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一天新增17例感染者大城市为何再次破防?

admin8个月前 (10-01)南京产业信息7

  一日之间,新增17例感染者,全部发生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随着海外新冠疫情再度汹涌,严防死守之下,病毒又一次在中国撕开了一个口子。

  21日晚,南京宣布实施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成为自武汉、青岛和广州之后实现“全城检”的又一个人口千万量级的大城城。

  短短两日间,这场始于禄口国际机场的南京疫情,迅速改变了这座常驻人口近千万的城市。

  先是7月20日上午,南京市江宁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接禄口国际机场防疫专班报告,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有检测结果呈阳性。

  下午6时,重新采样的检测结果中,9份结果呈阳性——8位是机场保洁人员和1位是客舱保洁人员。当夜,南京市相关部门发布通告,要求自即日从南京禄口机场出港的旅客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同样是连夜,南京展开了针对江宁、溧水两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以求在疫情尚可控之前快速排除风险。

  但,狡猾的病毒总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给防疫工作带来让人头疼的变数。

  7月21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发布通告,鼓楼医院门诊部暂停开诊。据悉,其停诊与一名无症状感染者曾前往鼓楼医院就诊有关。官方发布的活动轨迹显示,该患者曾于7月20日上午,陪同女儿乘坐网约车前往鼓楼医院就诊。

  南京鼓楼医院是南京市的标杆性三甲医院,也是防疫工作中的重点敏感区域。这起停诊事件,不仅给后续的防疫与流调工作平添了不小的风险和压力,也让人担忧,在人们未察觉之前,病毒到底已暗中攻破了多少疫情防线上的重要堡垒?

  7月21日下午13时,阳性感染者增加至17例,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截至目前,此轮疫情的源头仍显得扑朔迷离,尚无确切答案。

  此外,据官方公布的患者活动轨迹显示,*早的活动时间可追溯到7月6日。

  病毒到底在南京已经悄然传播多久?鼓楼医院这样的“雷”是否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感染源头和时间都不确切,那么是否意味着流调和溯源的难度很大?

  细思之下,南京这轮疫情的这些信息盲区仍然让人担忧。

  这已经是两个月内,新冠病毒第三次成功登陆中国人口千万量级的大城市了,本来,这些城市一直是中国抗疫方面的优等生。

  海外感染形势愈加严峻,又有不少国家重开边境的背景下,病毒在中国的登岸地点也从边境城市到港口城市再到内陆城市,

  相较于近半年曾出现局部疫情的上海、广州、深圳的几个机场,南京离海岸远一些,机场吞吐量较低,国际到港航班数量更少,接触境外病毒的风险也理应略低,然而,病毒还是来了。

  今年1月,上海的散发疫情中,张文宏曾介绍,这是进行了“瓷器店里捉老鼠”的精准防控;到了广州疫情,政府本希望同样使用“精准防控”的办法,却在两周后不得不放弃,实施了全员核酸检测。

  在本次南京疫情的应对中,发现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公布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附近的禄口街道,14万多居民连夜接受了核酸检测;其后,核酸检测范围扩大至江宁区;并*终,7月21日晚,南京宣布实施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成为了自武汉、青岛和广州之后实现“全城检”的又一个大城市。

  “全员核酸是理性的选择,但代价太大了。”一位流行病学家告诉八点健闻。

  与去年夏天的沉默相比,这个夏天的疫情几乎是此起彼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乎成了常态。

  疫情走过了一年半,疫苗接种也已进行了小半年,形势却正变得愈加严峻。汕头大学病毒学家常荣山向八点健闻表示:“境外的感染基数大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可能只有几千万,但现在,可能扩大了十倍以上。而且,新毒株的传播能力更强了。

  传播能力更强的新毒株,正在不停探索新的破防途径,寻找进入中国本土的可行路径。

  新冠病毒突破机场防线,南京并非特例。

  在病毒发生变异、传播速度增强的背景之下, 机场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境。

  中国台湾曾两次放宽了对未接种疫苗的入境飞行员的隔离要求,从原本的15天,到5天,*后改成了3天。

  2021年3月底,英国突变株趁机而入,引爆了自台湾华航桃园机场饭店而起的大规模疫情。

  5月,优等生新加坡破防。在一名清洁人员确诊后,樟宜机场一周内有25名工作人员确诊。

  传播力增强的变异毒株的确使机场防控变得艰难起来。“原本不是******,现在也是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张洪涛副教授做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张网,原先的病毒,传播力低,只能突破大的******进来,而现在的病毒不仅能轻易穿过大洞,还能突破一个个小******”。

