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苑、四行仓库、陕西北路……未来五年这里会有大不同
南京西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张家花园、安康苑、东斯文里、四行仓库、陕西北路……撤二建一后的新静安,历史文化资源更为丰富。如何保护与开发好这些资源?新静安有了新思路。
“保护对象将从‘精英式遗产’扩展到代表典型历史时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普适性遗产’;对有条件的历史建筑及其群组,进行恰当、灵活的改扩建,积极容纳各类各级公共服务设施与产业创新机构;重塑完整、活跃的成片风貌区块,形成具有风貌特色的特定功能区;聚焦苏州河两岸、共和新路沿线地区,增补各类历史风貌对象……静安将推进历史建筑有机更新与保护性开发试点,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风貌特征的国际化城区。”静安区规土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采访时,谈起了该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十三五”思路。
这一思路的提出,与撤二建一后静安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分不开的。新静安历史文化遗产量增加、类型多样化:区内共有衡山路复兴路、愚园路和南京西路等三片历史文化风貌区,77处文物点,103处优秀历史建筑(其中原静安92处、原闸北11处),工业遗产16处,风貌保护道路17条;既包含了以原静安为主的三片历史风貌区,又包含里弄型住宅、工业遗存及历史型公园风貌街坊,充分展现了横向中西合璧、纵向贯穿多个历史阶段的城市风貌。
其中,安康苑、张家花园等成片保护,会是静安区“十三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功能置换进行成规模保护、公共化利用和精品化打造,树立形象和功能吸引点,再由点带面、逐层拓展,催化周边地区的复兴和转型。”
“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将结合城市更新试点,盘活历史要素,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具备一定规模、能级,特色突出的高端文化设施。“苏河湾两岸四行仓库等历史建筑将进一步开发功能,发展创意产业、文化休闲产业等,为滨河居民和商务人士提供文化娱乐与休闲场所。”
“静安还会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社区活力复兴、地区文化旅游等系统相结合,鼓励将历史建筑用于文化、展示、社区服务等公共功能使用。”陕西北路、江宁路等历史文化名街资源会被深度挖掘,以推动人文旅游的开发推广。其中,在江宁路、陕西北路、华山路、愚园路等道路资源上,将打造一条“慢行路径”,串联历史建筑、开放空间、旅游资源等,形成特色人文休闲慢行系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