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起云涌”AWS加速生态与产业布局
数字化经济的浪潮正在袭来,随着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加速,以及国内产业格局升级变化,更多具有行业特性的传统企业将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生力军,这意味着其中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与蓝海,如何分享其中的利益,如何找准发力点是其中的关键,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依托,将持续创造更多价值。
随着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扩展,上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中到云计算各类合作伙伴,下到*终用户等等云生态中的一员,在面临深层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同谋聚力共发展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基调,而其中人才生态战略也将成为生态建设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基石。
近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江宁区人民政府与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WS”)共同建设的南京-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简称“联合创新中心”)正式上线,标志着AWS在中国南部地区的进一步布局,也表明本地云生态建设的加速。
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容永康表示,AWS在世界上以可靠性高、规模大、云服务种类丰富而著称,提供了计算、存储、数据库、联网、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服务,以及应用服务、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广泛的服务和功能,帮助企业成长。而对于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AWS将积极扮演推动着与引领者角色。
一个联合创新中心的建立,将有效的聚集云产业上下游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提升为本地企业服务时效性。以南京联合创新中心为例,利用AWS合作伙伴网络(APN)合作伙伴,可以缩短产业上下游链条,高效实现本地企业与AWS以及APN合作伙伴的互动,在帮助本地企业转型的同时,也可以帮助APN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容永康强调指出,联合创新中心较为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帮助传统软件企业,实现多租户SaaS化与云化服务,能够通过实现服务的细化,*终将用户从中大型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中,特别是实现全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覆盖。
众所周知,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在经历新的阶段,而AWS在中国落地多年后,在整个产业中正在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从2017年AWS全球首个联合创新中心落地青岛,到如今南京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AWS正在将这一成功经验复制到各地。联合创新中心不仅仅是创业企业的孵化器,也正在成为云生态合作的聚集地。
同样,AWS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优势,也将促使更多的优质创新企业向联合创新中心聚集,从而形成对整个产业的虹吸效应,联合创新中心也将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在刺激产业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地经济的成长。
亚信集团董事长、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表示,作为联合创新中心的总运营方,亚信集团多年来深耕南京本地业务,服务本地企业,将发挥亚信集团的优势,更多的做强联合创新中心,为本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一方面,亚信集团可以向本市的传统企业提供企业级的现代化混合云管理平台,充分利用AWS的资源覆盖与技术能力,帮助传统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将基于AWS的先进技术,帮助南京的软件开发企业更快地向SaaS(软件即服务)的服务模式转型。
此外,专业人才的匮乏正在成为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瓶颈,面对数字化转型需求时,这一问题将更加尖锐。联合创新中心中另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建立云创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得益于南京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高校环境,对于南京联合创新中心而言,云创人才基地预估在五年内将推动500名以上优秀学生在联合创新中心实习,为上万名企业工程师、高校教师、优选学生提供专业的AWS技术培训。
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另一个重要名片。通过吸引全球先进企业、初创公司和技术专家的入驻,逐步完善云生态建设,必将加速当地创新创业与产业升级的步伐。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