  深圳614疫情中,*先中招的是一位负责国际航班入境旅客流调工作的海关人员,稍后又有一名机场内餐厅服务员被检出,二人都感染了delta毒株,与CA868国际航班输入的阳性病例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

  该轮疫情后,深圳升级了高风险工作人群的集中管理措施,要求对境内、境外航班场地实施硬隔离、全分割,确保人员轨迹无交叉;对国际机场、陆路口岸、港口码头以及海关、边检等口岸一线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实施集中居住、“两点一线”闭环管理。离岗时需进行核酸检测并实施14天隔离。

  这次,病毒发现了另一个“防守薄弱之处”——机场保洁人员。

  汕头大学病毒学家常荣山告诉八点健闻,“航班上如果有未检出的排毒者,他们的排泄物、废弃物,混在垃圾里,都是由保洁人员收集、清理的,机上服务员防控好,不容易被感染;但是,收集垃圾过程,打扫机舱时,防控没做好,就可能被感染。”

  实际上,*新版的《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里对各类人员个人防护给出了参考建议,其中,国际航班的清洁人员均须佩戴一次性手套、鞋套、条形帽,高风险航班除佩戴N95或KN95口罩外,还建议“穿长衣(或袖套)、长裤,防止皮肤裸露,回收医疗垃圾建议佩戴护目镜/面屏”。

  但现实中有诸多阻力,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张玉蛟教授向八点健闻分析,未经培训的保洁工作者很多不懂防护。

  即便懂,也有操作不规范的可能,张洪涛举例,“就像防护服一样,怎么穿怎么脱都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你如果******服的程序不一样,可能就感染了”。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官网发布的信息,员工的疫苗接种率已超90%,这可能给了工作人一种安全感, 反而疏忽了物理防护,张洪涛解释道“本来疫苗给了你一定的保护力,但是如果防护不到位,暴露得很充分,那么整体被感染的几率有可能不降反升”。

  感染风险较高的保洁工作者,实际上并不在机场的严密防护圈里。病毒破开口子后,几乎是长驱直入了——机场筛查一周一次,给了病毒传播的时间;保洁工作者的日常活动给了病毒传播的空间。

  多位专家建议,国际机场需要增加核酸检测的频率和精度,同时也需要对保洁工作者加强培训和科普。

  国外疫情持续升温,病毒也将持续冲击机场防线,原本概率不高的传染路径,正在一个个变成现实,这一次的******补上了,下一次会是哪儿呢?

  南京这轮本土疫情,已经是在2个月内,中国的第4次本土疫情,此前是广州、深圳和云南瑞丽。

  疫情走过了一年半,我们对于疫情的了解越来越多,能用于对付病毒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全员核酸检测,封城,中国的疫苗接种已经超过14亿剂,在疫情防控上,中国几乎穷尽了所有技术和管理手段。

  但从近几个月频发的本土疫情看来,病毒比人类更聪明跑得更快,形势却正变得愈加严峻。

  对于本次南京的疫情,一位传染病学家认为,“很有可能已经有社区传播了,因为感染时间已有一周,且新病毒的传播的速度很快。”不过,考虑到季节因素,“夏天,气温高,不利于这种病毒的传播。”病毒发生进一步大规模传播的情况仍然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我们的机场境外输入防控一定是有******的,这也正是本次疫情带给我们的警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流行病学家则认为:“输入管理有时很难说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你不可能做到像传染病房那样的全隔离,做不到那个水准……现在如果因为旷日持久发生疲惫放松,也是常态。”

  他建议,重点人群要接种第三针加强针。

  他还提到,国内已经有些研究人员在做加强针相关研究了,只是相关数据尚未公布。疫苗专家陶黎纳则认为,“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完全不需要担心,但是可以突破传统疫苗的相同疫苗加强路线,改用其他技术路线疫苗加强,目前可用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也许注射或者吸入都可以考虑。”

  而事实上,即使有了加强针,也非全无隐忧,接种疫苗后,很多人都变成轻症,甚至无症状感染者,从而不容易被发现了。“对于我们目前’零容忍’的防控目标而言,这几乎是不利的。”

  于焕焕、朱雪琦、李琳、张宇琦 |撰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jing.021cf.cn/index.php/post/2951.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2716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南京2716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南京2716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来自南京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截至2月12日18:00,本周(2.6-2.12)商品房认购总量为1409套,成交总量为539套(不含溧水、高淳和都市圈)。相比于上周(1.30-2.5)认购商品住宅423套,环比上涨近7成,成交121套,环比上涨约7.7成。   据了解,本周仅2盘加推,分别是城南的绿地玉晖与六合的荣盛...

