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征求意见定位国家中心城市至2035年常住人口达1300万
新华报业网首页正文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征求意见 定位国家中心城市 至2035年常住人口达1300万2022/10/29 07:57
扬子晚报讯(记者 马祚波)到2035年,南京常住人口将达到1300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平方米,比目前增加4.3平方米——这是记者从10月28日发布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了解到的*新数据,即日起至2022年11月26日,该草案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意见征询。记者注意到,未来13年,南京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将“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并提升省会城市担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三轮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南京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南京市启动了*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历时近三年形成当前成果,力求为南京未来一段时期的转型发力与可持续发展制定合理有序的空间部署方案。
在《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明确南京的城市性质为“江苏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球创新高地,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出将“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全力保障省会城市功能,发挥全省政治、金融、贸易、信息、科教、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提升省会城市担当。
据悉,该草案主要有13部分内容,作为南京*一版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探索,以十多项特色亮点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贡献了“南京经验”。
规划从底线管控、空间结构效率、生活品质三个维度构建了35项指标体系,提出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0万人(2021年统计数据为南京常住人口942万),服务人口1560万,城镇化率达到92%,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发达城市水平。规划还首次统筹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1240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1493平方千米的三条控制线个新市镇和若干个新社区”的布局。
记者注意到,规划还提出构建多元包容的住房体系与均衡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形成“因水环山、串点连景、健全通达”的绿道网络。
2035年人均住房面积提至45平方米
关于房地产方面,规划提出,南京将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到2035年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45平方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南京人均住房面积为40.7平方米。此外,将充分保障就业岗位供给,规划至2035年全市净新增150万-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新增创新创业类岗位约50万-100万个。
规划还提出将积极推行“小街区、密路网”模式,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不低于8千米/平方千米,形成15分钟高品质宜居生活圈;坚持“全龄友好”理念,建设有生活温度的城市;将建设风景中的城市,构筑“社区游园-城市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游憩绿地体系,规划至2035年建成20个以上郊野公园,贯通串联2000千米以上绿道,实现“5分钟见绿、10分钟入园、30分钟进郊野”的目标。
据悉,《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意见征询,公示时间为2022年10月28日至2022年11月26日。公众可通过“江苏自然资源”政务微信、“南京发布”政务微信、市规划资源局官网、“南京规划资源”政务微信、“南京规划资源”政务微博等多种渠道,查看草案公示全本内容,并通过填写市民问卷、发送邮件等多种形式,反馈意见建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