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36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1.通过阅读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说明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并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发展前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重点)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占主导地位向以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1)工业化为什么不单纯用工业发展指标来衡量呢?

  (1)概念:指居住在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内涵:①市集中;②域转化;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4.江苏省概况:位于长江、下游,黄海之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1)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水平较高。

  (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3)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6.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

  (3)城市化有待提高,城乡有待进一步完善,

  (2)城市化若滞后于工业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前景010年,城化进程将进入量质并重、 的新阶段

  ②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④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⑤广泛吸纳、盘活城市、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问题磁场

  材料一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南距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88公里,东北距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市135公里。淮安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工业经济已初具规模的城市,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食品、医药、建材八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到2005年末,全市GDP为561.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0.9%。

  材料二淮安市2001~2005年有关数据变化统计表。

  ①据材料判断截止到2005年淮安市的工业化进程状况。

  ②淮安市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1.(1)农业工业(2)农业产值农业就业人数城镇人口

  (1)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所以,单纯用工业的发展来衡量工业化就有些片面了。

  2.(1)城镇地区农业人口(2)①农村人口②农村地域③城市文明

  5.(1)较快(2)中级(3)低于

  6.(1)城市化的内涵(2)环境问题(3)质量统筹发展思路城镇体系结构

  ②影响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的合理集聚,影响了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增加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了城镇劳动就业压力,从而严重影响了现代化 进程 。

  7.(1)稳步提高现代化(2)①调整行政区划②“组团式”③小城镇建设④体制和政策⑤社会资金存量土地

  (3)①2005年淮安市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1.0%;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是40.8%;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7.5%。而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是: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两者对比,淮安市进入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但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②主要问题:劳动力结构不够合理;传统工业为主,高新产业不足;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太强。

  措施: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坚持节能降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初是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但反过来城市化发展又推动了工业化。片面发展某一过程,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1)一般规律:其进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差异

  探究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

  忽视了城市“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根本功能

  原因环境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多,面积扩大

  [图表点拨]图2-5-5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从图可以看出,太湖水氮、磷含量的总趋势是在不断上升,尤其是磷的含量增长更为明显,这除了与太湖周围工业排放污水有关外,还与人们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有关。氮、磷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水质变坏,湖泊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恶化了的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到太湖沿岸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

  3.江苏省的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匹配。同时,积极培育特大城市,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

  探究三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

  从表中所列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云南德宏是因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之外,其他地区都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的。

  (1)城市规模大小并非城市化*重要的标志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等。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市化发展不会导致城乡差别扩大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011·温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和“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是对温州3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

  (1)由材料一可知,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2)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主要体现为()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过程。

  (4)结合上面材料,分析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4)工业化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表现在城市中非农产业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并使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村村像城镇”说明农村工业化导致乡村变为城镇,中心城市迅速发展。第(2)题,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而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第(3)题,材料二图示反映了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表示城市化过程。第(4)题,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加速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加速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及加速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

  本案例以美国密歇根州为例,探讨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在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复苏的措施。

  美国五大湖地区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20世纪前半叶成为美国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地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传统工业区面临技术落后、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紧张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传统行业规模大,就业人数多,多为城市的支柱行业,因此传统工业企业的衰退会直接导致城市衰退,失业率显著增加等问题的产生。密歇根州复苏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行业采取适当的措施不仅能重振经济,也能使城市建设恢复活力。

  密歇根州复苏采取的措施有:①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向企业提供员工培训。②发展生命科学等高科技产业。③用新技术改造汽车工业。这些措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结构多元化,从而降低了对汽车工业的依赖程度;改造汽车工业,既发挥了现有工业基础,又对高科技提出了要求,从而刺激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密歇根州经济得到了复苏。经济的复苏,使人口大量回流,城市的建设速度加快。

  例1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1)~(2)题。

  (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解析第(1)题,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说明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城市化水平仅为42%,明显反映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落后于经济发展,应加快城市化进程。第(2)题,一个地区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后,由于城乡差别较小,其城镇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第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

  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因果,互动并进

  ③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十分密切

  ④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就一定高

  解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也会反作用于工业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也较

