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新实施“宁聚”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南京创新实施“宁聚”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2-08-15 16:12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今年6-9月,南京市人社局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持续推出“宁好未来”南京市第五届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活动。组织数百名优秀学子走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重点产业链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实践,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助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为有效破解堵点、痛点、难点,深入实施“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南京人社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创新思路举措,面向高校毕业生实施包括对接问需、多方筹岗、校招突破、智慧面试、感知体验、校企联接、职业指导、见习实践、助宁创业、暖心服务在内的“宁聚”十项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互促共赢。
多方筹岗+直播带岗 持续拓宽就业渠道
“我们单位实习就业都可以,欢迎高校毕业生们加入华泰证券。”
校园面试直通车开进南京工程学院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5月18日,南京人社部门面向本市数字经济企业及有求职需求的高校毕业生,举办了“宁聚英才共赢未来”南京市数字经济企业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系列活动,两个半小时吸引了近13万人观看。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分别进行了公司、岗位及薪资待遇介绍和线上答疑。据了解,直播带岗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11月。
“紫金山实验室的招聘流程有网申测评、初试、复试、薪资评估、合同签订五个阶段,我们此次在未来网络研究中心、普适通信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都有招聘需求。”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招聘官闻然在直播间介绍了公司招聘情况,诚邀网络体系架构、卫星通信、网络空间安全等方向人才。
南京市人社局党组*、局长刘莅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必将为相关专业人才与企业提供广阔发展前景。我们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重,多方联动全力组织岗位,致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接我市主导产业、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等并结合各区产业特点,深度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校招突破+智慧面试 搭建多种招聘平台
隔着一扇玻璃屏、戴着耳麦畅谈5月7日上午,“智慧面试行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现场,南信大的应届毕业生们与面试官进行了一场“面对面”交流。这是南京市人社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组织的本轮疫情以来首次线下招聘面试活动,实现了企业和毕业生“见面不接触”也能进行沟通交流。
疫情后首场线下“隔屏”面试、招聘活动
据了解,今年5-7月,南京市人社部门积极破解求职“面对面”受限难题,相继推出“空中校企专场”面试、“隔屏”面试、“面试直通车”进高校等一系列促就业创新举措,有效提高签约成功率。组织“空中校企专场”面试,政府部门或组织人力资源机构与高校分别开辟“网络面试间”,联接企业端、学生端定时集中连线开展视频面试,提高学生求职能动性和人岗匹配效度。搭建“玻璃屏”面试间,为用人双方创造隔屏对话场景,以“见面不接触”的形式实现线下真人安全面试。运行“面试直通车”,组织大巴携用人单位进校园开展面试,招聘人员不下车、隔窗面试,全程封闭管理,以满足校园防控要求。
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苏康码、行程码5-6月,带着“顶配”防疫“通行证”,两辆载着11家企业面试官的“面试大巴”开进南京工程学院等多所驻宁高校,为毕业生带去千余个岗位需求。此举直击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应聘面临的“企业进不去,学生出不来”的痛点。
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韩小燕介绍,南京首次尝试“见面不接触”求职面试,整个过程面试官不下车、全程封闭。双方通过语音对话系统隔窗面试,既面对面,又不接触。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大四学生刘梦瑶参加了三场线下面试。在今年春招中,通过线上面试难觅心仪就业机会的刘梦瑶,终于等到一场线下招聘。她认为,线下面试更有仪式感,能更好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现场已有企业明确向她抛出“橄榄枝”。
感知体验+见习实践 激发创业就业热情
“我们是致力于绿色低碳环保新材料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平台”“我们公司今年有一批岗位需求,欢迎同学们加入”5-7月,南京市人社局启动高校毕业生“感知体验行动”。400多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分批次前往全市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实地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等。
为更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在宁实现就业创业,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赢,市人社局今年创新实施“宁聚”十项行动,“感知体验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实地参观,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朱伟康更加坚定了留在南京就业的决心,他说:“我真切感受到了企业对大学生人才的渴求,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活环境宜人,我愿意留在这里发展事业。”
“我们已经排定了13条线个区、江北新区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教育培训部部长陈东说,每次活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把学生直接从校园接到园区或企业,点对点联系、全程闭环管理,“参观过程中有留企就业或见习意向的毕业生,人社部门也将积极协调联系予以接洽安排。”
此外,南京市还开展“见习实践行动”。今年,这项行动将围绕南京市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链发展等,对接企业需求加大见习岗位开发力度,为有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帮助提升适岗就业能力,按规定落实见习补贴、带教补贴、留用奖励等。今年结合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已募集了1万余个有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的见习岗位。(高启航)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