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凤镇:凤栖山下崛起机电产业小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和凤镇:凤栖山下,崛起机电产业小镇
视频: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和凤镇▲
“家家户户都有卫生间,村口小巷都是沥青路,女同志清早傍晚成群结队跳跳广场舞,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还可以在养老******中心享用新鲜美味的饭菜,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提起和凤镇这些年的变化,中杨村80岁的村民王秉泉激动地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和凤镇位于溧水区西南部,候鸟迁徙时节,石臼湖畔成千上万只天鹅翩跹起舞;阳春三月,金陵梦华苑姹紫嫣红;如诗如画的万亩绿色优质水稻展示着“和美凤鸣”“无想田园”“南京大米”等大地农业景观;产业集中带动工业化发展,“一区多园”战略深入落实。和凤,已成为集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园区产业集聚加速转型为一体的重要街镇。
大学生自己做老板,看好家乡发展前景
“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来这边了。因为我学的是园艺专业,*初自己承包了60多亩土地从事蔬菜种植,年均收益20多万元,后来雇用了当地几名妇女作为长期工人,带动她们加入到创业队伍共同致富。”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施小青告诉记者。
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目前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达2008.53亩,全年生产9大类60多个品种的蔬菜。据合作社理事长路晓华介绍,2018年年底蔬菜销售额达到1.19亿元,有效带动了家乡农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
合作社十分注重引进大学生,从2011年以来已经引入了10名大学生。大学生们先通过轮岗制熟悉合作社运作的各个流程和环节,然后可以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兴趣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或从合作社众多运营板块中独立承包一块,自己做老板,自负盈亏。
除了华成蔬菜这个南京大“菜篮子”,和凤镇万亩优质水稻、月牙湖白茶、梅文化博物馆和梦华苑花海等也在绘制和凤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旅融合的崭新图景。溧水和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0070亩,现已建成优质粮油14247亩,连片设施蔬菜4370亩,连片高档苗木13120亩,连片有机茶叶4090亩,连片特种水产3600亩,规模化程度发展达80%左右,初步建成了以五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宽阔平坦的园区道路、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厂房,数十个即将竣工的产业项目有序进行,车轮滚滚,机***轰鸣……在南京南部,一座百亿级的机电产业园正悄然崛起。记者走进和凤台湾机电产业园传仕重工工作车间,王师傅正在严肃认真地调试机***设备。据公司管理部袁经理介绍,为确保投入使用时万无一失,检测到不合格的产品要打回去重新加工。
南京高崎电机有限公司2015年从浙江余姚搬迁到和凤镇,南京传仕重工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由苏州搬迁到和凤……几年来和凤台湾机电产业园咬定机电产业不放松,先后引进了十多家台资机电企业。园区以台资电机整机生产企业为主流,电机产业链相对完整、集聚效应明显。现园区拥有工业企业55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36家,年产值达36亿元。
和凤镇党委*吴生沐告诉记者,为推动优质项目快速集聚,他们先后赴上海、浙江、深圳、台湾等地区考察,加强与知名企业集团对接洽谈,积极推介和凤机电产业园。未来和凤镇围绕“3年集聚50家台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1亿美元,形成百亿级规模,入库3亿元工业税收”的目标,着力推进高端化、特色化、专业化园区建设,为打造高新技术样板区奠定基础。
创新互助机制,让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周恩来总理为国家和人民线岁的老党员王大爷向记者感慨道,原来,当天上午8点半,王大爷刚刚结束村里党员每月10日固定的“三会一课”活动。除了党员的身份,王大爷还是村里的“环境巡逻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王大爷积极投身老年志愿者******队,为村里的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王大爷说:“只要我身体允许,这个志愿者我可以做到90岁。”
偶有哪位老人两三天不来打饭,村里志愿者会******看看什么情况;老人们之间还有互相带饭积分的机制,积分累积起来可以到超市兑换物品,借此在老人与老人之间形成互助机制。助餐、助洁、与家庭医生签约、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这些针对老人全方位的******不仅让在外工作的老人子女们放心,也让老人们能够更加舒服地享受晚年生活,真正在村里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现在道路拓宽了,交通也更加便捷。拿我们村来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或者电动车。村里的活动也更加丰富,中秋节我们开展了制作手工冰皮月饼的活动。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镇内山水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传说美丽的凤凰因仰慕石臼湖美景而落脚凤栖山,镇由此得名。
南京大米、溧水茶叶、和凤螃蟹获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此外,“一区多园”战略深入落实,园区发展加速转型,年产值达到36亿元。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彩霞;通讯员 杨国栋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韦登 崔瑞元 刘武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亮 林欣 王天宇 钟天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