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跨越!南京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十强”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面对外部形势的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顺利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结构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民生福祉显著增加、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党的建设显著加强”的奋斗目标,“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正在展现出鼓舞人心的现实模样。当前,南京正牢记谆谆嘱托,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省会担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今起,本报推出“喜迎市第十五次党代会 回眸不平凡的五年”系列报道,回顾五年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现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敬请关注。
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五年来,南京深入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争先进位,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这五年,南京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38%,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4.1倍;江北新区直管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10.3%提高至14.1%,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承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抢抓“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机遇,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南京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坚实,城市首位度、竞争力显著提升。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增幅居GDP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
【镜头1】9月28日-10月3日,中国电科十四所第四次参加珠海航展,不仅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明星展品,也更加注重向客户展示体系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展出规模进一步提升,内涵也更丰富。在全力做好“三军之眼、国之重器”的同时,十四所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领南京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前几天,由十四所牵头承建的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作为全国高寒地区首条穿江地下交通通道,开始载客试运营。南京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正在努力服务更大市场。
【解读】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地位逐步确立,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五年来,我市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继续壮大,创新载体稳步建设,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我市对重点产业链实行“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对重点产业链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分层次建立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两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设备、高性能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等三家创新中心,正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八大产业链能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增势稳定、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超额完成“两年新增百家”计划,生物经济确定“产值三年翻番”目标。
与此同时,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列江苏*一,都市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一。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00亿元,特色富农之路越走越宽。
【镜头2】9月25日,全国工商联在长沙举办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发布“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我市苏宁易购002024)、南钢集团、弘阳集团、五星控股集团、汇通达、金浦集团、新华海科技集团、金鹰国际集团等8家企业入围,总数比去年增加2家,排全省第4位,比去年前进1位。
【解读】2018年,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其中有15条具有南京特色、全国首创。2019年,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条》,其中7条全国首创,47条处于全国先进水平。2021年2月,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8条全国首创,46条全国领先。2021年3月,《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正式实施,南京营商环境进入立法优化时代。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升级,南京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迸发、涌流。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被评为标杆城市。
据市发改委介绍,五年来,我市紧扣中央和省委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制约改革推进的利益“中梗阻”,切实解决影响改革落实的“*后一公里”问题,下力气啃下“放管服”、国资国企、社会民生等改革“硬骨头”,不断开创南京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面向新五年,产业质效再提升。我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形成以创新为*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筑参与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