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住房租赁二线城市样本:南京政策、土地、房企齐发力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20

  2017 年,全国楼市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控。在严峻的政策与市场背景下,“租购并举”腾空而出,且有大刀阔斧进行到底的态势。

  从被列入租赁试点城市,到租赁新政正式落地、租赁监管平台上线,再到首幅自持租赁地块成功出让;龙湖、朗诗、万科等龙头房企布局的长租公寓陆续开花落地,2017 年,南京住房租赁市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租赁时代正式拉开大幕。

  就在全国楼市限购、限售政策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2017 年 7 月20 日,住建部等九部委发文要求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把南京在内的 12 个城市列为首批试点城市。

  相关国有企业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积极盘活存量房屋用于租赁、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通知里的关键词句重点明确,这为南京租赁市场的进展、首批 12 家住房租赁试点企业的出炉等奠定了政策基础。

  8 月 15 日,南京发布《南京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租购同权”,围绕培育租赁市场主体、建设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拓宽租赁住房筹集渠道、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五大方面列出了 23 项工作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里明确承租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多方面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健康促进、基本养老、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区事务、科技申报、住房保障和公积金提取等各方面内容。

  2017 年 12 月,南京住房租赁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自如房源挂牌南京“网上房地产”、“我的南京”等官方平台,此举意味着由官方主导的住房租赁监管平台开始启动。与此同时,包括南京安居集团、东南集团、魔方、未来域、自如等在内的 12 家房屋租赁试点企业也正式出炉。

  一边是政策为租赁发展“保驾护航”,一边是土地市场马不停蹄的发力。去年 8 月《南京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后,南京国土局官网即挂出一批拍卖土地,其中,城南G43 商住混合用地出让条件中注明:达到*高限价时停止竞价,改为现场竞争住宅自持面积。该地块*终被中海地产以 43.2 亿元总价竞得,并未达到*高限价。

  岁末之际,南京的首幅租赁用地成功出让。出让的 G69 地块位于仙林,出让条件中规定:竞买企业须为南京市住房租赁试点企业名单中的企业,其中 B 地块可设置酒店式公寓,须全部建设自持型租赁公寓并纳入南京市人才安居计划。*终,该地块被东南集团以底价 2.67 亿元竞得。

  东南集团拿地两天后,“东南国立公司”微信公众号宣布:项目取名为“东南 仙林青年汇”,将打造35000 平方米的青年人才公寓,预计在今年开工建设。

  跨入 2018 年,南京的租赁试点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进行。1 月 4 日,南京市国土局发布了新年土地*好挂:公开出让位于栖霞区和燕路 560号 C、江宁区麒麟科创园中心路以东、江宁区学十四路以西、浦口区江浦街道谢营 1 号、江北新区铁院路以西等5 幅租赁住房用地,用地总面积 17.95公顷,实际出让面积 16.79 公顷,出让起始价总额 10.47 亿元,预计可建设租赁住房 38.52 万平方米。

  从出让条件来看,这 5 幅地块被贴上了“租赁用地”的标签:竞买人须为南京市、区政府所属国有独资公司,竞得土地后须成立全资住房租赁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和租赁管理。

  *早在 2009 年,魔方公寓登陆南京,开启了南京长租公寓的先河,使这里成为国内长租公寓的发源地。

  在高校云集、租赁市场大为可观的整体市场条件下,专业做长租公寓的品牌如未来域、贝客公寓、水滴公寓等陆续成立或进驻南京,渐渐肥沃了南京租赁市场的土壤。而*早在南京涉水长租公寓的地产运营商是银城,其打造的“千万间”品牌,目前已布局超 1 万间房源。

  2017 年对南京的租赁市场而言意义重大,这一年,龙湖冠寓、朗诗寓、万科泊寓先后布局南京,势头*猛的要数已落下 5 子轻资产项目的龙湖冠寓。

  作为地产布局长租公寓的先行者之一,龙湖冠寓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歌猛进,迅猛扩张,有数据统计:截至2017 年底,冠寓已经进入了 17 个城市,开业房间超过 1.5 万间。

  首个落地南京的龙湖冠寓位于河西大街:2017 年 7 月正式投入运营,共 782 个房间,17 个风格各异的户型,平均月租金在 3000 元左右。冠寓相关负责人表示:“冠寓采取从轻入手、轻重结合、逐渐加大重资产比例的拓展方式布局市场,十分注重前期客户调研,在打造产品前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考察,项目多靠近商业、地铁站附近。”

  冠寓针对不同的目标客群,规划了三个产品线:核桃、松果、豆豆。目前冠寓在南京主打的是松果系列,2018 年冠寓还将全新上线核桃和豆豆系列产品。

  “冠寓在南京有 4 家店共 1637个房间投入了运营。江宁长盛街店519 个房间已全部租满,平均月租金为 1800 元;江宁九竹路店则有 226个房间,平均月租金 2000 元,目前入住率在 80% 左右;2017 年 12 月底新开业的秦淮区万福路店一期共有110 个房间,月租金水平维持在 2300-2600 元。”该负责人表示。

