都属于我国*早、*大、*著名的,有的还是仅有的工业遗产。比如李鸿章主持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浦镇机厂、范旭东创建的号称‘远东*一大厂’的永利铔厂、侯德榜参与主持的制碱厂、氮肥厂等等。”
记者注意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先生在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展牌面前长久驻足。“金陵机器制造局,就是城南的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是1865年李鸿章主持的。有140多年的历史。这个地方现在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但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都离不开它,它是中国军事强国梦的开始!”说起金陵制造局,老先生有些激动。
展厅内*吸引人注意的就是记录南京工业遗存面貌的历史照片。刘处长说,此次展出的照片有270多张,其中老照片就有211张。“南京无线电厂和自来水厂的照片都是*一次公布,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刘处长说,“除了从厂家拿过来,一些珍贵老照片主要从收藏家手中收集过来。”
在*一次公布的照片中,记者看到了珍贵的无线电厂女工的工作场景和水厂提供的清凉山高位水库的外景。刘处长向记者介绍,南京无线电厂曾孕育过“熊猫”这个南京人有独特感情的品牌。“你看那时候无线电厂的女工还穿着旗袍上班,时间大约是民国初期。”刘处长说。
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了金陵机器制造局成排的老厂房,看到南京同仁堂线装的账册、看到南京手表厂刻有“zhongshan”字样的手表,看到首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场景,看到围成圆形的上世纪50年代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
在展厅里,除了展示近代历史中南京工业遗产的“遗存篇”,还有一部分内容名为“发展篇”,展示了岁月流转中,工业遗产的十处“新发展”:南京手表厂老厂房悄然变成了白墙灰瓦的明清风格建筑,而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就设在其中;油泵油嘴厂变成中央科技文化园;1865年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变身为“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南京西站将改建成铁道博物馆……刘峰处长向记者解释:“老厂房的发展和保护有不同的模式,有整体搬迁的,也有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南京市档案局局长束建民说:“举办这次展览,为的是进一步留住我们对南京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忆,增强市民对南京历史文化的认同、保护和发展意识。”
工业遗产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工业遗产价值的核心,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价值。在内容方面,狭义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作坊、车间、仓库、码头、管理办公用房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器具、机械、设备等可移动文物;契约合同、商号商标、产品样品、招牌字号等记录档案。
广义的工业遗产还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与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