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南京耕地3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93万亩今年耕地保护补贴8亿
原标题:划重点!南京耕地3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93万亩,今年耕地保护补贴8亿
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今天,龙虎网报道了南京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以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辉哥说楼市》划重点:
1、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概念,且按照“五美”建设标准,着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南京美丽乡村由一期5个片区1600平方公里,扩展至11个片区3900平方公里(接近南京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涉及24个街镇、188个行政村,53万人,基本实现市域美丽乡村片区规划全覆盖;累计完成了460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规划。
2、打造具有南京特点的田园综合体,推进“示范村+农业园+旅游点”及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江宁区横溪街道溪田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了省市考评,成功入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
3、压实全市342.62万亩耕地保护责任,保证划定的292.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不被触碰,完成了5.0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
4、全市已有江宁黄龙岘等20余个村先后被授予中国*美村镇(乡村)、中国*美田园荣誉称号,4个村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江宁金花村、高淳国际漫城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南京精美的城市名片、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和彰显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品牌。
5、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已经开始实施。配合新法施行,紧扣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加大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多措并举调动全市土地资源要素科学配置。浦口水墨大埝、知青故里,江宁大塘金、六合巴布洛等美丽乡村旅游项目片区已经成为农村二三产融合的典范。
6、历年来,南京共落实备案设施农用地项目300余宗,涉及设施用地总面积1000余亩,辐射服务农业生产区城面积20多万亩,培育出“南梗”大米、六合“桃花岛”、溧水“五莓”、高淳蟹虾等一批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特色水产、健康畜禽等主导产业片区和特色产业镇村。
7、截至目前,全市已预保障生猪稳产保供用地近1600亩,涉及12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生猪产能30余万头。
8、实施耕地保护补贴惠农政策,向承包耕地的农户以每亩300元一年的标准发放财政转移资金补贴。当年发放资金约6.4亿元,直接带动全市农民家庭收増长两个百分点。现已累计发放补贴36多亿元,涉及保护全市近270万亩耕地,惠及50余万户农民。今年的耕地保护补贴工作正在开展,根据各区的补贴发放方案预计发放补贴资金约8亿元。
9、2013年通过补缴保险费用的方式,一次性将全市51.2万名往被征地农民及失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一并解决了征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
10、2019年度,全市共开展的补偿安置项目522个,拨付征地补偿安置资金44亿元,为24874名被征地农民办理进保手续,推进2018年获批项目的批后实施完成率达95.148。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展的征地补偿安置项目共551个,拨付补偿安置资金14亿元,为11461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进保手续。
南京今年预计发放耕地保护补贴8亿元
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为呼吁全社会携手共同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6月23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主题参观活动,走进走进六合区竹镇镇土地综合整治现场,增进社会公众对土地资源国情国策的了解,培育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意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城市总体发展空间布局,积极引领乡村建设,保障乡村资源利益以及群众权益,坚决守好农村和乡村建设的润土,助力乡村建设谋求发展,为农村发展规划出一幅长远的画卷。
坚持“五美”建设标准 打造美丽乡村
在推进美丽乡村单元规划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概念,且按照“五美”建设标准,着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通过美丽乡村规划,南京美丽乡村由一期5个片区1600平方公里,扩展至11个片区3900平方公里(接近南京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涉及24个街镇、188个行政村,53万人,基本实现市域美丽乡村片区规划全覆盖;累计完成了460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挖掘乡村资源优势 打造田园综合体
在推进田园综合体规划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入挖掘乡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特色,打造具有南京特点的田园综合体,推进“示范村+农业园+旅游点”及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江宁区横溪街道溪田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了省市考评,成功入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
“多规合一”推动改革 开展村庄规划试点
在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方面。本轮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完成后,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结合支持六合、高淳高质量发展,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两区选择了4个村开展村庄规划试点,深度剖析传统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以新时代乡材振兴为视角,编制科学实用的新的村庄规划,探索“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进全市村庄规划工作打好基础。
守住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在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按照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总体要求,通过各类乡村规划实施和政策保障手段,不仅压实了全市342.62万亩耕地保护责任,保证了划定的292.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为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保存了宝贵的生态肌底。
目前,全市已有江宁黄龙岘等20余个村先后被授予中国*美村镇(乡村)、中国*美田园荣誉称号,4个村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江宁金花村、高淳国际漫城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南京精美的城市名片、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和彰显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品牌。
紧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推动二三产融合
在落实农业用地保障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不断加速推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已经开始实施,新法的修订和颁布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配合新法施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紧扣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加大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多措并举调动全市土地资源要素科学配置,历年来,在此政策的扶持下,浦口水墨大埝、知青故里,江宁大塘金、六合巴布洛等美丽乡村旅游项目片区已经成为农村二三产融合的典范。2019年,又出台了《关于保障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全市乡村振兴的通知》(宁规划资源〔(2019)967号),从空间优化、用地审批、权益维护等多角度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为乡村产业兴旺增添了新引擎。
落实农用地保障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做好设施农用地保障方面。历年来,南京共落实备案设施农用地项目300余宗,涉及设施用地总面积1000余亩,辐射服务农业生产区城面积20多万亩,培育出“南梗”大米、六合“桃花岛”、溧水“五莓”、高淳蟹虾等一批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特色水产、健康畜禽等主导产业片区和特色产业镇村,有效提高了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2019年8月的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时印发了《关于强化生猪养殖用地保障的通知》,督促各区加快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保障市场供应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预保障生猪稳产保供用地近1600亩,涉及12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生猪产能30余万头。
发放耕地保护补贴补贴36多亿 惠及50余万户农
在维护群众涉地权益方面,市规划资源局积极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利民惠民力度,以全市耕地保护为工作出发点,实施耕地保护补贴惠农政策,向承包耕地的农户以每亩300元一年的标准发放财政转移资金补贴。当年发放资金约6.4亿元,直接带动全市农民家庭收増长两个百分点。现已累计发放补贴36多亿元,涉及保护全市近270万亩耕地,惠及50余万户农民。今年的耕地保护补贴工作正在开展,根据各区的补贴发放方案预计发放补贴资金约8亿元。
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2013年通过补缴保险费用的方式,一次性将全市51.2万名往被征地农民及失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一并解决了征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度,全市共开展的补偿安置项目522个,拨付征地补偿安置资金44亿元,为24874名被征地农民办理进保手续,推进2018年获批项目的批后实施完成率达95.148。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展的征地补偿安置项目共551个,拨付补偿安置资金14亿元,为11461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进保手续。同时,根据新《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要求,全面完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提升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力度。
当前,南京市域内的农村地区已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也正面临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系统将继续为南京广大农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推全市农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早日实现振兴目标。(来源:龙虎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