  就在 1 月中下旬,龙湖冠寓囊获河定桥地铁站项目,龙湖相关人士表示:“2018 年,南京冠寓的开业目标将进一步扩大。龙湖集团将推动长租公寓向产品化、精细化的方向进一步迈进。”

  此外,朗诗打造的朗诗寓已在新街口、江宁等地铺开,万科泊寓也在有条不紊地筹备中。政策导向明确、土地市场频频发力、越来越多的房企投入,2018 年南京的租赁市场,值得期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213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电熊猫6代线裁员波及千人龙腾光电或接盘

中电熊猫6代线裁员波及千人龙腾光电或接盘

  集微网报道(文/林美炳)3月22日,供应链消息人士向集微网透露,中电熊猫南京6代线个月,目前正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与龙腾光电等商谈工厂出售事宜。   但是当前面板市场行情并不明朗,中电熊猫南京6代线大部分设备老旧,竞争力不足,是个烫手的山芋,龙腾光电等面板厂商不一定愿意接盘,所以中电熊猫南京6代线有可能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不只中电熊猫...

中科院与江苏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

中科院与江苏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

  滚动舆情金融企业公益文体三农旅游创新江苏反腐倡廉县域经济平安江苏节庆会展   专稿专题房产环保汽车教育健康食品视频专访社会广角园区经济交通运输魅力江苏   6月22日,在“2020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共同推动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南京区域创新高地。   根据协议,未来院省双方将聚焦...

中车集团出租厂房疏于管理部分明城墙又脏又乱

中车集团出租厂房疏于管理部分明城墙又脏又乱

  本月25日及昨天,本报连续对玄武门至神策门明城墙沿线脏乱差及违建现象作曝光。昨天,记者对此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地区中面积的中车集团南京7425工厂,将企业所属地块进行转租并且疏于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该地区环境脏乱差及违建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中车集团不少老旧厂房被人出租作为仓库使用,并且存在多处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路面上污水随处可见,建筑和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周边空气中充斥着...

临期折扣食品兴起背后的玩家们谁能掌握话语权?

临期折扣食品兴起背后的玩家们谁能掌握话语权?

  购买折扣商品正在成为一种年轻人接受甚至推崇的消费行为。   相比普通的商超和便利店,以好特卖为代表的折扣零售店需要面对不确定性更高的货源和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难题。因而,随着资本的涌入,折扣零售店之争也必将上升到比拼供应链和品牌力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谁能打造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就有机会重新定义折扣零售,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

临期特卖的生意存在了十几年为什么现在突然火了?

临期特卖的生意存在了十几年为什么现在突然火了?

  以尾货为主的低价特卖超市突然成了风口,但是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11个项目,下面坐着一千多个投资人。”一位零售行业人士这样形容今年3月参加折扣超市行业活动时见到的“盛况”。   如果说去年的零售“风口”是以锅圈食汇为首的火锅食材超市,那么今年就是特价超市。   目前行业内门店*多的好特卖在近8个月内融资了4次,金沙江创投、云九资本等多个知名机构...

临期食品专柜南京遇冷

临期食品专柜南京遇冷

  晨报讯(记者 陈彦)拥有和正价产品一样的质量,但价格至少要便宜4成,这样的商品相信是许多家庭主妇的首选。不过,如果把这些产品放置到一个专门的柜台里,而原因是临近产品保质期,产销两旺就只能说是句空话了。近日,江城武汉强推超市临期食品专柜遭遇叫好不叫座,记者走访发现,南京部分设立类似专柜的超市同样遇冷。   记者昨日走访位于中央门、新街口、集庆门的几家大型超市发现,虽然这几家超市...

临期食品又一把割韭菜的刀?

临期食品又一把割韭菜的刀?

  临期食品突然火了,当它走出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的特价专区、成为“独立业态”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临期食品突然火了,发展到现在全网都在讨论。刷网页时,总能看到不少人分享自己购买临期食品时薅羊毛、捡漏的经历,更有不少热心人将自己的购买经历整理成攻略,让一众网友“膜拜”。   B站、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种草平台,紧跟时代潮...

临期食品火了?

临期食品火了?

  10元的零食2元就卖、临期特卖低至1元、20元一筐实现“零食自由”……近日,关于“临期食品”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以往临期食品的处理是不少商家面临的难题,如今它们不但不愁销,反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同时,也频繁受到媒体的报道以及资本的追逐。   每一个包装食品走出生产线,都会被打上保质期的烙印,这是比品牌本身更能决定它价值属性的一串字符。   品牌方每年对经销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