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9月11日—12日,“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将在南京举办,又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将在宁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近年来,南京致力将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高水平新研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01家,已有203家成长为高企,激发产业发展“乘数效应”。
自2018年布局建设以来,我市401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企业7209家。今年上半年,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及关联带动企业实现营收279.42亿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研发转化为关键、以企业孵化为使命,重点破解产业创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为创新要素的高效利用提供“混合制度空间”和“中间链接地带”,成为南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中科方寸知微是新型研发机构、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孵化的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自主研发的非对称性视频压缩技术刚落地三个月,就营收了几百万元。”公司品牌经理沈阳介绍,该技术可解决当下高清视频监控在传输、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公司还在电力输变配无人机智能化巡检、新能源风光线一体化巡检等领域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核心产品,并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中石化等相关公司应用落地。
沈阳说,南京敢于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先行先试。公司产品落地产业化初期,急需大量场景试验,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动将园区内所有的智慧化改造项目都交给公司进行项目试验,为产品落地提供了大量场景支持。
新型研发机构还围绕地方产业禀赋和需求,积极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新模式,培育出一批标志性、可供市场转化的创新成果。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自主开发出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已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应用,在轨期间完成了首次成像测试,成功获取了在轨状态下航天员脸部和前臂皮肤的在体双光子显微图像。这是世界上*一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
截至目前,401家新研机构母体中,已有203家成长为高企,占全市新研机构总数51%,21家机构成为规上企业;全市还以近4倍的撬动率带动科技型骨干企业自主投入超过140亿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电科技集团第14研究所及第55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参与项目产学研合作。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努力形成企业为主体、创新需求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专业化******为手段、市场化运行的,具有南京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记者 张安琪 见习记者 祝东秀)
9月11日— 12日,“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将在南京举办,又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将在宁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近年来,南京致力将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高水平新研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01家,已有203家成长为高企,激发产业发展“乘数效应”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努力形成企业为主体、创新需求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专业化******为手段、市场化运行的,具有南京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
9月11日— 12日,“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贯彻执行“28条” 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第二届紫金网络评论大赛
学习贯彻******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