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翁井村:垃圾场摇身变厂房 开拓发展新路子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翁井村由于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村民开始建煤窑进行煤矿开采,到90年代后,资源枯竭,煤窑关闭,当地许多土地被矿渣污染,导致无法耕种。
据翁井村党支部委员鲁成华介绍,多年的煤炭开采造成翁井村岩脚区域出现大片废弃矿山,周边村寨和金华集镇上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都倾倒于此,矿山废弃地变成了露天垃圾场,严重损害了村容村貌和村内环境卫生,也影响了村民正常生活。
“政府也曾组织进行整治,翁井村多次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整治方案。”大棚厂房负责人黄国林说,该村也试图通过******倾倒垃圾车辆、进行泥土填埋等举措恢复当地生态,但收效甚微。
*终,立足村情实际以及邻近西南商贸城的区位优势,翁井村决定由村委会牵头,村民根据个人意愿入股,对30余亩污染土地进行彻底整治,建成钢结构标准仓储厂房对外租赁,回收整治资金,同时解决部分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2012年9月,整治项目正式开工。60余户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终筹集资金1400余万元。
2014年,2万余平方米钢结构标准仓储厂房出现在岩脚区域,供西南商贸城及周边商户用作小商品仓库和小型加工维修场地。
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大棚厂房,翁井村也由此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的新路子。
“我住在翁井村五组,在大棚的风机生产车间上班已经有4年多了,每个月收入有6000多元。”村民胡卫春说。自该项目建设以来,在村委会监督经营下,60余户入股村民陆续收回投入的整治资金,大棚运营还带动1户建档立卡户脱贫,2户低保户和5户低收入边沿户增收。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5.5万元/年,入股村民收入平均每户增加5万元/年。
“目前厂房入驻企业有16家,全村有160多人在这里就业,工资收入基本在3000元以上。”黄国林说,大棚建好以后,很多之前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工作了。
接下来,翁井村党支部还计划将村内岩脚区域剩余矿山废弃闲置地也利用起来,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与村里杨梅、草莓和猕猴桃产业融合,实现一二产业联动,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