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丨南京5年来落地19个产业园区今年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26家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年,也是东西部协作进入新阶段的开局之年。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科学谋划、统筹推进,聚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项目援建、产业合作、智力支持等各项工作,支持结对地区建设发展,东西部协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空前加大。
近期,南报融媒体记者走访陕西省商洛市、青海省西宁市多个县区,进村入企聆听东西部协作故事,记录当地百姓幸福生活。今起,本报推出《东西部协作一线探访》栏目,汇集东西部协作创新案例,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
初冬时节,商洛市丹凤县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8000平方米露天晒场,一垛垛黄芩正经历着3个月的自然风干。天气晴好时,企业工人手拿铁叉忙着将一摞摞黄芩送入滚筒机进行去泥加工。
2020年至今,新雨丹中药材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该产业园已在当地协议种植药材13400亩,带动1100余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南京调动各园区招商引资,助力商洛产业腾飞。记者在各县看到,园区共建,正在让山区里驶出经济发展“高速列车”。从2017年始,宁商已合作共建产业园区19个,截至11月底,今年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26家,实际到位投资额17.23亿元。
秦地无闲草,地处秦岭南麓的丹凤县山地众多,适宜多种草药生长,村民历来也有着中草药种植传统。
在丹凤县委常委、副县长,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挂职干部薛伟看来,当地原先的中草药种植方式粗放,品质参差不齐,缺乏龙头带动,经济效益有限。苏陕协作中,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中药材产业被重点提起。
“作为园区共建招商引资项目,新雨丹这个名称本身就寄托着两地深厚情谊,也填补了丹凤县没有药企进驻的空白。”薛伟介绍,企业自2018年12月成立后一直迅猛发展,2021年苏陕协作资金投入3000万元,给占地52亩的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持续加码,打造了一条从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仓储到分发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12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园区清洗车间,20多名附近村民正在忙着给药材刮皮初加工,步入药材生产车间,浓浓的草药味扑鼻而来,各条生产线上都有工人在穿梭忙碌。目前,该园区年储存加工中药材5万余吨,周转量25万吨,解决300余人直接就业,年产值达到了1.5亿元。
“同样的药材,同样的品质,因为有了完整产业链,农户们的钱袋子更‘鼓’了。”新雨丹中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景明介绍,园区构建了“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的药材种植新模式,农民转型成“产业工人’,药材也变成“工业原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他举例,黄芩去年的鲜货收购价格*高在每公斤4元,今年经过对药材品质把控,种植户的保底收购价每公斤都上涨了1元。
采访当天,在园区2万平方米的物流车间,一批药材原料整齐码放即将装车发往药企。看着眼前的情景,李景明内心充满自豪。他告诉记者,稳住了生产,销售环节也不愁,园区目前成为国家级中药材物流基地,填补了商洛药材物流领域空白,与江苏、广东等多个省份的中药材饮片公司、医院、交易平台建立起供销合作,参与到全国药材流通。
洛南县卫东镇境内地形复杂,“三线建设”时期,这里曾有军工厂分布在山沟野洼里。如今,当时遗留的破败厂房、基础设施正在经历新生。
苏陕协作中,江宁区对口洛南县,招引江苏企业创建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建设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园。
12月6日下午,记者走进企业参观。在有色金属拆解分拣中心、固废处理利用车间、稀贵金属提炼车间,一台台先进设备在工人熟练的操作下,将金属废料中的有价金属“吃尽榨干”,制成铜砖、铜丝等粗铜或铜合金。
“旧手机、旧电脑、电路板都可以回收,通过一系列无害化处置,从中提取铜、金、银、铂、钯等稀贵金属。”公司董事长金竹林介绍,企业已建成年处理20万吨含铜废料的技术研发项目,依托园区“以企招商”,洛南县引入19家上下游企业,就近消化产能,加工精铜系列产品和稀贵金属工艺品。2020年9月投产以来,项目已累计实现产值23.1亿元,冒出一座座“金山银山”。
沿着园区山间道路一路行驶,不时有在建厂房映入眼帘。金竹林告诉记者,铜废处理仅仅是一期项目,二期生态岛总投资48亿元,已建成稀贵金属回收、洛铜物流、洛铜工艺、金博阴极铜4个项目,富邦铜材、嘉腾实业等11家企业厂房主体将在年底前建成投产,6家科创企业、9家商贸企业也在陆续进驻。
“从江苏千里迢迢过来就要在当地扎下根,依托两地政府帮助,产业园将打造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对着企业展示大屏数字地图,金竹林信心满满。他介绍,在项目三期,园区还将打造一个集工业旅游、现代物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区域,在洛南形成独具特色的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产业园区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六合区对口协作山阳县,借力园区共建的东风不断优化服务,则在上演山区里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奇迹”。
在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三期,7栋标准化厂房和企业办公楼依次排开。陕西三秦触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12条生产线加足马力运行,一片片高精度电容触摸屏、电容式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成功下线D无边框电容式触摸屏更是全球首创。
“园区已有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玻璃盖板的企业,三秦触控正好能覆盖其下游。我们拿出苏陕协作资金建设的标准化厂房作为‘嫁妆’,通过惠企租赁省去其基建成本,让企业安心落户。”山阳高新区管委会招商服务科科长蔡涛介绍,项目今年1月签约、6月份内部装修、11月中旬就正式投产,创下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山阳速度”,成功带动当地就业。
在一路之隔的山阳瑞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底建成投产的5G设备电源适配器项目也省去了基建烦恼,租赁标准化厂房8000平方米,生产产品远销欧亚市场,吸纳用工400余人。“公司离家近,而且包吃住,每个月工资能拿到3500元。”今年28岁的张娟在瑞裕担任检验员,工资比之前在西安工作还要高。
目前,山阳县借助苏陕协作资金已建成标准厂房12.5万平方米、在建3.5万平方米,入驻电子信息类企业9家,6家已建成投产,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安置就业3000余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