  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答案为A。

  考查要点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例2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项选择)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得酸雨频率1998年后大于61%,且波动上升。第(2)题,赤潮形成的原因: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封闭海域;中低纬度海域。第(3)题,由资料可得该地污染源为大气污染、水污染。第(4)题,要从节水减排、治理污染、加强管理等方面说明。

  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

  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2011·苏北四市调研)“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歌曲今天在无锡市民听来却另有一番滋味。2009年5月至6月,太湖暴发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国家环保总局认为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结合“太湖周边地区图”和“太湖湖水氮、磷含量变化图”(如下图),回

  (1)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特点是()

  (2)太湖蓝藻污染的“人祸”主要是()

  A.暖冬使蓝藻生长快,分布面积广

  解析本题组以图文资料为载体,以太湖水污染为例,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第(1)题,根据统计图中的氮、磷含量曲线的变化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太湖水污染严重,尤其是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产生蓝藻污染问题。

  例(2009·福建)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产业

  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没有分工协作,会导致内部竞争,A项不合适。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会使区域环境进一步恶化。当地矿产资源缺乏,D项也不正确。

  1.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三个结构性指标是()

  解析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人口、农业产值应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应该上升。

  江苏省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2~3题。

  2.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解析江苏省南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3.近年来,外商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与珠三角地区相比,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解析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江苏省城市化过程在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判断②为城市人口比重;在三大产业中,*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波动上升,第二产业一直占主导地位,据此可判断①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③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④为*一产业产值比重。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没有超过*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的速度*快,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长速度*快,并于1990年超过*一产业;城市人口比重增幅*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

  “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都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6~8题。

  解析江苏省构建的三个“都市圈”是指南京、苏锡常、徐州。

  7.实施该城市化战略,是针对江苏省城市化存在的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D.小城镇规模缩小,大城市规模相对扩大答案C

  解析江苏省由于缺少特大城市,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建设三大“都市圈”,增强了核心城市的功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

  ①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②不利于跨江发展③促进苏南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④苏北地区发展劣势更加突出⑤使苏中快速崛起

  解析苏锡常与南通、泰州间的联系增强有利于跨江发展,从整体上会提高苏南的发展水平,促进苏中的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

  9.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小城镇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

  A.苏南紧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地迁往苏南地区

  解析苏南地区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南和太湖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等城

  市,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多,乡镇企业发达,但矿产缺乏,苏南乡村城镇发展快的原因是乡镇企业发达。

  10.江苏省工业污染治理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C.有色金属冶炼发达,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D.乡镇企业的发展污染点多,面积大

  解析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由于乡镇企业分散,面积大,污染点多,造成治理难度较大。

  1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解析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一个标志就是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加。而A、C、D项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合理现象,如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合理发展、合理规划,就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2011·连云港模拟)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下面“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2~13题。

  12.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④

  解析由城市化知识可知,中国城市化率大致为30%多,日本城市化率为70%多;中国工业化率在不断

  13.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解析目前,中国工业化水平远低于日本。

  (1)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江苏省从苏南到苏中再到苏北梯度差异比较明显,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多选)()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

  (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

  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3)①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型缺水现象;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弄清江苏省城市化的时间差异,回答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认清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会导致能源的短缺、水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减少等问题,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三废”的大量产生。第(4)题,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应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苏中借助淮河加强区域开发。而苏北地区应加大工业发展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15.(2011·靖江学业水平模拟)读“我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图”,回答问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的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主要动力是。

  (2)列举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过快给耕地、交通、水资源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3)近年来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能源日益紧张,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0~60%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或工业化)

  (2)耕地减少、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或水污染严重)。

  (3)开源: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开发新能源(建立核电站等);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的高

  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人们节能意识等。

  解析第(1)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中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约为40%~60%,其动力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第(2)题,城市化过快,会带来耕地减少、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第(3)题,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对策和措施。

  “温州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和“苏南模式”都不一样,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

  *一,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动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第二,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和“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既没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又不在城市密集、交通发达的江南水乡,远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一的优势是沿海,但又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第三,不贪大求洋,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使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2011·厦门质检)下图示意“江苏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1~2题。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城市化的进程不是依靠工业化推动的

  解析江苏省东临黄海和东海;其南部位于秦淮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附近有我国*大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从图中可看出城市化水平伴随着第二、第三产业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工业化推动了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故D项说法不正确。

