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治愈美国前总统这位医药大牛南京创业2轮融资超7亿
。本轮由国投招商领投、瓴健资本(AIHC)、陕投成长和厚新健投参与投资,老股东恩然创投继续追投。
成立于2018年12月,应世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企业。目前,聚焦转化医学,公司为肿瘤的耐药和转移寻找解决方案,已建有6大产品线。其中,由其研发的IN10018是一种黏着斑激酶抑制剂,正在开发用于包括铂耐药卵巢癌、NRAS突变型转移性黑色素瘤、三阴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缺乏治疗方案的实体瘤适应症,并于2021年8月获得了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认证。
他曾先后在礼来、先灵葆雅、默沙东、瑞士罗氏供职,领导过近30个产品的临床开发,实现了10多个新药的获批上市,其中包括HPV疫苗和K药(K药中文商品名可瑞达,是抗癌药的一种)。
从临床研究转型创业,王在琪说,“找一个小的、真正的痛点,通过有效的干预让病人尽快受益,就是价值。”
1989年,王在琪前往美国攻读生物化学博士。毕业后,他先做了一年内科医生,之后因为发现药物研发非常有意思,便转向了临床药物研究。
2001年,王在琪先去了美国礼来,后又在先灵葆雅从事早期药物研发。“早期研发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在同写意采访时,王在琪表示,“药物研发的早期,实际上就是在寻找靶点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药物化合物包括抗体等治疗手段,并且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生物学和药学成药效果,再决定是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往前走。”
在先灵葆雅,他待了十年。2009年,随着公司被默沙东收购,他也进入新的公司工作。2011年底,默沙东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王在琪是临床研究负责人。“把临床团队从1个人做到30多个人,注册了8个产品,包括K药和宫颈癌疫苗。”
没错,这里的宫颈癌疫苗就是国内“一针难求”的九价、四价HPV疫苗。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亲历者,王在琪说,“4价HPV疫苗的审批上市经历了数年时间,而9价疫苗仅用了两个星期。”从中,他感受到“国内鼓励创新的春风吹来了。
而K药,中文商品名可瑞达,是抗癌药的一种。自2014年被批准上市,其可全面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头颈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胃癌,并因治愈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黑色素瘤而备受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5年8月,时年90岁的美国前总统卡特被证实患上肝癌。当医生为他做手术切除肝脏肿瘤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癌细胞,并且,癌细胞已经由肝转移到了脑部,医生还在他的大脑中发现了4个平均2毫米大小、曾被称为“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
但仅隔四个月后,卡特便宣布了他抗癌成功的好消息:在*新的一次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中,医生告诉他,他大脑中的癌细胞已经消失了!奇迹背后,卡特总统配合K药使用的PD-1疗法功不可没。卡特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这种免疫疗法,目的都是在抑制某个蛋白质的作用,这个蛋白质会让免疫系统无法发现与攻击癌细胞。”
到了2017年,王在琪离开默沙东,成为瑞士罗氏在中国创新中心的负责人。“当时罗氏创新中心的定位是从源头开始做创新。”从临床需求切入,解决临床问题,这十分契合他的药物研发理念。
在罗氏,王在琪看到了中国创新药环境的变化。“如果说过去20年新药开发机会在欧美的话,那么现如今,中国创新药生态环境已大为改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可以很大程度借助CRO研发新药。此外,在法规方面,中国也与世界更加接轨。”
同时,他也意识到中国新药创制链条中的短板——临床转化。“转化医学*重要的是深耕和转化,而不仅仅是临床试验。在这一方面,中国有很好的基础,化合物的机会已经储备了非常多,但转化医学*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精确地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成为使患者获益的药物。”
创业可以做自己更有热情的事情。于是,聚焦转化医学,王在琪在南京成立了应世生物,为肿瘤的耐药和转移寻找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多家跨国制药巨头就曾探索过FAK抑制剂作为靶向抗癌药物的可能性,但都在半路折戟。“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肿瘤的耐药和转移还是与黏着斑激酶(FAK)相关。”
为此,王在琪引进了FAK抑制剂IN10018,并拿到了全球开发及商业运营权,这也是应世生物的研发起点。3年来,他用IN10018分别针对胃癌、铂耐药卵巢癌和葡萄膜黑色素瘤设计了三项早期临床研究,目前疗效数据已经初步表明,IN10018可能具备突破性疗法的潜力。
3年融2轮,融资总额超7亿,应世生物也在华创资本、江北科投集团、国投招商等一众资本的加持下,进入了快车道。如今,其还在继续拓展产品线,现有产品线个,适应症仍然聚焦于肿瘤,公司基本拥有全球开发权。
据悉,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IN10018产品正在中美两地同步推进的分别针对多个癌种、采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试验,以及多个后续全球创新管线产品开发。
“实际上,创新的源头在医药,在临床需求,在对疾病的深入理解,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在病人那里。做转化医学就像打井出油,需要信念和执着,如果相信某个靶点能够成药,那就不断深挖,也许井打到了100米还没见到油,但到120米的时候油就冒出来了。应世生物也正一步步证明这一设想。”
动脉网:《【首发】应世生物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速推进全球创新临床管线布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