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 这里是朱元璋撸“猫”的地方
南京地名专家薛光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养虎巷位于中华门城堡东南。东起双桥门街,西接扫帚巷,全长778米。明初在这一带圈养进贡来的珍品虎,名养虎仓,此处是通向养虎仓的巷子,故得名。如今,此巷还包括雁翅口及扫帚巷后。1969年此巷曾改名打虎巷,1981年复称今名。
而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传为了治疗明太祖朱元璋身体和精神疲乏不适,宫中御医开出了虎骨酒的方子。朱元璋为了能够喝上虎骨酒,就选在了养虎巷一带去豢养猛虎。如今行人站在养虎巷中,透过树林阴翳,向北眺望,可以看见那座威严的城墙和流向远方的护城河。
永乐帝迁都北京之后,养虎巷这一带也逐渐沉寂。直到1865年,李鸿章在附近开办金陵机器制造局,养虎巷又重新热闹起来。
1865年10月30日,在清朝两江总督李鸿章筹划下,金陵机器制造局破土动工,至1866年8月竣工。据《续纂江宁府志》记载,其规模为“机器汽炉房等八十余间,廊五十余间。屋宇形式皆仿造西洋建筑”。随后开始生产***炮弹药等军火物资,主要供应李鸿章的淮军使用。
1886年,两江总督曾国荃抽调晚清时代名科学家徐寿之子徐建寅,到金陵机器员担任会办。徐建寅以自己的才干受到金陵制造局总办郭道直的敬重。徐建寅主持技术工作,利用局中设备炼成铸钢,并制出新式后膛抬***。
1888年,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马克沁单管机***(亦称赛电***),这是中国制成的*一代重机***。1892年,金陵制造局制成10门连珠格林钢质炮12尊,4门神机连珠钢质炮12尊,另有前年留下的6门神机连珠钢质炮2尊。另造过山炮58尊及炮弹,各式炮车附件等。
1894年,金陵制造局建立东子弹厂,采用无烟药装弹,这是制造技术上的一大进步。此时,员工发展到1200多人,比韧创时期增加近两倍。民国期间,金陵机器制造局改称金陵兵工厂,也曾名噪一时。
如今的养虎巷一带,是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既没有“大猫”,也没有繁忙的工厂。远眺对岸城墙,落日斜晖。抬头可见园内旧房,青砖灰墙。
如果说北京的798凸显的是年轻人的个性,那么南京的1865就又多了一份历经百年沧桑的独特韵味。
现在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还有一处金陵兵工展览馆。在这个地方,当年历史留下了清晰可辨的样貌。
岁月山河,时节如流。这些历经百年的古老厂房,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现代化的空间设计,吸引很多人来这里拍照,如今这里早已成为南京一处著名的摄影打卡网红地。
沿途走过,还可以看到许多店铺:德云饭庄、荣园新海派餐厅、漫心酒店……而这其中有两间店非常惹眼:一家是在巷角转弯处的“漫好阁”,整面墙的玻璃映照着没入城墙的夕阳;另一家则是有着红色绿色玻璃的“玫瑰里”,斑斓的色彩在安静灰色的小巷,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城墙已不再威严不可攀,人群熙熙攘攘,游玩拍照。旧工厂也不再隆隆作响,在这里,停下脚步,就能安享一杯穿越时空的下午茶。
*近,猴子频频出现在南京人的朋友圈,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有趣话题。殊不知,几百年前,南京不仅有朱元璋养虎的“皇家动物园”,而且实实在在也是野生华南虎的栖息地。
华南虎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虎种。南京周边山多林深,生态良好,非常适合猛虎生存。南京栖霞山、紫金山等周边山区都留有华南虎生活的“踪迹”。栖霞山在六朝以前被称为“虎窟山”;建于南齐永明年间的栖霞寺,在宋代曾改名“虎穴寺”;紫金山有一处“老虎洞”,是抗战时期南京保卫战的重要战场;江宁有一处自古知名的胜地名曰“虎洞”,“金陵四十八景”中的“虎洞明曦”就指此处。而南京和老虎有关的地名更是不计其数,如老虎头、养虎巷、虎贲仓等地名都颇有历史渊源。值得一提的是,“虎踞关”和“老虎山”两地,经考古发掘,还曾出土了一批极具价值的东晋时期的文物。
老虎山位于南京市区北部,上元门之西,为幕府山的支脉,因形状似老虎而得名,与城内的狮子山遥遥相望。
虎踞关位于南京清凉山东侧,原为一条古道。相传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曾评价南京山川地势:“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乃帝王之宅也。”此道路起自石头山下,上石头城必经此路,尤似一道关口,故借用“石城虎踞”的“虎踞”二字加“关”字组合得名。
此外,还有虎山街、虎口李、虎丘路、虎桥路、虎跃路、虎啸路、龙虎营等带有“虎”字的街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