南京2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轨迹公布

南京2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轨迹公布

  3月10日晚,江宁区在密接管控人员筛查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2例,已闭环转运至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隔离医学观察。截至3月11日8时,江宁区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社会面已核酸检测318903人,已出报告318903人,结果均为阴性。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3月6日:武夷水岸家园南区;安庆馄饨安和家园店;安和家园小区;岗山超市瑞祥佳苑店;...

南京2幅租赁地底价成交所建房屋不能卖

南京2幅租赁地底价成交所建房屋不能卖

  原标题:南京2幅租赁地底价成交,所建房屋不能卖   今日南京2019年首场土拍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江北和江宁的2幅租赁地块正式拍卖并成功出让。   其中,江北NO.2018G69地块*终被南京国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总价2.6亿元竞得,楼面价2176元/㎡。   江宁NO.2018G70地块*终被南京港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总价2.16亿元竞得,楼面价1...

南京2月房屋租金零涨幅 低租金区域一房难求

南京2月房屋租金零涨幅 低租金区域一房难求

  新春伊始,南京房屋租赁市场有什么新变化?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元宵节过后,许多中介门店的租赁业务纷纷开张,市场回暖迹象明显,然而我爱我家的统计却显示,2月份南京的房屋租金价格没涨也没降,改善板块如河西等地的套均租金出现下降趋势。   每年的2月本是租赁市场的淡季,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回家过年的求学者或是打工人还没开始在租赁市场上行动。不过,今年的租赁市场启动得比较早,扬子晚报/紫...

南京32个备案硅巷载体集聚千余家科技型企业老校区老厂房孵化创新“梦工厂”

南京32个备案硅巷载体集聚千余家科技型企业老校区老厂房孵化创新“梦工厂”

  5月8日,南京城市硅巷现场会在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举行,该市首个由大学老校区整体改造而成的硅巷载体——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正式亮相,一批契合玄武区主导产业的创新项目签约落地。   城市硅巷,是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破解老城产业“空心化”的具体举措。自2018年首次提出“硅巷”概念以来,南京连续3年将城市硅巷建设写入“一号文件”,通过深化校地融合、升级低效载体、导入产业资源、优化创...

南京3月租赁市场“旺季不旺”

南京3月租赁市场“旺季不旺”

  扬子晚报讯(记者 马祚波)本该是房屋租赁市场的旺季,然而受到疫情影响,南京3月份的租房市场却遭遇了“倒春寒”。扬子晚报记者从多家地产中介和研究机构处获悉,3月租房市场的租金水平呈整体下滑的趋势。   来自南京我爱我家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3月起南京的租房活动逐步正常化,但是距离传统旺季的成交量仍有较大差距,近三年1-3月的租房成交情况中,今年前3个月的成交量还不如2018年3月...

南京5000套租赁住房在路上燕子矶、麒麟等5幅租赁地块悉数出让均底价成交

南京5000套租赁住房在路上燕子矶、麒麟等5幅租赁地块悉数出让均底价成交

  今天,南京国土局公开拍卖5幅租赁地块,其中燕子矶1幅、江宁大学城1幅、麒麟1幅、江北2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让的这5幅地块全部是租赁住房用地。据测算,这5幅地块可建租赁住房38.52万方,以80㎡/套计算,可以为市场提供5000套租赁住房。   燕子矶G01地块被滨诚整治以总价2.01亿元竞得   麒麟G02地块被国立资产以总价0.88亿元竞得   ...

南京51幅地块集中出让第二批

南京51幅地块集中出让第二批

  原标题:南京51幅地块集中出让第二批   5月20日,南京成功出让了28幅首批集中公告的涉宅地块,21日,对剩余的23幅土地继续进行拍卖。这些地块分布在迈皋桥、仙林湖、人居森林示范片区、江宁滨江、六合等,在昨天的拍卖中,有18幅地块触顶*高限价。   昨日出让23幅地块 18幅达到*高限价   作为城南纯新板块,人居森林示范片区可谓是本次土拍场上的焦点...