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中科院与江苏打造南京麒麟科技城创新高地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13

  在22日开幕的“2020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举行《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推动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南京区域创新高地合作协议》云签约仪式。

  自1996年江苏省与中科院签署首轮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一批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江苏,有力支撑了江苏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为江苏各地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401亿元,实现利税182亿元,连续十四年位列各省头部、约占中科院全院为地方新增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悉,院省市三方以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新园区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以下简称国科大南京学院)集中建设为契机,深化科教融合,加快集聚中科院科技创新资源。

  根据协议,未来院省双方将聚焦信息与人工智能、生命与生物安全、能源与环境等重点学科领域,汇聚中科院创新资源,共同推进“信息高铁试验设施”“空间天文探测与运控实验设施”等大科学设施预研建设,共同支持空间天文、水土环境、生物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研究中心与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同时,高水平建设国科大南京学院,共同支持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江苏中心建设。积极支持国科控股在南京麒麟科技城建设中科系企业总部基地,推动落实一批中科院重大产业化项目。

  目前,在即将于2020年年底建成交付使用的南京分院麒麟新园区,集中了中科院在南京整建制的地质古生物所、土壤所、地湖所、天光所等“一院四所”。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也与南京市签约共建国科大南京学院,成为中科院在宁各类研究机构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的核心载体。

  以此为集聚核,2018年以来,在南京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中科院相关科研机构也先后在麒麟科技城落地,建设了7家研究院,集聚各类高端人才近500人。

  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超过煤电装机

  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超过煤电装机

  财政部: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

  财政部: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

  中国选手邓雅文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冠军

  中国选手邓雅文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冠军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4%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4%

  封面新闻丨巴黎奥运会倒计时!赛内赛外,这些精彩不容错过→

  封面新闻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近二十项新技术将集中发布

  封面新闻丨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这个海上奇迹有多强?

  封面新闻丨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担当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使命

  再现“水花消失术”,陈芋汐、全红婵夺冠!

  科学新发现丨中国东南部首次发现深吻型暴龙类恐龙新属种

  我是科研助理丨蔡心怡:为锂污染风险检测尽绵薄之力

  高燃时刻!24秒回顾孙颖莎/王楚钦乒乓球混双夺冠之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178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滁州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江浦路 4000平单层厂房出租 带行车

南京-滁州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江浦路 4000平单层厂房出租 带行车

南京-滁州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江浦路 4000平单层厂房出租 带行车 地址 汊河经济开发区江浦路 租金 12元/(平方米·月) 可出租面积 4000㎡ 结构形式 钢结构  高度 10米 东西跨度:9跨,每跨8米 南北跨度:3跨,每跨18米 消防等级 戊类,合规 道路宽度 12米  行车:2跨*,每跨10吨 地面承重 3吨 电力荷载 250K...

揭秘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

揭秘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重视日益增强,碳中和的目标已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追求的共识。2020年,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体现了其走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38个国家和地区设定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