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平米房子被隔成六七间出租 江宁安置房小区变成群租房小区
江宁区天景山小区有居民向扬子晚报96096新闻热线反映称,我们小区是一个拆迁安置房小区,自从建成之后,小区内就有很多民宅被改成了群租房,有的10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能被隔成六七个房间出租。
江宁区天景山小区有居民向扬子晚报96096新闻热线反映称,我们小区是一个拆迁安置房小区,自从建成之后,小区内就有很多民宅被改成了群租房,有的10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能被隔成六七个房间出租。由于房租便宜,群租房受到不少城市“蚁族”甚至大学生的青睐。扬子晚报记者在对群租房的调查中发现,不光是在拆迁安置房小区存在群租房,在一些高档小区也有群租房的出现,而目前南京没有配套出台出租房管理的相关细则,也没有相关部门专门监管整顿群租房。
在南京地铁一号线龙眠大道站附近,每天都会有十几号人坐在地铁出口处,手上举着各式各样的“租房”的小牌子招揽生意,这些租房的“中介”大都来自附近天景山小区。扬子晚报记者日前以求租者的名义前往租房,见记者询问,一名自称是这一带*大的租房中介的中年女子立即上来搭话。“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记者谎称是附近的大学生,没什么钱。还没等记者说完,对方就表示,租她房子的大学生太多了,特别是情侣还有一些复习考研的,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她都有。“400元、600元、700元都有,走吧,带你去看看,想要什么样的都可以。”
问清楚要求后,这名女子让一名自称是房东的中年男子带记者去看房。随后男子将记者带到了距离地铁站不远的天景山小区欣荣苑的一间居民房内,记者发现这套住房明显是经过改装的,进门就是一条狭窄的通道,两边分隔着数个单间。男子表示,这套房子原本是3室一厅,客厅隔了一间,储藏间里隔了个小间,这一个个的小间都是他隔出来的。整个一套大约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被隔成了6个小间。“我们不隔不行哎,房东给我们的房租太贵了。不隔不能便宜租出去哎。”男子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房子并不是自己的,自己是二房东,整套租下来之后再分隔出租给其他人的。“整套租*起码上千块,很多人承担不起哎,干脆隔成小间,一个月就几百块,环境是差了点,但是也不算太贵哎,”出租房屋的男子表示,群租房在天景山很普遍,租住群租房的大多是大学生和刚工作的年轻人,图的就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
出租群租房的男子表示,他的房子*大的卖点一是便宜,二是地段好,天景山小区紧靠着地铁,附近又有不少学校,所以这里的群租房十分抢手。据了解,由于天景山小区是拆迁安置房,不少拆迁户分到了多套房子,出租房子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天景山小区的居民也向记者表示,不少人家手上都有四五套房子,住只要一套,多下来的肯定要出租来增加收入。出租群租房的男子介绍,他们这群人里,有人负责找房子,有人负责分隔装修,有人负责收购二手电器家具,还有人专门在地铁口招揽生意,几年下来,也挣了不少钱。
在一间已经出租出去的小单间里,扬子晚报记者碰巧见到了一对学生模样的情侣住在里面,虽然房间小,但是桌子、床、电视、厨具等基本家具一件也不少,有的房间甚至还有空调和冰箱。租房子的情侣表示,他们收入比较低,租这里的房子一个月只有400元,他们能接受。随后,出租房屋的男子又带记者参观了他手上的一个豪华套间。这个套间位于负一层,只有30多平方米,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独立的厨房,一天租金80元。扬子晚报记者发现,一套正常的房屋经过改造后的房间,虽然屋内各种家具齐全,但是隔间的墙壁都是用简易的纤维板制作,走道内的电线网线私拉乱接,像蜘蛛网一样延伸到各个房间,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来说存在很大的隐患。
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租住群租房的租客只要付了钱,根本无需向房东提供身份证等证明,也不需要到辖区派出所登记备案。
12月5日下午,天景山小区的属地警方在接到了群众的举报后,也对天景山小区内的几处群租房进行了检查,责令真正的房东拆除私建的板房,切断私自乱接的电线,并对租客身份进行了登记。不过,警方也表示,公安部门只能接到一起举报查处一起,无法从根本上对群租房进行长效监管。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当警车开来时,地铁口的租房黑中介们一哄而散,可是当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地铁口时,原本在那里招揽生意的那伙人依然在原地举着牌子招揽生意。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天景山小区这样的拆迁安置房出现了群租房现象外,在南京其他地方,群租房的现象也屡见不鲜。10月13日南京集庆门)大街一处小区出现了业主拉横幅抗议群租房的事情,位于南京城东紫金山脚下的钟鼎山庄也出现了群租房的现象,受其他业主抗议,钟鼎山庄的物业部门也出台了小区房屋租赁管理办法,除要求房主和房客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到租赁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外,租赁双方还必须持主管部门的《房屋租赁登记证明》,到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书,并登记备案。
尽管住建部出台了《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要求从2011年2月1日起,明令禁止将房屋分拆、隔断“化整为零”的群租行为。不过,“群租”是高房价背景下的产物,目前来说禁止群租,并不现实。而且上述规定显然缺少约束力,各地至今也没有配套出台出租房管理的相关细则,更没有相关部门专门监管整顿群租房。有法律专家建议可以借助原有法规体系中的“相邻权”来解决群租矛盾,邻居可要求出租方排除妨碍,情节严重的,还可提出诉讼。又或者由物业公司在物业自治条例增加群租管理规约,一旦违反,须承担违约责任,交纳一定的违约金等等。除此以外,也有专家建议在公租房等位置偏远且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可将一些主城老旧厂房、写字楼、烂尾楼等收回,改造成廉租房出租。扬子晚报记者裴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