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变身文创园有形更要有魂
□刘大山位于我市马群街道的紫金工坊,以前是片老旧厂房,经过潜心打造,如今变成了创意空间、企业总部基地
位于我市马群街道的紫金工坊,以前是片老旧厂房,经过潜心打造,如今变成了创意空间、企业总部基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我市主城各个片区都空出了一批老旧厂房。像栖霞区这样把老旧厂房变废为宝的做法,在全市并不鲜见。老旧厂房生态、文化、商业价值的二次开发,让这些工业遗存荣光再现、焕发出新的生机。
将老旧厂房改造成文创园区,实现“腾笼换鸟”,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也扶持培养了新兴产业,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可谓一举多得,应该点赞并大力推广。不过剖析我市几起案例便可发现,梧桐、水杉、青砖这些“文艺范儿”因素固然是卖点,却非老厂房成功变身的关键。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构建起核心产业链和生态圈,才是文创园区的灵魂所在。
以菱角市66号为例,其前身是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南京第二机床厂,今天的园区以工业设计、形象设计、技术研发等为主导产业,可以说延续了百年来的工业文脉。南京工艺装备厂老厂区改建而成的越界梦幻城,则主打文艺展演和文博展销,目标是文创产业集聚区和市民娱乐休闲区。两个案例中,老厂房的改造出新、怀旧格调的营造都只是基础。重点在于园区通过精心运作,实现了相关产业资源的聚集和优化组合,进而形成独有的产业链条和园区文化。老厂房可以复建复制,但人气与产业氛围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形的。
在国内其他城市,有很多类似的文创园区,但并非个个发展顺利。原因之一就是老厂房里“住”的是老观念,很多园区还在依靠传统的招租模式,定位不清,招来的企业缺乏关联性,发展潜力自然有限。有媒体报道,厦门一些由房地产公司投资兴建的文创项目,只是打着文创旗号,实质还是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严重偏离园区原有定位,结果大多经营惨淡。
产业集聚态势的形成,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服务支撑,既包括交通、内外环境、生活配套等硬件设施;也涵盖企业孵化、技术支持、人才培训、财务法务、融投资对接等各个环节。凡此种种,都考验着园区的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几年前,我市一个区曾号称打造国际画家村,如今几成空城,概因创立之初就徒有其形,而无其魂。这个教训值得后来者引以为戒。
城市里老厂房很多,但不是每个老厂房都能变废为宝,在追赶潮流之前多些冷思考,才能让老厂房因为有魂而“活起来”,让城市里多些好去处,少些败笔。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腾霄三街以北、广德路以西、腾霄四街以南怎么样 腾霄三街以北、广德路以西、腾霄四街以南房价走势
别傻傻给空调外机装“保护伞”了!老师傅:多此一举,闲的没事干
腾瑞外滩湾怎么样 腾瑞外滩湾房价走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