  2.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举措有()

  A.立足本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

  B.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北部产业向南部转移

  C.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提高*一产业比重

  D.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一条件,只有D项符合。

  (201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快的是()

  7.南京市建国以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材料三图3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三珠三角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三角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

  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学案:第3部分 第10章 第5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课件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课件

  地理: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第三部分--第十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课件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

  高二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共56页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章第5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试题含解析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3 中图版优质课件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共56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文稿演示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36张文稿演示

  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精华)资料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高中地理 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 中图版必修3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高中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必修_1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演示文稿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探索

  2.5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ppt课件

  中国江苏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探索PPT课件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三部分--第十章--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高考中图版地理-课时规范练34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坚持“一特四化”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省盐津县豆沙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4.18 黔之驴》导学案2

  闻莺园社区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MY1B20-400AL资料下载

  *新2018年中国传统企业移动营销现状调研报告

  清华*级课件:领导科学与艺术(权威精华不可不看)

  地理必修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

  第17讲_圆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我国出土价值25万元以上的南宋建窑矅变盏残器

  【*新2018】人防工程,用书-范文模板 (6页)

  高中期末学生自我评价精选范文五篇合集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化快速发展教学教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复习要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240.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1-8月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

1-8月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

  9月26日上午,南京市举行“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五“更大力度促进发展惠民”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相关部门围绕围绕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实施高校毕业生促就业攻坚行动、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完整社区建设等方面,介绍   据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介绍,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就...

1872花园城喊你来“全名感知创新打卡”

1872花园城喊你来“全名感知创新打卡”

  2021年南京创新周将于6月21日-25日拉开帷幕,为广泛调动全民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普通人更有创新“获得感”,栖霞区迈皋桥街道联合南京招商1872花园城设置“创新周打卡点”,吸引很多市民朋友参与打卡。   南京招商1872花园城位于燕城大道1号,是迈皋桥街道的人气商业综合体,后期将筹备创建“正版正货”示范街区,保护知识产权。商场户外电子大屏播放创新周宣传图,内部一楼打卡...

2014-2018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分析

2014-2018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分析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20.4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105.3亿元。   分产业来看,2018年南京市*好产业增加值为273.4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3%;2018年南京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21.6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83%;2018年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825.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

2020招商引资怎么干

2020招商引资怎么干

  招商引资新思路——质量比总量更重要;落地比签约更重要;链条比单 体更重要;创新比套路更重要;诚信比成果更重要;服务比政策更重要; 这“六个更”,正是解锁今年南京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如何推动招商 引资实现新突破、再突破、大突破?张敬华抛出了三个“不一般”:—— 不一般的工作思路——不一般的推进力度——不一般的落实机制。“不 一般”,首要和关键点在招商思路上。“六个更”,正是南京主动适应 形...

2021南京数字文化生态大会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2021南京数字文化生态大会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6月30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等承办的2021南京数字文化生态大会暨2021CITC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网易南京数字产业基地启动仪式、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和主题分享等活动同步举行。   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恰逢新区成立6周年,江北新区作为江苏省*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国家赋予的“...

2021南京首挂2幅宅地核心区32万、大厂毛坯限19万下月开拍…

2021南京首挂2幅宅地核心区32万、大厂毛坯限19万下月开拍…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1南京首挂2幅宅地,核心区3.2万、大厂毛坯限1.9万,下月开拍…   1月7日,南京土地市场网发布2021年宁新区出第1号土地出让公告,挂出江北新区的2幅纯宅地,其中G01地块位于六合大厂、G02地块位于江北核心区。总用地面积4.26公顷,起拍总价...

2021年南京制造业企业排名2021南京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

2021年南京制造业企业排名2021南京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

  2021南京市制造业百强企业榜单   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圣压力容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

2021年毕业季租赁洞察报告出炉!南京三座大学城公寓租金大揭秘

2021年毕业季租赁洞察报告出炉!南京三座大学城公寓租金大揭秘

  又是一年毕业季,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次创下新高。   2021年5月13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指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将首次突破900万,达到909万,和2020年的874万的毕业生人数相比,同比增加35万。   不过,对于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而言,除了寻找心仪的工作外,租房问题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